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

荷塘有奖金征文青梅煮酒杂文

摘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只要全世界人民觉悟并团结起来,形成并达成共识,结成和谐、合作、共嬴的命运共同体,既使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也无法阻挡正义的呼唤,无法压制人心的向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错误的道路已经证明,正确的道路就在眼前,人类向前的车轮必将碾压一切,滚滚向前,天地之间的人类万物终归要通向美好的明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题记

先哲的话,是“大道大理 ,是人世间至理名言。这道理就是:人类要与天地自然和谐,人类之间要亲如兄弟,即“天人合一”。可惜的是,在这个人世间,不是人人都这么想,更不是人人都这么做的,有人要向东,有人要往西,有人想吃咸,有人想吃淡……这些,还只是些小的“道不同”。此外,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是生活着我们这些黑头发黑眼晴的中华人,同时还生活着长着金色头发碧色眼睛且信奉“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西方人。所以,“大道大理 ,就更难成为普世的大道了,成行的却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之中,相较于中华民族的搏大精深,西方人的偏执与简单,傲慢与粗暴确实起了坏作用,因为近现代的人类发展是在西方主导下完成的;更重要的是人性中的贪欲挡住了这“大道大理”的去路,即:人类毫无节制的贪欲与人类与自然相谐的清苦之间,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这一矛盾,它挡住了“大道大理”的去路。“天人合一”与“物竞天择”的本质区别是:前者行的是“和谐”的路。“和谐”是万物相互顺应,共存共赢,相互之间不过份索取,生活平静清淡,但是可以长久;后者行的是“对抗”的路。“对抗”是你死我活,是零和游戏,相互之间是疯狂掠取,生活可以穷尽奢华,但是必难长久。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无可厚非,没有错。人生在世,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生中最本质的初衷。但是,人类社会在求追美好生活路上走到今天,当我们回望我们走过的路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在追求所谓美好生活中,我们正走在一条“物竞天择”的为生存而不得不“对抗”的路上。而且,在这条路上,谁也无法回头,只能向前冲,甚至,不能停下脚步,停下脚步就是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就会死的更快。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两百年的苦难史,正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例证。这实际上就是一条毁灭的路,照这样“物竞天择”地去“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地走下去,其前途大约不外有二:一是人类相互毁灭;二是人类毁灭地球。那么,这一切,都是原于什么呢?怎么就走上了这样的一条不归路呢?其实简单很,就是原于人类的贪欲,或者,说的好听些就是原于人类那所谓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而且在追求中达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这是一;二是在这个大前题下,由于近现代的人类社会是在西方主导下发展到今天的,而西方人的世界观等同于“偏执、简单、傲慢、粗暴”,于是,这个世界走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路,或者,走上“弱肉强食,零和游戏”的“丛林法则”的路,便一点也不奇怪了。因为,在西方人认知的世界观里,他们只能看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一般规律,还上升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与高度。在他们的思维里,他们只能认识到“弱肉就该被强食,想不被吃就得自强”这样的简单道理。而“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道理,他们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理解就不承认,这是他们的一惯原则。于是,竞争,直至对抗、至战争且消灭对手,就成了生存中最大的法门。这道理,尤其在今天看来,它似乎已经没有错了,一切都顺理成章。但是,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与“天人合一,和合共赢”相比,这之间的云泥之别,实在是不在一个层次。说顺理成章,是因为我们在这条路上走的太久,都适应了,以致忘了我们的初衷。我们要明白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毕竟是丛林中动物们才有的生存法则。

从在山洞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到搭建茅屋草庐、扛着锄头种地,这是一个相当久远的历程;再从茅屋草庐到砖瓦房舍、打着算盘算盈亏帐,这其间,大约也是一个相当久远的历程;今天,是钢筋水泥建筑起的水电卫暖等各种功能齐全的摩天大楼。这一切,都怎么来的?我不是在问这些成果是否包含着人类的刻苦钻研以及努力工作。而是在问这些成果是缘于什么理念才去钻研以及努力工作而构建的?就是说,在这个历程中,是基于怎样的逻揖关系,走到今天的?

