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恋回家系列散文一
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走进老家的那一刻,心情却兴奋异常。
打开前门,湿漉漉的,水泥地上一屋子水;打开后门,蚊子成群结队蜂拥而至。
四处转转。院子里树木葱茏。桔树、柿树上挂着青果。枝繁叶茂的广玉兰占据了偌大的空间,公孙树有两层楼那么高,但树枝不多;桂花郁郁葱葱,蓄势待发。后门坝上的泡桐树、香椿树都拔地而起,臭椿、皮树则相形见绌。树底下的灌木茂密,低矮且弯曲。这么大热的天气,屋后不见太阳,风凉飕飕的。院墙边杂草四周丛生,杂树根挤进了墙体的石缝中,墙基被挤裂了几个口子。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这就是我的家,却又不像我的家。
记忆中的老家早年是五间土砖瓦房,当时在石屋首屈一指,热热闹闹地住着兄弟姐妹十余口。中间是一间一丈二尺五寸宽的大堂厅,堂厅后墙正中是土砌的祖宗台神龛,文革中拆了换做“宝书台”,石氏宗祖换成了伟大领袖。堂厅屋顶脊梁上画着鳌鱼八卦,前后是杉木做的坐枋和照枋。屋东边一间有过廊,后边是大哥大嫂的房;前面是一个大木仓,木仓后住着两个姐姐和没有血缘关系的瞎眼奶奶。右边的房里住着父母亲和妹妹,最后一间是灶屋,后面住着我和二哥。灶屋旁边是几间杂屋,牛栏、猪圈、厕所,灰厢,农具间。有时夜里我们兄弟姐妹排队唱歌上厕所。在那物质生活艰苦的岁月里,这里热闹非凡,快乐无限。
老屋留给我无限温馨和幸福的记忆。
我在这里生活了整整56年。从19岁开始,我独力支撑门户。24岁做了三间土砖房子, 4岁做四间火砖房子,4 岁时做的楼房。我与妻像两只鸟,终日不知疲倦的衔草垒窝筑巢。出去了一圈又回到了老窝。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我心里喊道。
难以置信,走进老家时竟有着孩童般的莫名兴奋。
包着老屋走一圈。好深的野草,没有路,又走了回来。坐在堂屋中望着院子,对面的池塘里水正绿——“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池塘前面山正青——“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打开后门,一簇一尺来长的野辣椒,光秃秃的枝条上没有叶,没开花,也没有红扑扑的尖尖的小辣椒,只有尖尖的刺。
这是当年那株野辣椒吗?孩提时代,我时常欣赏那尖尖的红扑扑的小辣椒,它是那么诱人。岁月匆匆,我为生活忙碌着,无暇欣赏它,而它,却还在年复一年地生长着,无忧无虑地生长着。不以我是否在家,是否关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它超凡脱俗。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进而又对它油然而生敬意。妻说这些野草里躲藏着蚊虫,要全割掉。那么,这株野辣椒也割掉?不割吧?留下它,留下我儿时的伙伴,留下我一段温馨的记忆。这是一种象征意义的植物。留着它就是保存历史。我似乎大胆作了决定。
墙壁也是要粉刷的,上边有好多好多的污迹。忽然,我的目光在墙的一处停留下来,“石建到此一游!”我又犹豫了。童言无忌。这是孙子的墨宝啊。这一行字是粉刷还是保留?“白驹过隙”。人生本是匆匆过客。我在这屋住了56年,父亲在这屋住了84年。父亲说,100年前这屋是面向西南。200年前怎么样?100年后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童年时代我没能在墙上留下的一言半语,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该不该留下一点什么?若干年后,孙子的孙子看着就是历史典故啊。我又望着院子里那棵银杏,当年我邮寄这棵银杏就冲着它有个好听的象征意义的名字“公孙树”。
歇会儿吧,慢慢来。
(2)
先收拾这乱糟糟的家。妻用拖布清洗地上的泥水。我赤膊上阵,先把书放在太阳下翻晒,然后归类整理。忙了好一阵子,有点累了,便在竹床上睡觉。有蚊子在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点一支蚊香。屋后“耳朵姑姑”在唱歌,声音既不粗犷豪放又不宛转悠扬,然而并不令人讨厌。有点不可思议的是不久便酣然入睡,而且居然睡得那么安稳。人通常在陌生地方睡觉多少有点不自在,但多年没住的老家此刻却睡得如此香甜。
啊!故土,魂之所依。人,不管走多远,魂永远留在老家,哪怕离开一万年还是魂牵梦绕的老家!
