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雀巢粮本今昔谈随笔

摘要:90后的年轻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粮本”为何物。“粮本”,承载了整整两代人的整体记忆,那是一段令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见过“粮本”了。或许,根本就不知道“粮本”为何物。

“粮本”,也叫购粮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曾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全称为《居民粮油供应证》。老百姓都习惯的管它叫“粮本”,或者叫“粮证”。在我的藏品中,就有一本《居民粮油供应证》,我已经珍藏了整整20年,由抚顺市粮食局核发。

粮本里页有户主姓名、民族、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签发单位和签发日期。我保存的这本粮本,是1996年10月1日签发的。里面记录着我和妻子每人每月15公斤粮食,两个已经上初中的孩子,每人每月供应15.5公斤粮食,每人每月供应 豆油。孩子们之所以比我和妻子多一斤粮食,可能是考虑到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吧。供应的粮食品种有上白粉、七五粉、标准粉、挂面、大米、玉米面。此外,在供应的品种中,还标注了粮票的栏目。那时,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地方粮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出市或者是出省探亲、出差等,还必须到粮站起粮票。出省则需要起全国粮票。因为,在外吃饭,光付钱还不行,还要付粮票。否则,会吃不上饭。

我们家4口人,每月可购买61公斤粮食,一斤二两豆油。但是,我发现这本新签发的“粮本”里面,竟然没有任何一笔购买粮油的记录。这说明,此时,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经济的兴起,粮食已经可以在多种渠道进行流通。因此,“粮本”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并开始逐步的淡出人们的视线。统购统销时代的终结,“粮本”在实行了60多年之后,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尽管各地“粮本”的样式有所不同,但作用却是一样的。

“粮本”是那段岁月的时代标志,虽然它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却在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头脑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往事回想。因为,“粮本”承载了共和国的记忆,更承载了全国人民的整体记忆。

共 76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粮本,又称《居民粮油供应证》。经历过的人都将记忆犹新,新中国成立,包括粮食在内,物资十分匮乏,势在必行,粮本成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用以保障城市居民生活。随着市场经济与和平发展,物资保障得到提升,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自然失去了它的价值需要,诸如粮本、布票之类开始废止,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更远离人们的视线,变成共和国的记忆。文虽短,记录历史,仍觉得有意义,。:星点

1楼文友: 10:02:29 粮本今昔谈 说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居民粮油供应证,市场经济的今天,粮本已成为人们的记忆。作者只从表面着笔叙述粮本今昔,缺少对这一时代产物的深层解读,从文字表达和篇幅上看该文略显单薄。个见,仅供作者参考!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寻找着,追逐着,向往着,挣扎着,然而,期待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幸福。

2楼文友: 10:27:21 星点您好:

谢谢您的点评,指出的问题一箭中的,令我茅塞顿开。

祝你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楼文友: 12:49:16 仅仅去叙述某个时期的记忆,文章似乎显得单薄。

《粮本》之所以出现,是全盘移植苏联模式的结果。用合作社、公社等运动把农民手中的土地无偿收走,用行政命令取代农民耕种的自主选择,再加上无休无止的政治运动,统购统销,极大地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田里不出粮,唯限量一途。

我当过十一年知青,当年农村的状况用一个 荒谬 才可诠释。 我思故我行

4楼文友: 18:00:25 我的沈阳粮本和西藏的粮本都成了儿子的收藏,过几年怕是难找到了。粮本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粮食供应的方式,有其历史意义喽。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5楼文友: 21:0 :46 如果仅仅停留于对事件的叙述,而缺乏 粮本 这种特定历史产物的深层次解析,会大大削弱作品的内涵。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小孩突然流鼻血

幼儿流鼻血

宝宝流鼻血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的功效
参芪降糖颗粒价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