都市
写字地成了公墓(1)
摘要:写字地成了公墓,人人都说瞎了那块地,也没出个会写字的,只是没人知道,我就是那个送张三河回家入土为安的姑娘,确如老奶奶所说没人上高等学府,也没有出人头地,写出这个故事,不知辜负没辜负祖辈的期望。 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刚刚消灭了皇家统治,建立了民国,动荡的社会,各地军阀割据,民众不知国家明天将会归属哪里,但农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论天下如何变化,民众总要吃饭,土地是保家立命的本钱,是生存繁衍的根基,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张家庄是冀北平原上的一个大村子,村子里张姓居多,华姓屈居第二,但也有杂姓,那只是一部分背井离乡讨生活的穷人流落在这里,慢慢繁衍的,主要给张,华两家打工,有的自己有几亩地,也有租种他们两家土地的。村子里民风淳朴,安居乐业,安详顺和。
在村南边有一块地,南宽北窄,老远就可以看出是一个斜着的三夹地,但是它确是村里最肥沃的一块地,有十几亩大,地原先的的主人因为遭了事,急于出手,又因为地好要价极高,张东家狠狠心买下了。但因为地形老觉得心里别扭,于是请了风水先生,给相看解说一番。风水先生还兼着私塾老师,对老东家的为人知之甚深,也摸透了他的心思,于是吉言一番最后定名为写字地,希望以后出秀才,出状元,成为书香世家,为官为宦,流芳百世。
张顺一米八的块头侍弄庄稼是一把好手,因为四代单传,人丁稀少,爸妈老早就给他订下了娃娃亲,邻村的一个女孩名叫孝慈,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张家在她年满十七岁就娶过了门,孝慈也争气,接二连三连为张顺生了四个娃娃三个男娃,一个女儿,老大大海,老二是女儿起名叫秀儿,老三二江,小四三河,姐弟四人挨肩排着,喜得爷爷奶奶合不拢嘴,每天像检查士兵似的看看这个摸摸那个。
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地被切割成条田,每一条田的四周都种上了枣树。大江是头生子,又不好好念书,张顺就让他帮着处理农事。秀儿是女孩,不用读书,唯有二江,三河可以到私塾里读书。秀儿看这俩弟弟每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学,眼里流露相互羡慕的神情,孝慈看在眼里,与张顺商量着也让秀儿也去读书,张顺闷头不做声,孝慈自己做主,让秀儿去上学了。秀儿心灵,比他俩弟弟都聪明,私塾老师夸奖。在吃饭时,秀儿高兴的向孝慈说在私塾的所见所闻,爷爷奶奶的脸拉的老长,奶奶用筷子敲了一下菜碗,“吃饭不许说话,一个女孩上学有什么用。”孝慈冲着秀儿努努嘴,示意赶紧吃饭,秀儿不再言语,默默的吃完饭,麻利的替妈妈收拾碗筷,洗刷锅灶。
秀儿上学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农忙,家里缺人手,老东家决定让秀儿帮着看家,秀儿极不情愿的在家里,等着俩弟弟放学回家,她就从弟弟们询问学的什么,有哪些新字,督促弟弟教给她。三河跑到奶奶跟前:“奶奶我不读书了,让姐姐去吧,我帮着爸爸干活,”奶奶白了一眼秀儿,“看吧,把弟弟都带坏了,你又不能考状元,又不能中举,不要再瞎掺合了。”从此秀儿彻底断了识字的念头,一心帮着孝慈干家务,学习女工。
春天里黄色的小花点缀在绿叶里星星点点美丽异常,秀儿就喜欢在自家地里的枣树下等着放学的俩弟弟,他们还在读私塾,都是十三,四的年纪,半大小子,哥俩非常要好。一路上打打闹闹,蹦蹦跳跳。复述着在学堂里学到的知识,看到姐姐在等他们就欢快的如同鸟儿般飞过去,扑在姐姐怀里,姐姐会摸摸俩人的头,然后姐弟三人相互挽着回家了。
