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

江南麦垛子垛麦子散文

五月的风,吹热了季节,吹熟了麦子。金黄的麦浪在翻滚,似乎在呐喊:成熟了,成熟了!是的,成熟了,成熟了,怎会不熟呢?那一冬的积蓄,怎么会白白浪费掉呢?经过秋的播种,冬的积淀,春的孕育,才会有夏的收获。

记忆中的麦收时节:一顶草帽,一瓶凉白开,一把镰刀割麦子。在田地间耗上一天的时间,披星戴月,把麦子割完。弯腰,一只手握镰刀,一只手攥住一把麦子,“嗖嗖”、“唰唰”,快镰割麦,甚是解气。然而,当同一个动作重复上几千次,甚至是上万次。劳动就会再无美感可循,只会成为一种负担。晚上,躺在床上,都不带翻身的。第二天早起,还要重复这些动作。割麦,最好的时间选在10:00以前,稍微有点潮气,麦芒不会刺手。等到太阳出来了。可就两样了。麦芒此时就会如钢刺般犀利火辣。干活时只要一低头,汗水会顺着额头往下流,“滴滴答答”,掷地有声。有时,汗水流到眼睛里了,蛰得眼睛生疼,眼前好大一会儿一片模糊。我对“汗滴禾下土”,是深有体会到。恐怕现在任何一个孩子也不会体会这个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和场景以及深刻含义。他们,也许只会当作故事听听或者当作考试题来做做而已。

捆把子。不管麦芒如何扎手,不顾麦秸如何刺人,把麦子打成捆。撂倒一片的麦子,需要捆成一束,才可以运输。捆麦子,技术要求比较高。用两束柔韧性较好的麦秆,一束大概有十来棵,先打结,再在麦秆腰围处缠绕一周,再打结。好了!会捆麦个子的,特别快,而且打出的捆子瓷实。要知道,这麦个子还要经过运输的颠簸,倒腾几次,才可脱离。如果捆扎不结实的话,会松开,散掉。既浪费粮食,又浪费时间。一旦松开,很难再收拾整齐。

运麦子。把一个个半人高的麦捆子,装在拖拉机上,人坐在高高的移动的麦垛上,耳畔回响的是“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路在沟沟坎坎中走过,下坡时,直冲而下;上坡时,拖拉机冒着黑烟,都快走不动了。就这样,拉到场地,还要卸车。

堆垛子。麦个子拉到麦场上,还要码整齐,堆起来,等着脱麦子。高高的麦垛子,宛如一座座古战场上的城墙,宏伟而霸气。人,走在窄窄的通道中,实在是太渺小了。

脱麦子。大概1.5米高、1米宽、 米长的脱粒机该上场了。如此庞然大物,让年幼的我们真有点望而生畏。机器运转起来,轰声如雷,说话都听不清;烟尘滚滚,如土龙般升腾。

扬场。这个工作,技术含量更高。从脱粒机里出来的麦子,鱼龙混杂,麦麸不分。需要扬场。站好了一人执锨,一人端簸箕。端簸箕的用力扬,“哗”,空中飘过一道彩虹,人工彩虹。不,不是的,是下了一场小麦雨。扬场的关键得看风向。一边扬,一边用苕帚漫下麸皮。小麦才会干干净净,有个好卖相。农村人,一家老小,吃穿用度,全靠着这几亩地的庄稼。所以,对劳动的每一道工序都不可马马虎虎。

玩麦垛。脱过麦粒的麦秸码成一垛,是记忆中最好的游乐场。滑滑梯,从高高的麦秸垛,风驰电掣般滑下,如同现在的滑沙、滑草。翻跟头、贴饼子。麦秸垛,比棕绳床垫还柔软,还有弹力。挖地道,捉迷藏。高高的麦秸垛,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挖出通道,曲曲折折,宛如迷宫。还可以做成陷阱,引诱人进去,再用麦秸往上扬,直到那人一身一头麦秸才肯作罢。斗草,斗虫。玩蚂蚁,捉萤火虫。还有好多好多好玩的,实在是无法列举。

在没有电视的年代,在没有芭比娃娃和遥控汽车的年代,每一样劳动、每一样游戏却是那么的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总之,一切只是存在于记忆中了。现在的麦收时节,两小时就可以过完。联合收割机开过之后,只在地头拿好布袋就行。麦子运回家,甚至不用晾晒,直接入仓库就行了。

垛麦子。在整个麦收时节,最繁重的工作也只剩下垛麦子了,入仓库了。孩子们所做的,也仅仅是把麦子袋当成跳板跳着玩,总算是找到了一丝快乐。

从我童年的麦垛子,到我孩子的垛麦子,期间走过了三十年,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一切仿佛都发生在昨天。

共 155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麦垛子,垛麦子》带领我们走入作者的童年时代,也唤醒了我童年时候的记忆。五月是割麦子的季节,一顶草帽,一瓶凉白开,一把镰刀割麦子就是劳作前准备的物品。烈日炎炎弯腰,一只手握镰刀,一只手攥住一把麦子,“嗖嗖”、“唰唰”,快镰割麦,才会省力气,如果镰刀不快,那会很累,有时候把麦子都连根拔起。汗水会顺着额头往下流。而捆把子是有技巧的活,运麦子要把麦子高高的整齐的堆在拖拉机上,否则也会掉下来,还有堆垛子、脱麦子、扬场都是农村收麦子之后一步步要做的工作。而玩麦垛子是小时候的一件特别快乐的时候,就像现在的孩子玩游乐场一样,换着花样的玩。作者用细腻的笔法,详尽的介绍了那个年代没有现代的机械化收割机的收割麦子的全过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真实写照。那些忆苦思甜的人们也逐渐走向老龄化了,而我们现在的孩子们要学会珍惜粮食,爱劳动,珍爱现在的幸福生活。很接地气的一篇文字,文字质朴,感情真挚。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倾情欣赏。【责编:深冬暮雪】

1楼文友: 1 :4 :5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若有编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

回复1楼文友: 16:10:44 暮雪,辛苦了。感谢精彩编按。

2楼文友: 15: 8:17 欣赏阅读,也跟着作者回到童年时光!收麦子虽然辛苦但也幸福着,因为收获!

回复2楼文友: 16:11:58 感谢雪儿到访,共享快乐时光。

楼文友: 01:47:44 又到了麦收季节。虽然已经远离了以前的纯手工收割,但那些记忆回忆起来真的还好清晰,现在的孩子怕只能通过文字来了解了。问好老师。

回复 楼文友: 22:00:46 经历过的总是那么深刻。

4楼文友: 06:28:56 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喜欢麦子,欣赏学习了!

回复4楼文友: 09:01:55 我在农村,那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糖尿病胃轻瘫腹胀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表现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危害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生产技术
孩子上火怎么办
家用血糖仪怎么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