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p]互联那么大 究竟谁在劫持流量

互联那么大 究竟谁在劫持流量?

是什么让曾经水火不容的腾讯和360站到了一起?近日,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360、腾讯、微博、小米科技六家公司发布《关于抵制流量劫持等违法行为的联合声明》(下文简称《声明》),呼吁有关运营商严格打击流量劫持问题,重视互联公司被流量劫持。

《声明》中含糊其辞地将矛头指向运营商,这让包括三大运营商在内的一众运营商们再次来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流量劫持到底是什么?是谁在劫持流量?这个互联及通信行业的冷门话题突然被炒热的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什么是流量劫持?

提起流量劫持,其实几乎每个民都遇到过。例如,明明点击的A站,打开的内容却是B站;有时打开一个页就能看到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弹窗及插件,其中不乏许多涉嫌赌博、色情的非法内容,让人防不胜防。

对于互联公司来说,络流量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好比一家线下的百货超市,眼见所有顾客都被人从大门前劫走了,能不着急吗!

所以,流量是互联的衣食父母,如果流量被恶意劫持,损失一定不小。阿里云络资深工程师亭林介绍,流量劫持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域名劫持和数据劫持。

用户在浏览器输入址,即发出一个HTTP请求,首先需要进行域名解析,使用传统DNS解析时,会通过当地络运营商提供的Local DNS解析得到结果。域名劫持,即是在请求 Local DNS 解析域名时出现问题,目标域名被恶意地解析到其他IP地址,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这就像是有人将高速公路上的路标指向牌给换了,所有车都乖乖驶入了错误的方向和目的地。

百度就曾深受域名劫持之害,2010年百度域名被劫持,造成百度整整8个小时无法访问,直接和间接损失重大。

另一种常见的流量劫持是数据劫持,基本针对明文传输的内容发生。用户发起 HTTP 请求,服务器返回页面内容时,经过中间络,页面内容被篡改或加塞内容,强行插入弹窗或者广告。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往你浏览的站里加点料。这一点很多民深有体会,各种弹窗、广告让人不胜其烦的同时,也在偷偷劫持流量。哪怕是民鼠标的一下误点击,都会给相关公司导入流量,带来实际收益。

对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你登录的页面被劫持,将一些重要的账号密码甚至银行信息输入一个虚假的站,那么也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流量劫持不是谁的专利

《IT时报》调查采访后发现,其实阿里、腾讯、百度、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60、小米、微博、世纪互联等大部分互联公司都可能成为流量劫持的原告和被告。流量劫持不是谁的专利,而是一种互联社会的灰色现象。

六家公司联合发布《声明》之后不久,百度和搜狗立刻不合时宜地因流量劫持这件事吵了起来。搜狗指责移动端流量被百度恶意劫持,百度则在官方微博上强硬回复,否认劫持搜狗流量,并请搜狗不要用输入法取百度流量。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软。

流量劫持谁都避之不及,小米于近日被曝出旗下的小米路由器劫持了用户的404界面,随后小米路由器团队回应称近期尝试的404错误页面优化功能,旨在页出错时帮助用户更便利地继续浏览,并表示如果用户不需要,在App中关闭即可。

一个多月前,上海浦东法院判决了全国首例流量劫持案,这起案件的被告并不是某一家互联公司或运营商,而是个人。从2013年年底到2014年10月,陕西人付某和广东人黄某租赁多台服务器,使用恶意代码修改互联用户路由器的DNS设置,进而使用户登录等导航站时,跳转至其设置的导航站。最终,两名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再将时间向前推,2012年,腾讯和360之间曾展开过声势浩大的世纪3Q大战,当时腾讯和360都想方设法公开阻碍用户使用对方的服务,这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涉嫌流量劫持。

互联公司之间因为流量劫持针锋相对早已是家常便饭,百度在2013年就曾状告360,360因此被判赔付40万元。

界限不清 监管模糊

监管目前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因为对于判定哪些是合法行为,哪些是不合法的行为,包括运营商应该负哪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电信专家付亮表示,对流量劫持的监管并不容易。

付亮认为,从监管方来说,工信部、互联信息办公室、工商总局应共同搭建监管体系,履行监管。但由于流量劫持涉及络安全、信息泄露、域名管理等复杂情况,行为不容易被定性,只有定性了,才能寻求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只要是个合法站,一旦掌握了确凿证据,下一步根本不是在媒体上互喷口水,必须立马对簿公堂,法庭上见。一位技术专家向《IT时报》表示,法律才是最好的武观察者得给这些港媒提个醒:他们的排行榜一定漏了一个人器。

运营商不是监管者

《声明》中,六家公司呼吁有关运营商严格打击流量劫持问题,但运营商能否负起监管之责?答案也是模糊的。

在整个络服务的链条中,电信运营商属于基础服务提供商,所有的流量需要经过电信运营商的管道,如果将这个电信运营商比喻成高速公路,路上几辆车在跑,有的车是正常的,有的车可能携带了一些违法的东西,但运营商近似哑管道,看不出几辆车之间的区别,运营商没办法清楚知道经过管道的流量是什么属性。付亮解释道。

付亮进一步表示,运营商并不是监管者,因为运营商并非纯粹的高速公路,也有各自的内容服务,需要流量来发展业务。

针对流量劫持,目前行业通行的做法是站主体对内容进行HTTPS 加密,实现密文传输。●普京准备拿华盛顿一天都不好耽搁的“急务”说事儿了观察发现,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站如百度、淘宝、知乎等都已使用HTTPS加密传输。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络信息,不代表ITBear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龙岩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薏芽健脾凝胶疗程
灰指甲用什么药能根治
儿童甲沟炎灰指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