下午清除院墙脚下的杂树。老家,要用什么时,满屋子寻遍还是找不着。寻了一把旧镰割柴,要寻找斫刀砍树,哪儿都找不着。好不容易找了把旧菜刀,全是锈迹斑斑。将就着吧,戴上手套,换了一件旧衣服,全副武装上阵。树上毛毛虫可认不得你是不是主人,咬着可不是好玩的。我做过农民又学过木匠,做这事不外行。小的用手扯,大的扳倒砍。不一会砍倒了几棵。我又做石匠,把被树挤倒塌的院墙用石块堵塞。
衣服湿透了,一身的臭汗,心里却很舒坦。
第二天,拖洗过的地上干了。俗话说得不错,“屋要人撑,人要饭撑”。
乘胜前进。妻再一次拖洗地面,洗锅刷灶。我搬捡家具,擦洗门窗。洗了几盆脏水后门居然光彩夺目,比新漆的差不了多少。劳动成果显而易见,我们倍受鼓舞。
终于找到了斫刀,又找着了磨刀石,先磨去锈,再磨刀刃,居然锋利无比。我这刀是汽车钢板加工的。中午,妻在家做饭,用柴草烧灶,正宗的传统农家饭菜格外可口,锅巴粥更是香气扑鼻,吃得身心舒畅。
久违了,锅巴粥。
老家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
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亮起床,洗完两人的衣服便去散步。回家吃无农药污染的农家饭菜,喝香喷喷的锅巴粥。上午带一大杯茶到佐坝中学上写博客。下午饭后躺下来看书,午睡。然后又骑自行车到佐坝中学上。太阳光不很强烈时到菜园锄草,傍晚散步,晚上看电视。闲散而且舒适,感觉良好。
架好床,真的安营扎寨下来。晚上窗前窗后全是绿绿的树叶,没有嘈杂人声和汽车的噪音,万籁无声,安静极了。凉风习习,比空调室里舒服得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实实在在的农家乐。这不是若干年前我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吗?
我陶醉了。
( )
雨后来到菜园,不禁大吃一惊。
草的生命力竟然如此旺盛。菜园里全是齐刷刷绿油油的草。雀占鸠巢,可怜的辣椒、茄子被它们遮掩得退居二线了。学习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哪儿是锄草啊,简直是挖草皮。我们用锄头挖沟底下的,用手扯墒上辣椒边的,然后,把草搬到园岸上。俗话说“雨后天日头,继父老子拳头。”一墒草未锄完便汗如雨下浑身都湿透了,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身上很难受。我对妻说,少吃一点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终于没有“戴月荷锄归”。
下午来到菜园,感觉几分欣慰。草死了一大片,原来它终究是斗不过人的。人到底还是万物之灵。第二次清除隐蔽的残余的阶级敌人就比较轻松。而辣椒、茄子们竟像人剃过头似的精神百倍。再看没锄草的墒子里,草丛中竟然还结了辣椒、茄子。啊,生物原来也在顽强抗争。我不忍心放弃它们,又锄了一墒。第三天到邻居家挑了两担粪水。再看菜园,生机盎然。望着园里的绿色,我喜上眉梢。这是我的劳动果实啊。“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我心安理得。
我决定开辟一条新的路线散步。
原来在学校散步是往东,一条理想的革命路线。从家再走这条路有十六、七里,差不多要近两个小时。大热天活动量大了一点。我改道南下,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我的外婆家。这是我最熟悉的一条路,走了整整56年。
天下着雨,我打着伞,出门不忘看一下,六点半。
“迈开腿,管住嘴”。“寒从脚下起,病从足底生”。我喜欢散步,健身,低碳,环保。在 .5米宽的水泥路上,我军人一般地走着,不紧不慢,步子轻快有力。走着走着,忽然感觉陌生,似乎不认识这路。路边高大气派的楼房,全是这几年新建在路边的庄稼地里。我们村罗岭与振昌的洪屋组楼房连接起来了。我们与罗岭以前是一个生产队,知道地的界线。但走出洪屋组,哪是洪屋、王湾就分不清了。国华松与青草格外茂盛,下雨的早晨过路的人不多,显得格外冷清。往尹松峦与柏树的分岔路口,以前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死人都在这里烧灵,传说那里出“沙锅精”。现在不管“沙锅精”还是白骨精,高楼林立,因为这是路边。楼房是张上屋的还是一公里外的松峦的,搞不清楚。有一家楼房上倒是有门牌,但是不好意思去看,人家把你当傻子。走了整整56年的路,竟然弄不清楚在哪里,我真有点尴尬。柏树路边也有零星几家楼房,抽水沟边的小树枝伸展到路边,也显得冷清。
终于来到了芦咀,我的外婆家。两边屋上门牌倒是看得清清楚楚,“沙塘组”、“江湾组”、“芦咀组”、“陶湾组”、“前进组”、“前湾组”其实还有一个“前民组”。这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大屋场,有叫芦咀或前湾的,也有叫缸弯的。陶渊明一支迁宿松的子孙曾在此居住,故称“陶湾”。更有传说“芦勇十八步”确定了芦咀的地盘。问路边芦咀的老人,都不知道芦勇墓。从沙塘到前湾我走了近十分钟,1.5华里左右,再走到河边足足一公里。
从石屋到芦咀我走了近八十分钟,估摸着1 华里左右。问振昌汪灿江书记,他们村水泥路 .05公里,还有我们佐坝的,我索性走到白门楼的背岭,来回90分钟,整整8公里。
在路上,我快步走;在老家,我慢步走。走到夕阳红满天飞,享受这最美不过夕阳红。
共 51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全文采用顺叙、插叙相交叉的手法,以充满喜悦欢乐的笔调开篇,吸引读者兴致。老家环境的描写勾起昔日回忆,突出作者和妻子相濡以沫,共同维护小家的一路艰辛。字里行间洋溢着兴奋,作者的笔触围着老家进行细致生动的刻画,一草一木都记录着家的变迁,凝聚着浓浓的亲情,“我”和妻子将老屋收拾干净,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借助小草顽强而又旺盛的生命力激励着世人一路斩荆棘,坚持不懈奔向目标。生命在于运动,散步则是最好的运动方式,作者详细叙述自己选择一条新的路线散步,发现家乡变化很大,突出国家欣欣向荣,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全文行云流水,抒写自然细腻,真情流露在文字中,增添文字的灵韵魅力,勾勒出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感情。延伸出在这生活节奏迅速的社会,人要适时放慢脚步,聆听心声接近自然,不忘初心!思想内涵深刻,令人深思的佳作推荐共赏,感恩老师赐稿!【:蓝色宁静】
1楼文友: 18:50:2 全文笔调清新,干净利落,没有一点啰嗦拖沓,语言凝练,情意浓浓,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情感更加触动人心,情景交融,将亲情,爱情诠释于文字中,令人动容。文字来源于生活,这样更有感染力! 你若贵,一切贵。
回复1楼文友: 08:25:41 感谢老师对我的文章认真阅读,全面深刻的分析,并且给与很高的评价。老师辛苦了!
