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美总是让人伤心的

摘要:这样一析,沈从文的“伤心”应该在这里,即写美,又疼美——思乡的中国情结,就从这忧郁悲怆的风情中迸射而出。就象张爱玲和旧上海,鲁迅于绍兴,茅盾和乌镇。由此,我们不能不记住“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于是,我们从中可读到委婉、悲伧,可读到淡雅、朴实,可读到人生、善良。故乡,你不管走多远,你不管看破天,你不管吃多盐,你的魂依然在生你养你的地方。故乡,游子的一种呼唤,游子的一种渴望,游子的一种精神。 跟着导游,我们便到了凤凰虹桥,过桥一转弯,沿着一条窄窄的小巷走下来,才感觉真正进入凤凰古城了。凤凰有特产,吃的有姜糖、血鸭;带的有银手镯、银项链;看的有剪纸、蜡染;玩的有跳岩、漂游。于是我购姜糖作为老人的礼物,买一对银手镯回去分送妻子和女儿,再购买剪纸、蜡染带回去送朋友。

凤凰,出了沈从文,也因沈从文而闻名天下。沈从文著作的《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被遴选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高中学生得以领略湘西凤凰的美。沈从文写《边城》,开篇就是凤凰的美丽:“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读之感觉,是一首韵味深长的诗,是一幅隽永流动的画。

小说《边城》的故事虽简单,但却美丽至极。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古稀健康,孙女叫翠翠,年方十五情窦初开。祖孙二人热情助人,纯朴善良。在一年端午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不想,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便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这个时候,当地的王团总看上了傩送,欲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宁作摆渡人,也不要其陪嫁的财富,一心只想娶翠翠为妻。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便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一个风雨之夜去世了。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守着傩送归来。于是,沈从文在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边城》发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时沈从文还是一个青年,本来只是玩玩文字的,不想在文坛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边城》带着一股乡野之风,带着原始、自然、淳朴和美丽,灌满凤凰古城,飘荡中国,吹向海外。小说以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凤凰古城的自然民风人性美,是一幅充满牧歌情调的湘西风情画。其美有三:山水美——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风情美——端午节上吊角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鸭子的主人”……人性美——“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翠翠“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她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我们参观沈从文故居。故居,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巷拐角处,一座小小的湘西四合院幽静,主房沈先生胸象,微笑且含蓄;左卧室,一张老式雕花木床沉默着沈先生诞生的故事;右书房,一张普通的老式木桌镶嵌着明眸皓齿的湘西妹子翠翠的期盼;侧房,悬挂有沈老的孙女沈虹的一篇《湿湿的想念》,那娟秀的小楷在湿湿的雾气中,娓娓道出亲情的诉说。在故居,我购得盖有“从文旧居纪念”等印章的《边城》和《沈从文精选集》,当然,我不会忘记在其扉页上恭恭敬敬地写下购书凤凰的日期。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专家,他写过很多关于湘西的文章和专著,为后人研究湘西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他自居“乡下人”为誉,以表达他对故乡之尊敬,对故乡山民之尊敬。湘西是他的田园理想,是他的心灵避风港。他将湘西一隅的山水精雕细凿,以表现人类的博爱,当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色彩。是一种怀旧,但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对于故乡凤凰,对于故乡沱江,沈从文先生曾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流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少”。有人问:是什么样的影响呢?他轻轻道:“美,总是难免让人伤心吧?”何出此言?朱光潜大师解道:“在心坎上那一股沉忧隐痛”;余秋雨先生阐释:这是一种“大悲悯”。问题是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而出言“伤心”?美,总与伤痕疼痛相联。土地,之所以温柔肥美,但它是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的残酷遗留;长城,中国的大美符号,但它是野蛮统治的产物;故乡,月亮总是明明白白的漂亮,但它又是苦难饥饿的记忆。那凤凰呢?那碧水柔柔的沱江,那高低错落的飞檐,那古老别致的吊脚楼,那条条红红的石板路,那一个个鲜活的翠翠、老船夫,都是真真实实而美丽的文化符号,但它又与驻兵的枪声有关,又和土匪的刀光剑影有关。

这样一析,沈从文的“伤心”应该在这里,即写美,又疼美——思乡的中国情结,就从这忧郁悲怆的风情中迸射而出。就象张爱玲和旧上海,鲁迅于绍兴,茅盾和乌镇。由此,我们不能不记住“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于是,我们从中可读到委婉、悲伧,可读到淡雅、朴实,可读到人生、善良。故乡,你不管走多远,你不管看破天,你不管吃多盐,你的魂依然在生你养你的地方。故乡,游子的一种呼唤,游子的一种渴望,游子的一种精神。

沱江边,有专心描画古城风貌的学生。我想,她一定是在画美丽,因为她的愿望是“不再有苦难”。回望凤凰,一带碧绿而带着山野清香的沱江,低吟浅唱“真善美”于浪花里;城后是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树木青葱,不见泥色。忽然,我的鼻子也发酸起来……

共 2 0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用动情的笔墨描绘出凤凰虹桥的魅力,更用一段美丽传说渲染了古城小桥的美。篇章借沈从文大师的作品《边城》来诠释凤凰古城的自然风光魅力所在。如其说是在写古城,不如说在用大师的笔重新绘出古城的古色古香,描绘出古城的风土人情,描绘出古城巧夺天工的建筑风貌,更加描绘出大师涌动的情感。一篇饶有味道的小文,欣赏!【:阳媚】

1楼文友: 20:12:42 欣赏友友灵动的文笔,遥祝新年佳作连连!

回复1楼文友: 10:41:5 谢谢

冠心病有什么前兆

自我诊断冠心病的方法

心绞痛发生的原因

男性小孩上厕所小便刺痛
哪些原因会引起腹胀
脑梗死的用药护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