张家是大户,在村里一半的地是他家的,他家仁义,每年夏收,秋收,短工都愿意去张家,他家的饭是最好的,老东家信奉只要管好了干活人的肚子,他们才可能干好活,不会出纰漏。再者张顺带着大江从来都是亲力亲为和他们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从不摆出架子,吆五喝六的耀武扬威在田边瞎指挥,孝慈在家里做好饭,秀儿就到地边送。奶奶兴高采烈的告诉爷爷孝慈又有了,保准是男孩。老东家撇撇嘴,“你倒有经验了,还会看出是男孩,”奶奶满怀信心的点点头:“我敢保证。”
秀儿穿一身花衣裳,梳一条乌黑的长辫子,走起路来随着步子摇摇晃晃很是吸引人。已经十八岁的大姑娘了,一身的大家闺秀之气,这与她是地主之女的身份不可分割,因为家教,家世。她是家里的唯一女孩,爹妈也不惯着她,让她学女红,也跟着弟弟学习诗书,十里八乡都知道,张家有这么一个待嫁闺中的女儿,媒婆踏破门槛,孝慈只说等等看。
村子里有一董姓人家,家里有几亩地,算不上富户但也吃穿不愁,他家的两个孩子,好惹是生非,但董国是村长,小打小闹的是非别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过去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家大儿子董嘉良看上了秀儿,不只是垂涎秀儿的模样,还贪恋张顺的家产,虽说是秀儿分不得家产,但是,陪嫁一定惹人眼红。再者一个村住着,总会有好处,因此董嘉良处心积虑的找秀儿套近乎,秀儿去地里送饭他会在半路上闪出来要和秀儿说话,抢过饭挑子他担着。秀儿不依,他便胡言乱语,惹得秀儿送饭时提心吊胆就怕碰到他。那日秀儿挑着饭送往地里,董嘉良又拦住了他,拉扯中,被二江碰见,二江上去把董嘉良闯倒在地。“你再敢欺负我姐,小心我揍扁你。”董嘉良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渣,灰溜溜的跑了,秀儿问二江:“不在学堂里念书跑回来做什么?”二江告诉姐姐他有些不舒服,先生就让他回家歇着,正巧碰上他们在揪扯,心里气不过就上去闯到了他。秀儿告诫弟弟以后不许莽撞,这样容易得罪人,二江大咧咧的说:“咱家还怕他不成,”“那也不许得罪人,有话要好好和人家说,记住了,再说他爹当官不好招惹人家。”“好了,帮你出气你还说我。”二江笑着反问姐姐。担起挑子陪姐姐下了地,还告诉姐姐;“我和三河都学习武术呢,强身健体,还可以不受人欺负,”秀儿叮嘱他,“不要让爷爷奶奶知道,小心不让去学堂了。”“好,也不让三河说,只偷偷练。”二江,三河从此开始了练武的热情,天不亮俩人就起来蹲马步,打基础,等爷爷奶奶起来,他俩就叽哩哇啦开始背书,爷爷倒背着手看着这俩孙子,哼着小曲到地里看庄稼了。
老东家来到地里,看着刚刚种下的麦子,一层薄薄的浅绿浮在地面,齐整得排列着,他用脚踢踢土坷垃,眼前看到了明年的收成,他就这样转着走着,不知哪里觉得不对劲,让他的心里不舒服,是什么呢,觉出了,那块写字地的一角好像少了几垄麦子,咋地,这还半路土地咋还归了人家嘛,老东家越来越生气了。急匆匆回到家里,招呼张顺,张顺正在打扫着院子。“你去看看那块写字地咋还少了几垄麦子呢?”张顺不相信,“不可能,都好好的怎么会少了呢,”孝慈端着一盆稀饭招呼着先吃饭,吃完饭再说,老东家那里容得张顺吃饭,“先把地弄明白再吃,这样子,一年少几垄,一年少几垄,以后还不都归了人家,还吃饭。”张顺跟着老爷子来到地里,发现确实少了几垄麦子,他知道邻家是华家的地,劝慰老爷子;“你先回家吃饭,一会就去华家说明这事。”老东家气哼哼的甩手回家了。
吃过早饭,看看头顶的太阳,张顺走进了华家,华家一排的青砖房,大大的院落,华老汉在摆弄他的几株菊花,稀有品种,开着大朵大朵火红火红的花瓣,张顺喊一声:“老伯,在赏花,”华老汉连忙往客厅里让张顺,“贤侄好空闲啊,来寒舍有何指教?”“老伯,有所不知,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父亲今日到地里查看麦子的出芽情况,偶然瞥见少了几垄麦子,烦请老伯去看看。”“奥。哪块地呢?”“就是那块刚买下的写字地。”“哈哈。看来我家是想占你的运气了,好,我说给小子,让他去看,真如你所说,还你就是了。”张顺起身弓腰致谢。
