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墨香江上渔歌散文

摘要:一位顽皮的少年在江边玩耍,不慎落水,被冲进激流。无名舟子二话没说,驾船离港,驶向江流,孩子被送上漂泊的小船,江流成了他永恒的归宿。闻讯赶来的渔民救下了小孩,江面上只留下坦坦荡荡的歌声。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这是我最喜欢听的一首东北民歌。歌声里,我仿佛看见,弯弯曲曲,奔流而下的乌苏里江,以及岸上船上的赫哲族人的后裔,在乌苏里江流域生活繁衍,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我对赫哲族人的生活习性不甚了解,对乌苏里江流域的风土人情也不甚了解,我只是喜欢这首歌,喜欢面对滔滔的逝水放声高歌,至于唱的好听不好听,都在其次了。关键是我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就算是心里有什么不快,也在这一瞬间,被滔滔逝水带走,留下的,就是清清朗朗的世界。站在江边,被清凉的江风一吹,即使再闷热的酷暑,也会是凉爽宜人。

大兴安岭峰峦叠嶂,到处是浩瀚的林海,清澈喘急的河流,潺潺的溪水。大兴安岭所盛产的鱼类,都是冷水鱼,其中,大马哈鱼,细鳞鱼,鲶鱼,都很上讲究,也都是很稀有的。就是河里最普通的柳根鱼,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也是上讲究的“北极神柳”。柳根鱼体积瘦小,生长缓慢,冬季一般都在黑龙江里过冬,春暖花开的时候,回游到清澈的河水里产卵,繁衍后代。近些年来由于过度的捕捞,柳根鱼呈下降趋势,不但是柳根鱼,就是其他鱼类,产量也是锐减。如何保护资源,利用资源,是大兴安岭人所面临的新课题。

滔滔的黑龙江一泻千里,汇入大海。每年的鱼讯期,两岸的渔民都要停止捕捞一个半月到两个月,让鱼类能安全产卵,繁衍生息,这也是两岸共识的一个举措。对于保护鱼类资源,长期利用,会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此时的黑龙江,渔船都停泊在港湾,或者在岸上维护保养,等待渔汛期一过,就开始在江面上往来穿梭,收获自己的快乐。别以为渔民坐在船上优哉游哉,逍遥自在。其实,身为渔民,也是很苦的。整个夏季,基本上都在船上生活,起五更爬半夜,风里雨里,这其中的甘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局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远远地就传来令人如痴如醉的歌声。歌声在江流里若隐若现,飘忽不定,最清晰的时候,就能听见高亢浑厚的男高音。驾船的舟子不是摇着撸,而是驾驶着装有马达的木船顺流而下。歌声也随着轻轻的江涛飘向两岸的青山,隐匿在树丛中。这里不是乌苏里江,歌者也不是赫哲人的后裔。

渔船在江心划一道优美的弧线,缓缓地靠向岸边,鱼贩们便蜂拥而上,将刚上岸的舟子围个水泄不通,仿佛谁离舟子近,舟子船舱中的鱼儿就归谁所有,争吵声也随之而响起。我站在小码头旁边的高坡上,小码头上的一切动态的静态的人或事物都尽收眼底。驾船的舟子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脸上是健康的红润色,一双大眼睛,总给人笑嘻嘻的感觉,本来应该细嫩白净的手,变得很粗糙,显然是常年和水打交道造成的。

舟子伫立在江畔,对渔贩子们的争吵充耳不闻,良久,才缓缓转过身,将目光落在一位不声不响似乎又胆小怕事的老者身上。他向老人招招手,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沿着众位鱼贩子闪开的小道向舟子走来。称鱼,付钱,一切都在默默中进行。然后,老人带着满足的笑离开,背影在晨光中渐渐远去。

舟子的目光一直尾随老人的脚步,直到老人飘雪的白发溶入晨光里,他才收回目光。

舟子的歌声再度响起的时候,鱼贩子们渐渐散去,或者又围向另一艘渔船。

舟子对老人青眼有加使我很感兴趣,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舟子,我走下高坡,快步向老者追去。老人刚要踏上大巴车,我随便问了一嘴,原来同路,我就上了大巴车。

“老人家,那个舟子是你家亲戚?”

“兄弟,不是。我认识他快两年了,每次问他家里的情况,他都只是一笑,什么都不说。”老人轻轻叹息一声,又说:“对我格外照顾也快两年了。”

“为什么呢?”

