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温暖的唠叨以此祭奠我的婆婆

温暖的唠叨 ——以此祭奠我的婆婆

婆婆去世的时候,先生失声恸哭,那是认识他以来我看到的唯一的一次。工作上遇到天大的困难,他也从不会软弱抱怨,更别说流泪。我深深地理解先生的悲痛,陪着他一起流泪,为他失去至亲的母亲,为我失去至爱的婆婆!

就在婆婆去世前几天,我们打电话给她,电话里她声音洪亮,显得精神很好。她叮嘱我们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工作不要太劳累,说她身体还好,家里一切都好—仍然是那些每次都说的唠叨的话,我以为这样的电话打不打都无所谓,反正学校就要放假了,很快就可以见面的···然而 ···

如果要让儿孙们评出家里谁最唠叨,婆婆一定是第一名。婆婆对家里人说得最多的是:快坐下冷不冷饿不饿注意安全得到的回应大多是:哎呀,不冷哎呀,不饿哎呀,你能不能说点别的婆婆照旧笑眯眯地,不厌其烦。婆婆谈话的内容总离不开家长里短,最擅长举例说明安全的重要性。有时候会嫌烦,有时候会嫌不够洋气,有时候会觉得太过夸张,可是如今回想起来,绕来绕去,其实都是给我们善意的提醒,都是在表达切切的关爱。

有人说,婆婆与儿媳就是一对天敌,然而,我是如此幸运,虽然天性不善表达情感,不擅人际交往,但与婆婆相处却很好!

跟先生第一次见婆婆(应该是准婆婆)心下十分忐忑。婆婆笑眯眯的一声:回来了!一下子让我感到自己仿佛从来就是这家的一员。先生那时候完全是大男孩一个,回到家乡如鱼得水,忙着见这个同学,赶着去那个聚会,完全忘了我是初来乍到。婆婆会在他想独自溜出门时大声叫住他,悄声对我说:快跟他一起去!如果没有婆婆的微笑、鼓励,特别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抚慰与点拨:他是把你当一家人他是想让你跟妈多说说话男娃多交朋友好我一定会一根筋地钻进牛角尖,认为先生不成熟、不稳重,心本没有我。

刚到先生家那几年,先生和他弟弟(婆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常带一大帮同学来家吃饭,因为正巧住在县城中心,同学聚会地点就在家旁边的广场。当然,很多时候是婆婆主动留的。到了饭点,婆婆总是笑眯眯地说:就在家吃饭,没什么吃的,莫笑!稀饭咸菜管饱!以前我最怕家里来客,因为一来客我亲妈就手忙脚乱,一会儿一棵葱,一会儿一块姜,又担心菜不够多,又担心菜不够好,一边忙乱,一边抱怨累,而婆婆妈让我明白,请客只需要一份真诚与坦然。婆婆姓杨,但任氏大家庭却因婆婆而团聚在一起。亲戚朋友来来往往,婆婆总是热情接待。那些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婆婆总有一大堆理由不吃鸡蛋不吃肉,等大家吃剩了她才吃,成了她的习惯!

婆婆的话常常说到我心里。她说:这就是你的家,想吃吃,想睡睡,想干啥就干啥她说:放假就快回家来好好休息她说:平时工作那么累,放假回家休息是应该的她说:人家都说我太疼儿媳,我说是她们太傻,疼儿媳就是疼儿子生先生的气,回家找婆婆投诉。婆婆拉着我的手说:儿呀,男人窝在家里,你会嫌他没出息老话说人无完人我若撒娇,婆婆会笑眯眯地说:他敢欺负你,妈帮你打他!

我生儿子的时候,婆婆说:每个女人都这样过来的,自然而然的事,妈在这儿,不怕!儿子出生后呆在产房,先生还没来得及赶回来,婆婆说:妈回去给你拿鸡汤,一会儿就回,你不要睡着了,怕人家把娃儿偷了!走到门口,又回头说:莫睡着了,妈一会儿就回!

我和儿子在医院住了七天回到家,一群老乡敲着锣到家门口,噼里啪啦放一串鞭炮。我生气,一则是觉得惊扰了儿子,再则觉得他们没知识,三则觉得他们无非是为了讨喜钱。婆婆说:客走旺家门”帮人就是帮己”出差,儿子没人带,婆婆说:送回家,你放心,那是我自己的孙子,我的‘香炉脚’”而我亲妈儿子他姥姥说的是:我不知道能不能带好,你们小时候都是保姆带的。”结果儿子当然是送到婆婆处。

生病那几年,她总要硬撑着到厨房来看看,对我说:妈现在身体不行了,让你受累!有时候夹一片肉硬塞进我嘴里!

回忆起来,婆婆从来没有说过漂亮有文采的话,倒是那两句家鸡打得团团转”鱼烂了在锅里头”让我忍俊不禁,又不得不佩服!一家人能和和乐乐,道理全在这里头!

婆婆还说过:嘴巴有毒!不要说绝情的、伤人的话,说了就收不回来了!这句话让我懂得了体谅和温柔,温柔地与这个世界相处,相信柔软能抵得过所有的坚硬。只上过初中的婆婆让我明白,会不会说话与学历无关!

婆婆对家人的爱,植根在心上,流淌在血脉里,自然而然飞扬在眉梢眼角,表现在一言一行中。婆婆的善良、宽容、豁达、真诚、质朴、忍耐、慈爱,如涓涓清流般浸润心田,滋养了我的生命。

这次回家,突然发现家有些冷清,再也没有了婆婆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婆婆的唠叨。那些唠叨,承载的全都是细细碎碎的慈母心,全都是真真切切的爱与关怀,闪耀着美好人性的辉光—那是让我们永远怀念的,温暖的唠叨啊! 2015年8月12日 重庆家中

补记:儿子已经结婚,我也成了婆婆,因此重温这篇旧文。我曾得到过的爱,我会传递下去—爱是婆婆给我的传家宝。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婆婆

婆婆是一种称谓,通常用于称呼老年妇女、外祖母(外婆)、丈夫的母亲。丈夫的母亲也可直称妈妈,广东地区称“奶奶”。又因丈夫的父亲被称为公公,两者合称为公婆。英文中的“公公婆婆”二词是:“father-in-law、mother-in-law”。按字面理解,“公公婆婆(包括岳父岳母)”是我们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因为合法的婚姻你才称配偶的父母为父母,这种解释倒也合理。

潍坊治疗男科费用
临沂十佳牛皮癣医院
合肥男科医院
最近更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