事情过去了几天不见动静,老东家耐不住性子,要张顺再去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张顺再次来到华家,却看见华老汉,还有董嘉良在说着什么,看到张顺进来,他们有一搭无一搭的说起了天气。张顺再次询问写字地的事,华老汉开口言道:“看过了确实是占了你家几垄地,但那时你怎么就不看好自己的地呢,那是那些短工搞错了,麦子已经种下,也出苗了,总不至于让我拔了,给你倒地吧。”张顺被惹得无话可说,董嘉良打着圆场:“算了不就几垄地吗。让华叔明年打下粮食,在归还你就是了,何必计较呢。”张顺怅然的走了,华老汉盯着董嘉良竖起了拇指:“多亏贤侄说话,”“哪里啊,大叔你不要在意,我回去和我爸说,他张家那么多地,还在乎这几垄,每年对长工,短工那个好,给你这几垄也是应该的。”华老汉笑着没搭腔,董嘉良看到时机把握的挺好,也就告辞了,华老汉叮嘱他,“记住你刚才所说的,那几垄地我可就靠你了。”“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你就擎好吧。”
俗语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张顺回家说给孝慈,孝慈马上变了脸,“这叫欺负人,不行,明天你多多带上几袋麦子,换回那几垄地。要不然真就回不来。”第二天,张顺让大江推着一车麦子再次来到华家,华老汉和他儿子,就是不留,说明年打下庄稼再换。并撵出了俩父子,大江劝张顺,“明年就明年吧,人家又不是不还了,再说咱凭啥要给他这些麦子。”孝慈觉得这事没完,不会如此简单了事。一家人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只有等着了。
九九重阳节,华老汉登上了张顺的家门,手里提着好酒,说要和老东家,张顺,好好唠唠家常,孝慈觉出那里不对,也就静观其变,炒了几个好菜,摆下了炕桌,看着他们开始吃喝,她坐在一边纳着鞋底,华老汉的脸越来越红了。“此次来只为一件事,想讨杯喜酒喝,那就是给董嘉良提亲,秀儿该找婆家了,人家董家不算大富,也是有地位的人,还有董嘉良非秀儿不娶,他也就舍下老脸登门撮合,不知这喜酒会喝上吗?”张顺和他爸没有出声,孝慈继续纳着鞋底,华老汉尴尬的举着酒盅子停在那里,孝慈打破沉寂;“都一个村住着,老董大哥还是村长,大小是个官职,他家的嘉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不难说到好姑娘,再说秀儿我们惯坏了,不知好歹,别耽误了人家。”华老汉听着点点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秀儿娘说话了,那这事就到此止住,全当我来散心解闷了。”话未说完,华老汉下炕鞋也没提上就出了张家。心里默算着该如何说给嘉良,又想起了那几垄地,心里有些不甘,张家凭啥就得占有好地。
孝慈又生了一男孩,取名山子,山子像极了张顺的模样,爷爷老东家整天围着山子,也不去看那几垄地了,只等明年收下麦子,华家还他地。
这时的中国处在水深火热里,小日本闯进了关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里也有了变化,董家的腰杆子硬了因为董嘉良当了兵,是个连长,和华家来往更密切了,一心要吞并了张顺的写字地,张家小心翼翼的提防着。
董嘉良告诉华家,要整治张家并不难,只需联络当地的土匪,抢了张家便可,那整片的土地就全归了华家,华老汉不赞同,觉得那样做与脸面无光,再说为了几垄地大动干戈,闹得鸡犬不宁,以后还在张庄混吗?可他小子不听这一套,就想要地,于是和董嘉良瞒着华老汉勾结了土匪,出价一千个大洋,土匪头目觉得这是一宗大买卖,不可掉以轻心,要看准时机再下手。再者董嘉良觉得,那天只有土匪出面也不好,华家也要去几个人,就说张顺上门找事,对华老汉不敬,要讨个公道。