“也许,在这些鱼贩子们里面,我的年纪最大的缘故吧。”老人无限感慨的猜测。

我顿时来了兴趣,又问:“他是本地人吧。”

“不是。”老人回答的很肯定:“听口音,是南方人,具体是哪里的,我就说不清楚了。”

一个南方人在北方的界江边,以辛苦的打渔为生,而且还很少与人交往,他身上一定有很多故事吧,什么故事呢?我在心里这样问自己。

问垂钓的雏子,问洗衣的村妇,问贩鱼的伙计,问驾船的舟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只知道他来自南方。船就是他的家,闪亮的渔火就是他追逐的目标。

当我再度来到江边领略黑龙江风情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后了。青山依旧,江流依旧,我最希望听到的粗旷的渔歌,竟悄然平息在江流里。清晨的淡雾在江面上缓缓的游动,在初升的太阳下越来越淡,最后消失于无形。太阳的光线不是很强烈,照在身上,依然是暖融融的。尽管是流火的七月,清晨依然有些微凉。

走出寓所,缓步江边,看逝水滔滔,听涛涌拍岸,吸一口清新凉爽的空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精神百倍。顺江而下,就是那个小码头,一艘渔船正在那里,驾船的舟子被鱼贩子们围个水泄不通,那位老者的白发依旧在小码头上飘逸,这让我想起了一年前,想起了那个驾船的舟子。我快步来到小码头上,白发老者已经称完鱼,正要归去,看到是我,就笑呵呵打招呼。有过一次倾心的交谈,就算是老朋友了。握手寒暄,当我问到那位唱歌的舟子时,老人的神情黯然,静静的领我到一堆荒冢,是那位舟子永恒的歇息之地。

一位顽皮的少年在江边玩耍,不慎落水,被冲进激流。无名舟子二话没说,驾船离港,驶向江流,孩子被送上漂泊的小船,江流却成了他永恒的归宿。闻讯赶来的渔民救下了小孩,江面上只留下坦坦荡荡的歌声。

在我去年站过的小高坡背后不远,一座荒丘,一块无字碑。老人告诉我说,这里只是无名舟子穿过的衣物。老人默立在无字碑前,一条江鲤寄托生者的哀思。无字的墓碑立在坟前,仿佛记载着无名舟子的坦荡胸襟。

采一束野花编成花环,敬献在无字碑前,深深地弯下并不高贵的腰,低下并不高贵的头颅。

久久地伫立在江畔,目光梳理江流,虽然知道无法搜寻到无名舟子追逐渔火的英姿,耳畔依稀有舟子放歌。

共 226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江上渔歌》,作者喜欢一首民歌,并喜欢面对滔滔的逝水放声高歌来释放自己。视野中,却领略了赫哲族人的后裔在乌苏里江流域生生不息生活的一幕;目睹了大兴安岭盛产的稀有鱼种,述说了一种叫“北极神柳”鱼的食用价值、生活习性和多种鱼产量锐减的原因,提醒身为渔民的大兴安岭人应该保护好资源利用好资源;不经意间小码头上的一切动态的静态的人或事物尽收眼底。一个从南方来的以渔为生的舟子,这个舟子踏着歌声在众多鱼贩子的买卖中、争吵中,独对一位老人特别信任,这或许是对老人一种无声的照顾吧。然而,当作者一年后,再度来到江边领略黑龙江风情的时候,却没听到舟子的歌声,也没看到舟子的影子,一问老人才知道舟子为了救一位顽皮的落水少年,少年得救了,舟子却被激流卷走了。好心的老人把舟子穿过的衣物埋在了荒丘下,立了一块无字碑。留下的是舟子追逐渔火的英姿和他的歌声在江上永远飘荡,他奋勇献身的精神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文章语言质朴,意境幽深,很值得学习。欣赏了,问好,倾情推荐!【:旖旎散文】

1楼文友: 06:40:20 舟子追逐渔火的英姿和他的歌声在江上永远飘荡,他奋勇献身的精神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文章语言质朴,意境幽深,值得学习。欣赏了,问好,倾情推荐! 一梦天涯,一醉芳菲

2楼文友: 07: 2:02 感动!一个不知名的善良勇敢的捕鱼者。他没有留下姓名,但涛涛江水会铭记一个无畏的身影!写的真好!文笔大气,情景交融!

4楼文友: 07:51:01 伊人的精彩点评,喜欢,谢谢!

5楼文友: 17:27: 6 大哥的文都是乡情很浓的文,每篇文,都带着对家乡的爱,曾经的文大多是如此。感受大哥的情怀,问候大哥。这次演习,辛苦你了!敬茶!祝安!

7楼文友: 09:54:49 欣赏肖大哥的浓情佳作,感受到的是大哥那真执饱满的情怀!问候大哥夏安!

9楼文友: 17:14:00 谢谢肖吟一直以来对墨香天涯社团的支持与付出!敬礼!

10楼文友: 17:16: 6 社长客气了,墨香就是我们的家,为家里做事是应该的!

微商城搭建

微商城平台

微店卖水果

有微商城开发小程序
女性晚上多尿怎么回事
微信秒杀小程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