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65不一样的知青四
十一月下旬,陕北下了第一场雪。连队营房的树木、房屋和操场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远远望去,那一座座山峦,像座座白塔,后山那片树林,树树白雪披挂,在寒风里扬着雪花。初冬的枯寂、荒寒和冷清,笼罩着山川。
起床号已经吹了好长时间,许多战士还没起床,七连长敲着女生排的门,唬着要进去揭女生的铺盖,吓的女兵在房子里喊。集合号响后,操场出操的战士不足一半。连队说,这是小资产阶级表现,狂热劲头过去,新鲜感消失,到了低潮期,过三关(思想关、生活关、劳动关)早着呢。
我当时是二排副排长,当然知道大家情绪低落的原因,主要是生活问题。当时国家困难,粮食实行定量,粗细粮搭配。可到陕北一个多月了,每天的主食,就是当地粮库供应的黄米、玉米面,没有见到过细粮。蔬菜就是土豆、莲花白、南瓜。更糟糕的是,炊事班的战士都是知青,根本不会做饭。黄米蒸干饭,米没洗净,蒸的还是夹生。玉米面蒸发糕,应该发的软软的酥酥的。可我们蒸的发糕,碱加大,发的好,吃着苦﹔碱放小,没发开,吃着酸。做的菜,油本来就少,土豆不削皮,一个土豆切四块,菜出锅,色是黑的,吃是麻的。每次开饭,男青年都阴着脸,有人还说怪话,吃不完就偷偷倒,女青年吃饭的样子更像是受罪,炊事班做的饭,剩的越来越多。
阳湾的供销社食堂倒是红火起来,一到中午,食堂都是兵团战士,一碗烩菜三毛钱,有几片肉、莲花白、宽粉带,汤汤水水,再用二两粮票买个馍。一些家里条件好的,就让家里寄钱寄粮票。
战士违反纪律的事情也接连出现。
劳改农场犯人撤走后,有些东西还没搬完,留了外役犯人看管,其中有不少粮食,陕北存放粮食都用藤条编织的粮仓,犯人给报告说:“班长偷包谷”说:“胡说八道,班长怎么会偷包谷”最后一了解,才知道是兵团小青年,拿他们的包谷拷着吃,因为兵团青年穿的也是黄军装,犯人看见就说是班长偷包谷。
有一连队几个小战士,在公路上逮了一支狗,偷偷杀了给煮着吃了,这下捅了马蜂窝,老乡找到团部,搞得领导给老乡直赔不是。
一次荣副团长下连队检查工作,连队汇报说这批青年不好带,文化高,脑子活,资产阶级思想严重。中午开饭时,团长来到食堂,看到战士吃的饭,脸马上黑了起来,扯起嗓子就骂:“你是什么混账连长,让娃娃吃这饭。”
荣副团长是老红军,的老部下,战斗英雄,随进疆,部队集体转业到新疆建设兵团。因为没有文化,一直上不去,有次将军到新疆考察,问荣月林现在干什么,兵团领导说在北疆,老将军坚持要亲自去看老部下,结果在北疆的一个小团场,看见荣副团长赶着毛驴在买菜,将军一问,才知道荣副团长在基层还是炊事班上士。后来,将军给兵团领导交代,让荣月林学点文化,提一下级别。这次陕西组建兵团,被调到一四一团任副团长。荣副团长说:“娃娃们,明天中午我来做饭。”副团长让从老乡家买了一支羊,第二天,做了一顿手抓羊肉黄米饭。大家吃的特别香,有一个战士吃着手抓饭,还喊了声:团长。
几天后,团部组织的几个培训班开班。
首先组织各连队的炊事班战士集中培训。兵团请了当地的傅,给战士讲授厨艺。师傅非常认真,首先教我们盘灶(用砖和泥做炉灶)再教烧火,陕北用柴做饭,根据饭菜品种,讲究火的大小虚实。师傅根据陕北的主要蔬菜和饮食特点,又给战士教了几道菜品做法,培训了简单的刀工。最后,给大家教了蒸发糕、黄米饭的主食做法。培训完后,团部组织了连队炊事班厨艺武。主食看谁家发糕,蒸的酥软甜,副食看谁家土豆丝,切的细,炒的脆,口感酸辣鲜。这次培训后,虽然战士伙食仍然是天天黄米干饭,土豆莲花白,但总算饭是熟的,菜有些味道了。
我参加了生产技术培训,学习水稻栽培知识,从选种、育秧、种植到田间,兵团技术人员都是从新疆调到陕西的,专业知识强,工作非常负责。
为解决战士的生活,兵团组织人员到靖边建起牧场,从新疆调来一批优质羊种。各连队也组建了饲养班,盖了猪圈羊圈
陕北的十二月特别冷,晚上温度已经到零下10度,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大的考验。
1966年兵团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第二排左边第三人是本人,当时19岁。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战士
战士本义为士兵或参加正义斗争及从事正义事业的人。也指一些网络游戏中的一种近战职业,另外也是一些歌曲、动画、电影、刊物的名称。《尉缭子·武议》:“武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后汉书·孔融传》:“孤(曹操)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馀矣。”
- 下一页:p大爱之27我们都是您们的儿女p
- 上一页:关于周杰伦的枫表达什么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