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刚刚还风和日丽,太阳高照,张顺领着大海在地里锄草,一会功夫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了,张顺赶紧带着大海往家里跑,因为家里的场院里晒着玉米,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恐怕忙不过来,一家人着急忙慌得抢着粮食。天越来越黑,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地上,院门开了。一伙人拉达着脸,有的拿着枪,有的手里举着大刀。领头的华家小子进门就大声吵嚷。张顺一看势头不对,让孝慈抱着山子往门外走,可怜山子正在妈妈怀里吃奶,一个彪形大汉堵住了大门,没人可以出的去。华家的人嚷嚷着,土匪们开始抢了张家,张顺一家也不肯轻易束手就擒,挣扎着,拼夺着,最后红了眼的土匪,哪管三七二十一,索性灭口。张顺爹妈,被土匪用刀砍死,张顺的胸脯上挨了一枪,鲜血汩汩流着,一米八的大个子轰然倒地,孝慈怀抱着四个月的山子,也没逃过魔掌,枪子顺着还在妈妈怀里吃奶的山子喉颈穿过。可怜秀儿一个十八岁的大姑娘被大刀穿透胸膛惨死在一堆玉米上,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如花似玉的生命。土匪看着没有活口了,撤出了张家。这时董嘉良带着他的部队来了,消灭了这伙土匪,并且把华家的四口也一起打死了。董嘉良受到了嘉奖,荣升营长这是后话。就在这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后,雨停了,雨水混合着血水顺着水沟溜走了,院子里一片寂静,满地的落叶仿佛在哀悼那些刚刚争强好胜的生命。
二江的堂兄摸进院子,偷偷抱出了一息尚存的山子,转而打发人赶快去拦截二江和三河,不让弟兄二人回家,去了舅舅家,二江看着舅舅,察觉出家里好像出了什么大事,姥爷低头抽着闷烟。舅舅坐在那里不出声,只有舅妈劝说:“吃饭,一切以后说。 三河问二江,“哥哥,咱为啥要来这里不回家啊?”二江摸摸三河的头,“听舅妈的先吃饭。”
半夜二江起来小解,听见姥爷和舅舅讨论要把兄弟二人送到外省免得以后惹是生非,不得安宁。二江推门进去,瞪着大眼看着舅舅,舅舅抹一把眼泪,说了实话,二江听完一声也不言语,舅舅急了。“你们不能留在这里,小心会被灭口,几垄地害死了太多人,你们出去逃命吧。” 共 62 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故事,一个好好的家族,因为一块三角地,也就是写字地。张家和华家闹得不可开交,还有村官董嘉良,一心惦记张家女儿,被拒绝恼羞成怒,竟然勾结土匪杀害张家满门,出门在外的二江三河,以不同的方式生存下来,二河为了报仇成了日本人的帮凶,成了汉奸。当八路的三河为了救哥哥偷了一只枪,不但没有保住哥哥的命,自己也被判处无期徒刑。四十年以后,一个女孩U送回了三河的骨灰,埋葬在了那快写字地。写字地成了公墓,人人都说瞎了那块地,也没出个会写字的,只是没人知道,我就是那个送张三河回家入土为安的姑娘,确如老奶奶所说没人上高等学府,也没有出人头地,写出这个故事,不知辜负没辜负祖辈的期望。小说控诉了旧社会人吃人,强权的残忍残暴,一家人就这么死于非命,血淋淋的惨案,令我们膛目结舌,社会的丑恶,人性的残忍,暴露无遗。问好宇蓝妹妹。推荐阅读!【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100821】
1 楼 文友: 201 -10-07 1 :5 :05 谢谢姐姐,辛苦了 献茶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禁忌症衡水中医牛皮癣医院哪种办法治疗痛经好
张家庄是冀北平原上的一个大村子,村子里张姓居多,华姓屈居第二,但也有杂姓,那只是一部分背井离乡讨生活的穷人流落在这里,慢慢繁衍的,主要给张,华两家打工,有的自己有几亩地,也有租种他们两家土地的。村子里民风淳朴,安居乐业,安详顺和。