我们就从茅屋草庐说起:住的那处茅屋太过寒酸,到处透风漏雨,很不美好。所以,不知什么时候起,就有人不满足于这简陋的茅屋草庐了。于是,就有人造出了砖瓦的房子,这房子自然较之茅屋草庐好的多了,住在里边,夏天隔热,冬天挡寒,于是,人人效仿,很快,砖瓦的房子,蔚然成风;又不知什么时候起,又有人觉这砖瓦的房不宽广,空间太小,也不美好了。于是,楼房又被建造出来,也蔚然成风了。可是,宽广是宽广了,但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于是,暖气、空调就又面世了……可见,任何事情起初都是缘于一个“贪”字,贪心,贪图,贪心大量财富,贪图极大享受。我们继续往下推衍。人类要让“极大享受”变为现实,至少需要两个要素,即:一是钱财,二是物质。首先,关于钱财的获得。当然,可以通过正当劳动。可是,也有通过坑蒙拐骗甚至通过侵略抢夺获得,这一点,看看欧美西方的发家史,便不难理解。这,就出问题了,问题是被抢的想不再被抢,只有图强,想再抢回曾经的被抢,就得更强,而抢人的人担心报复,就更得争取更强……由此,主动也好,被动也罢,走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条路就是必须的了。由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投入,不是民生,而是防务,而是军费,这实是一条本末倒置的路。所以,我们会发现,钢铁和火药,不是用来制造锄头镐头和敬天法祖,而是造枪造炮等等现象。到如今,连毁灭地球的原子弹也早已造出多少年了。其次,关于物质的需求。钱财的获得,还只是初步的,目的在于物资。比如:前面提到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暖气、空调以及图强所需的枪与炮。烧暖气需要煤碳,吹空调需要电力,而造枪造炮需要钢铁,这些东西从哪来?还不是向大地索取,并且是强行索取。于是,金、银、铜、铁、锡,土、石、煤、气、油,就被挖掘出来,地球从此被开膛破肚、千疮百孔。到如今,已然似一个巨大的蜂窝并且被放置了成千上万颗原子弹而悬挂于太空之中……

这之中,也就是在陈述以上种种问题时,有一个看问题角度或立场的问题:如果站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立场上,以上这一切,似乎都无问题,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如果既站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又站在“人类长久,天长地久”角度上看问题,那么,这一切,就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因为,毫无理性的对抗和毫无节制的贪欲,最终会把地球毁灭。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在于人类除了本能还具有理性。所以,人类在人类发展中,运用理性思考,思考人类发展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自种、自收、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常晴耕雨读,闲看云卷云舒,不过份索求天地,不过份贪图奢侈,时时淡泊,处处安然……这实在说是一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道。人类若能在这路上安心过活,当真是时光静好,岁月悠长了。只是,这太过理想化,且不说存在着外族入侵的忧患,单是国内、族内内部各阶层的利重益纷争,也很难实现这一诗一般的“桃花源”世界。

蒸汽机和电等科技的发明与发展,说是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都是没错的,尤其相对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小农经济而言;但若说是人类的福音,却是很值得商榷了(我绝对不反对科技以及科技成果,我只是认为,人类的生存之道如果继续沿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走下去,则完全有可能衍变为科技越发达,对地球,最终是对人类的伤害也越大)。因为,就人类生产和人类的享受而言,蒸汽机和电等科技的发明与发展,确实提高了效率和提供了方便。但与此同时,破坏环境,损坏地球的功率也大大地加大了。更可怕的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也生产出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和原子弹……这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即:人类在享用着科技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危机。可悲的是,这极大的危机,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而这之中的罪魁祸手,就是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路上,大家相互之间都只能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于无奈中结出这可悲的恶果。

如果站在人类长久且美好这一立场上看问题的话,那么,《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无疑是这人世间的“大道大理”。《论语》中也提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的就是普天之下,人类之间,大家都应是兄弟一样的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相互关系。天地有德,天地养育了芸芸众生;天地亦有道,天地之道便是它们的固有状态与运行轨迹,过份地破坏或改变天地之道,最终的结果势必就是人类因天地的改变而改变,到那时,或许就是人类的灾难。所以,作为人类,自当树立起正确的人类理念,行走正确的人间大道,至少,不是毫无节制的享乐与索取,不是“弱肉强食”的相互为敌。

