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台北著名地标松菸创意园.源泉

我分别在2012和201 年受邀到台北参加第 1和 2届台湾地区久负盛名的 新一代设计创作展 ,让我有时间和机会近距离地在台北和台湾进行走访、交流和讲学,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给我的印象却十分美好。从事艺术、设计与教育近三十年,虽然跑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长期居住了工业设计的故乡 联邦德国,在台湾的走访确实让我看到了未来中国要实现工业设计教育现代化并提升教育水平跟上世界的发展所应有的一个成熟的经验与行之有效的合适方法。

台湾设计经过 0多年来的迅速改革和发展已经在世界上争取到优势有利地位,今天的台湾既享受着创新事业带来的好处也无私地把这种经验介绍给大陆同行。我们刚刚起步的工业设计参考他们的发展线路图不需要走太多的弯路,台创中心的副总裁黄振铭先生乐观地认为台湾走了 0多年的坎坷之路,现在他希望中国大陆10年内可运用台湾的经验达到和超过台湾的水平,在工业设计的领域两岸同心共建美好未来。

台北的文化地标其实有很多,如果是作为旅行者,在台湾只是去游玩购物的话,鲜有人会注意到 松菸创意园 这个特殊景点。我接触到一些老台北市民,台湾光复了70多年了,老台北人也并不全知道这个 宝地 。它是日本人当年建设的东亚地区最大的烟厂,建筑风格严格按照日本式的西化的模式来建设,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它还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固,证明其建筑质量还是不错的。

松菸创意园是松山创意园与日据旧烟厂的简称,旅游书上都是写的松山, 烟 在繁体字中叫菸,因此台北人管哪叫 松菸 。周边不远处就是台北的新区和主干道,台北市政府也在一站路的地方,台北最大、最现代化、最繁华的商业区 三越公司、诚品书店的旗舰店、台创的现代化大楼、101大楼、世界贸易中心等庞大建筑群都集中在附近, 新一代创作展 也在世界贸易中心的ABC几个展馆中举行,云集了全台147所高校及全球著名的20多家设计学院以及世界顶级认证机构设计大奖及著名企业等。

松菸创意园藏在闹市无人知,被定为工业设计创意园后而今又重展它的风采,成为台湾的新地标和创意中心之一。2011年我在北京参加了国家博物馆举办的 首届国际设计三年展 的盛会,在这个期间台北也在同时举行 世界设计大会 ,两岸同时成为全球设计引人注目的地区,台湾的世界大会举办地就是这个新的文化地标 松菸创意园。

2012年我应邀首次赴台交流和进行学术讲座的时候,慕名来到松菸创意园并且拜访了世界设计大会主办地的旧址和世界顶级工业设计大赛IF的办公室,正好亚太地区IF的总裁听说我是从德国回来的设计师非常的高兴,我们在松菸创意园的咖啡厅里畅谈了工业设计与两岸开始交流、合作、发展的情况。

爱心救助总会会员德国的世界大奖红点Red dot和IF多年来都和台湾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留德的台湾学者在世界设计大会中也担当决策人的作用,由此可见,台湾工业设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它融合了日本和德国这两个世界著名的工业强国的持续影响而产生的自主性特点。1945年以前台湾经历了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一直被日本人认为是自己的领土,他们将台湾进行日本化的改造,日本人的政策是要将他们先进发达的工业化水平在台湾统治中体现出来,因此早在100年前就已建立了台湾初步的工业化教育系统。

1945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国民政府也高度重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冷战的原因台湾曾经被西方用来对付苏联和中国大陆的赤化,成为所谓的 不沉的************ ,联邦德国作为西方实力最强的工业化国家,长期以来为台湾地区的工业化做出了许多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西德的工业联盟即在台湾成立合作机构,在世界工业化制造业的分工中,协助加速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今天我们看到台湾在工业化和工业设计各方面的成就及走过来的漫长道路,不得不发自由衷的感叹,更坚定了我们世界华人创新合作发展的信心。

松菸创意园的改变也是非常快的,短短不到 年的时间,从一个无人知晓、荒废的旧建筑,迅速清理和维修之后顺利举办了世界设计大会。来自全球1000多名著名的设计师和学者云集在台北的日式旧烟厂,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和交流活动。

今年我再次造访松菸创意园的时候,我已经惊奇的发现台湾设计博物馆已经在此成立了,这成为台湾地区一个最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它不但收藏了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著名工业设计大师的作品,以及台湾本地近几十年来的代表工业产品,新一代创作展的年轻人的优秀作品有一部分也被收藏其中,因此在这个外表陈旧的古建里既能看到世界上最新最IN潮流的设计产品,还有一个空间是长期开放给企业和设计师的,这里每月定期会有新的展览。

譬如,我看完令我十分兴奋的世界大师作品收藏展后(展区是分区分类的,资料工作非常详尽),我又参观了一个专题展厅,这是由日本东京中生代著名设计师村田智明的个人作品展《日本形?不形?》和由他在成功大学任课期间所教学的几十个学生所做的行为设计联展。村田智明是日本工业设计的一颗新星,作品的面貌大多都是精致小巧的日常生活用品,体现了日本精致主义对生活的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像这样的展览不论放在欧洲还是台湾,你都能发现它具有十足的日本风格。最为突出倒不是日本设计一贯的精致小巧,而是具有实验性的行为教学方式 行为设计,这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由我和其他几位老师创办的设计学院里所进行的课程实验和行为教学与设计。我们的原创实验为别人所使用了,就像上世纪20年代诞生于德国的Bauhaus在年代为美国人所用一样,这就是设计的命运。

德国IF大奖在松菸创意园的办公楼也有新的面貌和变化,它更新了它的办公地址,扩展了它的空间,有了长期合作和交流的可能性。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

TX
南通前列腺炎治疗费用
吉非替尼片会哪些不良反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