在村南边有一块地,南宽北窄,老远就可以看出是一个斜着的三夹地,但是它确是村里最肥沃的一块地,有十几亩大,地原先的的主人因为遭了事,急于出手,又因为地好要价极高,张东家狠狠心买下了。但因为地形老觉得心里别扭,于是请了风水先生,给相看解说一番。风水先生还兼着私塾老师,对老东家的为人知之甚深,也摸透了他的心思,于是吉言一番最后定名为写字地,希望以后出秀才,出状元,成为书香世家,为官为宦,流芳百世。
张顺一米八的块头侍弄庄稼是一把好手,因为四代单传,人丁稀少,爸妈老早就给他订下了娃娃亲,邻村的一个女孩名叫孝慈,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张家在她年满十七岁就娶过了门,孝慈也争气,接二连三连为张顺生了四个娃娃三个男娃,一个女儿,老大大海,老二是女儿起名叫秀儿,老三二江,小四三河,姐弟四人挨肩排着,喜得爷爷奶奶合不拢嘴,每天像检查士兵似的看看这个摸摸那个。
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地被切割成条田,每一条田的四周都种上了枣树。大江是头生子,又不好好念书,张顺就让他帮着处理农事。秀儿是女孩,不用读书,唯有二江,三河可以到私塾里读书。秀儿看这俩弟弟每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学,眼里流露相互羡慕的神情,孝慈看在眼里,与张顺商量着也让秀儿也去读书,张顺闷头不做声,孝慈自己做主,让秀儿去上学了。秀儿心灵,比他俩弟弟都聪明,私塾老师夸奖。在吃饭时,秀儿高兴的向孝慈说在私塾的所见所闻,爷爷奶奶的脸拉的老长,奶奶用筷子敲了一下菜碗,“吃饭不许说话,一个女孩上学有什么用。”孝慈冲着秀儿努努嘴,示意赶紧吃饭,秀儿不再言语,默默的吃完饭,麻利的替妈妈收拾碗筷,洗刷锅灶。
秀儿上学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农忙,家里缺人手,老东家决定让秀儿帮着看家,秀儿极不情愿的在家里,等着俩弟弟放学回家,她就从弟弟们询问学的什么,有哪些新字,督促弟弟教给她。三河跑到奶奶跟前:“奶奶我不读书了,让姐姐去吧,我帮着爸爸干活,”奶奶白了一眼秀儿,“看吧,把弟弟都带坏了,你又不能考状元,又不能中举,不要再瞎掺合了。”从此秀儿彻底断了识字的念头,一心帮着孝慈干家务,学习女工。
春天里黄色的小花点缀在绿叶里星星点点美丽异常,秀儿就喜欢在自家地里的枣树下等着放学的俩弟弟,他们还在读私塾,都是十三,四的年纪,半大小子,哥俩非常要好。一路上打打闹闹,蹦蹦跳跳。复述着在学堂里学到的知识,看到姐姐在等他们就欢快的如同鸟儿般飞过去,扑在姐姐怀里,姐姐会摸摸俩人的头,然后姐弟三人相互挽着回家了。
张家是大户,在村里一半的地是他家的,他家仁义,每年夏收,秋收,短工都愿意去张家,他家的饭是最好的,老东家信奉只要管好了干活人的肚子,他们才可能干好活,不会出纰漏。再者张顺带着大江从来都是亲力亲为和他们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从不摆出架子,吆五喝六的耀武扬威在田边瞎指挥,孝慈在家里做好饭,秀儿就到地边送。奶奶兴高采烈的告诉爷爷孝慈又有了,保准是男孩。老东家撇撇嘴,“你倒有经验了,还会看出是男孩,”奶奶满怀信心的点点头:“我敢保证。”
秀儿穿一身花衣裳,梳一条乌黑的长辫子,走起路来随着步子摇摇晃晃很是吸引人。已经十八岁的大姑娘了,一身的大家闺秀之气,这与她是地主之女的身份不可分割,因为家教,家世。她是家里的唯一女孩,爹妈也不惯着她,让她学女红,也跟着弟弟学习诗书,十里八乡都知道,张家有这么一个待嫁闺中的女儿,媒婆踏破门槛,孝慈只说等等看。