人类,尤其近现代的人类,在西方的主导下,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道路上走的太久太远,以致使得人类的发展,变成了恶性竞争,发展出的成果,多半变成了杀人武器,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丑恶的畸形之中,连人的思维方式也变的畸形起来。此如:在生存与发展中,人类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发展、如何生活,而是要思考如何不被别人吃掉。从而要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武器装备而不是改善人民生活上。更有甚者,为了生存,有的国家甚至不要民族自尊,不要国家主权而去攀附强权大国。所以,这是一个丑恶的畸形人类社会,一个本末倒置是非颠倒的人类社会;所以,人类需要反思,更需要纠偏、纠错!

首先,人类要认识到,我们现在所践行的这条“丛林法则”的路是错误的。这实际上就是将自私与贪婪等人性中恶性的一面,在不加节制的恣意枉为。在这条路上,人类之间只能相互矛盾、相互防范直指相互为敌、相互斗争。这是一条恶性竞争的路,一条丑陋畸形的路,一条没有前途最络终是人类自己灭亡自己的路。

第二,人类应有必要的觉悟、层次与境界,不能以动物的生存方式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团结比分裂好、求同比存疑好、和谐比动乱好、合作比对抗好等理念,是人类与动物间的本质区别。要敢于旗帜鲜明地批判西方主导的“弱肉强食”这套丛林生存法则;大力、广泛、深入宣传并宏扬团结、求同、和谐、合作的理念。去伪存真,拨乱反正,重塑人类社会的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人世间,自应有人世间的正道。

第三,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抛弃缔结军事联盟,反对干预他国内政,落实主权国家自主;营造出团结、求同、和谐、合作的正确理念;共襄盛举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普天亡之下,皆为兄弟;构建出没有军事对抗、只有民生建设的祥和长久、合作共赢的人类美好生活之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只要全世界人民觉悟并团结起来,形成并达成共识,结成和谐、合作、共嬴的命运共同体,既使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也无法阻挡正义的呼唤,无法压制人心的向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错误的道路已经证明,正确的道路就在眼前,人类向前的车轮必将碾压一切,滚滚向前,天地之间的人类万物终归要通向美好的明天。

共 44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孟子曾经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杂文《青梅煮酒》引用中华历史发展中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比对西方世界奉行“丛林法则”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得失,充分论证了人类和平发展才是人类发展的正道。西方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到治国与发展之中,其失误之处只是认同了人的自然生物属性,忘记了人类的思想属性,忘记了人类对自然界有着强大的破坏力。墨子在《非攻》中指出:“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西方列强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只是其生物属性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忘记了人类是具有思想、智慧,有别于动物的高级生物。作者在文章之中引经据典,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把全人类的和平发展与中华文化精髓有机结合,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之中一方面正确认识人类发展的大道;另一方面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好文共赏。【:上大人孔乙己】

1楼文友: 15:29:18 文章洋洋洒洒,引述经典多而不乱,充分论述了作者的观点,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掌控能力与驾驭能力,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功底。问好作者,欢迎继续投稿荷塘,荷塘期盼老师的更多精彩!

2楼文友: 15: 4:00 傲谩,应该是 傲慢 ;人人校仿,应该是 人人效仿 ;控调,应该是 空调 ;合作共嬴的人类,应该是 合作共赢的人类 ,这几处笔误做了校对。

回复2楼文友: 21:44:46 谢谢!

十分感谢纠错。

楼文友: 06:58:45 文章饱满,脉络清晰,有理有据,见解深刻,拜读学习,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 楼文友: 11: 9: 8 红叶,你好,谢谢。

治疗小孩便秘吃什么药

怎样调理小孩脾胃虚弱

薏芽健脾凝胶效果如何

怎样才能治宝宝感冒流感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好
腰疼后背疼是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