2楼文友: 18:54:46 故乡对于每个身在异乡的游子都是梦回萦绕,离家越久,年龄越大,对故乡的思念更深刻。故乡的山山水水养育着我们祖祖辈辈,寄托着无尽的希望,走出故乡是为了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是为了故乡明天更辉煌! 你若贵,一切贵。
回复2楼文友: 08:41:45 是啊,叶落归根,多少年劳碌奔波,一旦回到老家,那种情感是年轻人无法领会的。所以,我一路走来把在老家的所见所闻,所见所感,都写进里面。如今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看到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好像品尝农村传统老菜似的,有一点独特风味,所以一直兴致盎然地写了200多篇。
楼文友: 18:56:1 关于作品如有理解不透彻,的不妥当之处,还请老师见谅和指点,非常感恩老师对风恋社团一如既往的支持,感恩老师赐稿,问候老师,期待您更多精彩纷呈,祝老师创作愉快,工作生活顺心,阖家幸福安康! 你若贵,一切贵。
回复 楼文友: 08:45: 1 呵呵,您太客气了,反而让我不好意思。我的文章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下里巴人的东西,土得掉渣,您不嫌弃那我感恩不尽。问好!谢谢!
4楼文友: 15: 4:09 一篇记述回老家的情景,叶落归根,人老回村。老家是每个人至死铭记的情结,是植入骨髓的情结。久未住人的屋子,回去全面打扫,整理,拖地、擦洗、除草种菜等等。虽然累,或者辛苦,但是有一种农村特有的静谧和安闲,令人心情畅快淋漓。拜读老师一篇充满乡土气息,且又乡情浓烈的散文佳作。感谢赐稿,辛苦了!问好老师冬安文祺!创作愉快!
回复5楼文友: 17:08: 8 老家是每个人至死铭记的情结,是植入骨髓的情结。您说得太好了!谢谢啊!
回复5楼文友: 17:09:18 谢谢支持与鼓励!问好!
6楼文友: 21:17:52 拜读了佳作。非常感恩老师,问候老师,祝老师生活工作顺心,创作愉快,身体健康!
回复6楼文友: 08:18:00 谢谢您的光临指导!问好!期待您更多的支持!
7楼文友: 21:40:41 拜读美文佳作,回家的感觉真好!感谢老师赐稿风恋社团,您辛苦了!遥祝老师工作顺利,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回复7楼文友: 08:19:0 谢谢您的光临!期待您更多的支持!问好!
8楼文友: 22:40:04 故乡是最好的归宿,回到那里心情舒畅。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实在是一种享受。
回复8楼文友: 08: 7:14 是啊,熟地难忘,叶落归根。老家是最好的归宿。谢谢您的光临指导!问好!
配送系统小程序开发
名片小程序开发源码
昆明分销小程序开发
维生素D3滴剂的作用治疗儿童厌食症的药
IMA和IMACEC什么关系
- 下一页:春秋关注和关心随笔
- 上一页:琼瑶首本非文学作品台北出版关注死亡尊严
- 06月21日都市给狗狗戴脖圈和牵引带好吗图位置
- 06月21日都市给猫咪清洁牙齿耳朵眼睛的办法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夏季饲养柯基犬要特别注意的五件事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夏季饲养喜乐蒂犬如何为狗狗保持干净的卫生位置
- 06月21日都市给猫咪喂食肉类蛋类和鱼类须知的一些注意点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猎狐犬异嗜癖的矫正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猎狐梗幼犬冬季的养护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不正常脱毛的原因有哪些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咪不吃猫粮应对方法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咪一直抓沙发怎么办位置
- 06月19日都市狗狗断尾的原因你知道吗位置
- 06月19日都市狗狗排尿频繁的原因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