村子里有一董姓人家,家里有几亩地,算不上富户但也吃穿不愁,他家的两个孩子,好惹是生非,但董国是村长,小打小闹的是非别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过去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家大儿子董嘉良看上了秀儿,不只是垂涎秀儿的模样,还贪恋张顺的家产,虽说是秀儿分不得家产,但是,陪嫁一定惹人眼红。再者一个村住着,总会有好处,因此董嘉良处心积虑的找秀儿套近乎,秀儿去地里送饭他会在半路上闪出来要和秀儿说话,抢过饭挑子他担着。秀儿不依,他便胡言乱语,惹得秀儿送饭时提心吊胆就怕碰到他。那日秀儿挑着饭送往地里,董嘉良又拦住了他,拉扯中,被二江碰见,二江上去把董嘉良闯倒在地。“你再敢欺负我姐,小心我揍扁你。”董嘉良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渣,灰溜溜的跑了,秀儿问二江:“不在学堂里念书跑回来做什么?”二江告诉姐姐他有些不舒服,先生就让他回家歇着,正巧碰上他们在揪扯,心里气不过就上去闯到了他。秀儿告诫弟弟以后不许莽撞,这样容易得罪人,二江大咧咧的说:“咱家还怕他不成,”“那也不许得罪人,有话要好好和人家说,记住了,再说他爹当官不好招惹人家。”“好了,帮你出气你还说我。”二江笑着反问姐姐。担起挑子陪姐姐下了地,还告诉姐姐;“我和三河都学习武术呢,强身健体,还可以不受人欺负,”秀儿叮嘱他,“不要让爷爷奶奶知道,小心不让去学堂了。”“好,也不让三河说,只偷偷练。”二江,三河从此开始了练武的热情,天不亮俩人就起来蹲马步,打基础,等爷爷奶奶起来,他俩就叽哩哇啦开始背书,爷爷倒背着手看着这俩孙子,哼着小曲到地里看庄稼了。
老东家来到地里,看着刚刚种下的麦子,一层薄薄的浅绿浮在地面,齐整得排列着,他用脚踢踢土坷垃,眼前看到了明年的收成,他就这样转着走着,不知哪里觉得不对劲,让他的心里不舒服,是什么呢,觉出了,那块写字地的一角好像少了几垄麦子,咋地,这还半路土地咋还归了人家嘛,老东家越来越生气了。急匆匆回到家里,招呼张顺,张顺正在打扫着院子。“你去看看那块写字地咋还少了几垄麦子呢?”张顺不相信,“不可能,都好好的怎么会少了呢,”孝慈端着一盆稀饭招呼着先吃饭,吃完饭再说,老东家那里容得张顺吃饭,“先把地弄明白再吃,这样子,一年少几垄,一年少几垄,以后还不都归了人家,还吃饭。”张顺跟着老爷子来到地里,发现确实少了几垄麦子,他知道邻家是华家的地,劝慰老爷子;“你先回家吃饭,一会就去华家说明这事。”老东家气哼哼的甩手回家了。
吃过早饭,看看头顶的太阳,张顺走进了华家,华家一排的青砖房,大大的院落,华老汉在摆弄他的几株菊花,稀有品种,开着大朵大朵火红火红的花瓣,张顺喊一声:“老伯,在赏花,”华老汉连忙往客厅里让张顺,“贤侄好空闲啊,来寒舍有何指教?”“老伯,有所不知,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父亲今日到地里查看麦子的出芽情况,偶然瞥见少了几垄麦子,烦请老伯去看看。”“奥。哪块地呢?”“就是那块刚买下的写字地。”“哈哈。看来我家是想占你的运气了,好,我说给小子,让他去看,真如你所说,还你就是了。”张顺起身弓腰致谢。
事情过去了几天不见动静,老东家耐不住性子,要张顺再去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张顺再次来到华家,却看见华老汉,还有董嘉良在说着什么,看到张顺进来,他们有一搭无一搭的说起了天气。张顺再次询问写字地的事,华老汉开口言道:“看过了确实是占了你家几垄地,但那时你怎么就不看好自己的地呢,那是那些短工搞错了,麦子已经种下,也出苗了,总不至于让我拔了,给你倒地吧。”张顺被惹得无话可说,董嘉良打着圆场:“算了不就几垄地吗。让华叔明年打下粮食,在归还你就是了,何必计较呢。”张顺怅然的走了,华老汉盯着董嘉良竖起了拇指:“多亏贤侄说话,”“哪里啊,大叔你不要在意,我回去和我爸说,他张家那么多地,还在乎这几垄,每年对长工,短工那个好,给你这几垄也是应该的。”华老汉笑着没搭腔,董嘉良看到时机把握的挺好,也就告辞了,华老汉叮嘱他,“记住你刚才所说的,那几垄地我可就靠你了。”“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你就擎好吧。”
