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

br刘二嫂放下碗

刘二嫂放下碗,猪不去喂,先往队里跑。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干活再苦再累,也要让记工员将工分记到自己本上。

刘二嫂不识字,路却熟悉。山村黑古隆冬仍腿脚利索。拿回来先让儿子看看记上了没有,再做别的。

今晚,她突然让儿子念念记工本,儿子不耐烦的读起来:“刘秀英,六月十七日,东沟锄草七分五,六月十八日岭前施化肥七分五……”

“停停,这几天都是七分五?”

“嗯。”

“工分工分小命根,领粮,分草,娶媳妇(儿)。我去看看,别唬我不识字!”说着,风风火火地到队里质问记工员,“二虎癞子,为什么给我七分五?”

记工员提起煤油灯,故意照她气势汹汹的脸,理直气壮地说:“七分五怎么啦?这不是包工,是日工,整劳力才十分,家庭妇女七分五已不少了!”

“管它多少,别人是不是同我一样?”

“这还用问,当然一样。”

“你替我看看。”她神秘地低声问,“苏娟也是七分五吗?”

“一起干的都一样。”记工员直截了当。

“凭什么呀?她来时什么都不会。我手把手教她,她没力气,干活外行。还……”刘二嫂抬高声音,寻着理由,一肚子不服气。

黑影中李婶插话:“他二嫂子,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必斤斤计较!去年一工才两毛多,这零点五,也不过分把钱……”

“说得轻巧,分把钱那来?我不像你会咧咧。你男人是老师,比你还能说。我在学校烧过饭,老师小气计较更邪乎。锅里剩一只饺子,老师谁也不走,碗也不端,都痴痴地看着。待我将饺子剁碎,一人一点分均匀才肯动弹。”

李婶无言以对,只是说:“我说东,你说西。说话不着边,同你说话说驴市里去了。”不再理她。

刘二嫂不死心,去找老队长。

老队长耐心地听她发一大堆牢骚,不火,也不辩解。只是笑呵呵地问她:“你曼子每天推小车吗?”

“是啊,不是你分派的?”

“她一天争多少分?”

“听说有二十来分。”

“那苏娟她男人呢?”

“他是强劳力,应该比曼子多。”

“应该多吗?”老队长瞅着她问,“苏娟男人推车跑头里,到田里先压出车辙,让大家后面好推起来轻松。谁推不动了,又帮拉车,装车,大家都看见了,工分却同大家一样,没多争一点。”

“那为什么?”

“苏娟男人说,再能干也有限。要完成队里任务,必须靠大家,人人都高兴了,一起加油干了,我才轻松!”

“哦……”刘二嫂不吭声,心想人家肚量大,一心为集体,还照顾俺孩子……我干嘛要跟他过不去,还计较个屁!转过腚回家喂猪去了。

2014.6。25 蠡湖

共 96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工分,工分》小命根。在那个年代,公分就是人的命,是生活的经济来源。小说很形象和生动地记录了农村记公分的故事。故事虽不大,但却说明很多道理。有时候公正与否,却能衡量出记分员的角度和立场。一碗水端平有时候还要随机应变。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很关键。小说语言简练,主题鲜明。赏读推荐!感谢赐稿!问好鹰鸣老师!【编辑:林雨荷】

1 楼 文友: 2016-0 -0 21:02:19 农村生活二十多年,对工分印象很深,拼命争工分,但孩子多,劳力少,很少开到支。记得有一年开到三十六元钱,是我最好的一年,全家非常高兴。孩子鞋露脚指,衣服露屁股,老人要吃药,用钱的地方很多 我从来不缺工,工分是队里最多的。有几年因为我争工多,贫下中农不满,说我不参加活动,不能超过他们,便被削掉几十工。我没有技术,推小车是我的强项,因为我肯出力。这篇小说,是我生活的写照。感谢林雨荷 编辑推荐。祝林雨荷编辑老师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舒筋健骨用什么药昆明牛皮癣医院咋样儿童便秘

扭伤先冷敷还是热敷
脉络舒通能治疗静脉曲张吗
宝宝吃了优卡丹有事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