俗语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张顺回家说给孝慈,孝慈马上变了脸,“这叫欺负人,不行,明天你多多带上几袋麦子,换回那几垄地。要不然真就回不来。”第二天,张顺让大江推着一车麦子再次来到华家,华老汉和他儿子,就是不留,说明年打下庄稼再换。并撵出了俩父子,大江劝张顺,“明年就明年吧,人家又不是不还了,再说咱凭啥要给他这些麦子。”孝慈觉得这事没完,不会如此简单了事。一家人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只有等着了。
九九重阳节,华老汉登上了张顺的家门,手里提着好酒,说要和老东家,张顺,好好唠唠家常,孝慈觉出那里不对,也就静观其变,炒了几个好菜,摆下了炕桌,看着他们开始吃喝,她坐在一边纳着鞋底,华老汉的脸越来越红了。“此次来只为一件事,想讨杯喜酒喝,那就是给董嘉良提亲,秀儿该找婆家了,人家董家不算大富,也是有地位的人,还有董嘉良非秀儿不娶,他也就舍下老脸登门撮合,不知这喜酒会喝上吗?”张顺和他爸没有出声,孝慈继续纳着鞋底,华老汉尴尬的举着酒盅子停在那里,孝慈打破沉寂;“都一个村住着,老董大哥还是村长,大小是个官职,他家的嘉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不难说到好姑娘,再说秀儿我们惯坏了,不知好歹,别耽误了人家。”华老汉听着点点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秀儿娘说话了,那这事就到此止住,全当我来散心解闷了。”话未说完,华老汉下炕鞋也没提上就出了张家。心里默算着该如何说给嘉良,又想起了那几垄地,心里有些不甘,张家凭啥就得占有好地。
孝慈又生了一男孩,取名山子,山子像极了张顺的模样,爷爷老东家整天围着山子,也不去看那几垄地了,只等明年收下麦子,华家还他地。
这时的中国处在水深火热里,小日本闯进了关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里也有了变化,董家的腰杆子硬了因为董嘉良当了兵,是个连长,和华家来往更密切了,一心要吞并了张顺的写字地,张家小心翼翼的提防着。
董嘉良告诉华家,要整治张家并不难,只需联络当地的土匪,抢了张家便可,那整片的土地就全归了华家,华老汉不赞同,觉得那样做与脸面无光,再说为了几垄地大动干戈,闹得鸡犬不宁,以后还在张庄混吗?可他小子不听这一套,就想要地,于是和董嘉良瞒着华老汉勾结了土匪,出价一千个大洋,土匪头目觉得这是一宗大买卖,不可掉以轻心,要看准时机再下手。再者董嘉良觉得,那天只有土匪出面也不好,华家也要去几个人,就说张顺上门找事,对华老汉不敬,要讨个公道。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刚刚还风和日丽,太阳高照,张顺领着大海在地里锄草,一会功夫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了,张顺赶紧带着大海往家里跑,因为家里的场院里晒着玉米,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恐怕忙不过来,一家人着急忙慌得抢着粮食。天越来越黑,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地上,院门开了。一伙人拉达着脸,有的拿着枪,有的手里举着大刀。领头的华家小子进门就大声吵嚷。张顺一看势头不对,让孝慈抱着山子往门外走,可怜山子正在妈妈怀里吃奶,一个彪形大汉堵住了大门,没人可以出的去。华家的人嚷嚷着,土匪们开始抢了张家,张顺一家也不肯轻易束手就擒,挣扎着,拼夺着,最后红了眼的土匪,哪管三七二十一,索性灭口。张顺爹妈,被土匪用刀砍死,张顺的胸脯上挨了一枪,鲜血汩汩流着,一米八的大个子轰然倒地,孝慈怀抱着四个月的山子,也没逃过魔掌,枪子顺着还在妈妈怀里吃奶的山子喉颈穿过。可怜秀儿一个十八岁的大姑娘被大刀穿透胸膛惨死在一堆玉米上,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如花似玉的生命。土匪看着没有活口了,撤出了张家。这时董嘉良带着他的部队来了,消灭了这伙土匪,并且把华家的四口也一起打死了。董嘉良受到了嘉奖,荣升营长这是后话。就在这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后,雨停了,雨水混合着血水顺着水沟溜走了,院子里一片寂静,满地的落叶仿佛在哀悼那些刚刚争强好胜的生命。
二江的堂兄摸进院子,偷偷抱出了一息尚存的山子,转而打发人赶快去拦截二江和三河,不让弟兄二人回家,去了舅舅家,二江看着舅舅,察觉出家里好像出了什么大事,姥爷低头抽着闷烟。舅舅坐在那里不出声,只有舅妈劝说:“吃饭,一切以后说。 三河问二江,“哥哥,咱为啥要来这里不回家啊?”二江摸摸三河的头,“听舅妈的先吃饭。”
半夜二江起来小解,听见姥爷和舅舅讨论要把兄弟二人送到外省免得以后惹是生非,不得安宁。二江推门进去,瞪着大眼看着舅舅,舅舅抹一把眼泪,说了实话,二江听完一声也不言语,舅舅急了。“你们不能留在这里,小心会被灭口,几垄地害死了太多人,你们出去逃命吧。” 共 62 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故事,一个好好的家族,因为一块三角地,也就是写字地。张家和华家闹得不可开交,还有村官董嘉良,一心惦记张家女儿,被拒绝恼羞成怒,竟然勾结土匪杀害张家满门,出门在外的二江三河,以不同的方式生存下来,二河为了报仇成了日本人的帮凶,成了汉奸。当八路的三河为了救哥哥偷了一只枪,不但没有保住哥哥的命,自己也被判处无期徒刑。四十年以后,一个女孩U送回了三河的骨灰,埋葬在了那快写字地。写字地成了公墓,人人都说瞎了那块地,也没出个会写字的,只是没人知道,我就是那个送张三河回家入土为安的姑娘,确如老奶奶所说没人上高等学府,也没有出人头地,写出这个故事,不知辜负没辜负祖辈的期望。小说控诉了旧社会人吃人,强权的残忍残暴,一家人就这么死于非命,血淋淋的惨案,令我们膛目结舌,社会的丑恶,人性的残忍,暴露无遗。问好宇蓝妹妹。推荐阅读!【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100821】
1 楼 文友: 201 -10-07 1 :5 :05 谢谢姐姐,辛苦了 献茶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禁忌症衡水中医牛皮癣医院哪种办法治疗痛经好
- 下一页:有史以来
- 上一页:大玄武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杀神无情(1)
最近更新
- 06月21日都市给狗狗戴脖圈和牵引带好吗图位置
- 06月21日都市给猫咪清洁牙齿耳朵眼睛的办法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夏季饲养柯基犬要特别注意的五件事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夏季饲养喜乐蒂犬如何为狗狗保持干净的卫生位置
- 06月21日都市给猫咪喂食肉类蛋类和鱼类须知的一些注意点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猎狐犬异嗜癖的矫正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猎狐梗幼犬冬季的养护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不正常脱毛的原因有哪些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咪不吃猫粮应对方法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咪一直抓沙发怎么办位置
- 06月19日都市狗狗断尾的原因你知道吗位置
- 06月19日都市狗狗排尿频繁的原因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