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流年我是伤心第一人札记外二篇

【我是伤心第一人】

是六月二日,借得《似曾相识周汝昌》。关于红学,图书馆有一专架,上上下下排列了许许多多相关书籍。借得此书,纯属无心。行至书架前信手拈出一本,翻翻看,能看进去,便借回来。

晚上上查书中“季布之诺”词条,见百度显示的条目中,赫然有先生辞世的消息。心下暗惊,无意借得此书,莫非冥冥之中有神助耶?

书中插图,有一些先生的往来尺牍影印图片。其中有唱和其师顾随先生的《鹧鸪天》,有一句深得我心:“我是伤心第一人”。见此句,想及人,个中悲苦,谁人知?

先生高寿九十有四,晚岁目瞽耳聋,仍孜孜不倦,著述不已。

读先生与林海东先生的信件,抬头及署名皆别有意趣,自嘲自讽,谐谑逗乐,令人喷饭。为乐至此,转念又想,带给读者如许赏心乐事的人,写出如许雅趣横生的书籍的人,不日前竟驾鹤西去!再抚此书,顿生天人永隔之痛。

细细揣摩,“我是伤心第一人”,伤心,为哪般?第一,为哪般?甘苦自知,人莫能知。而此般伤心,也随着先生作古而成千古伤心,普天之下,有几人理会得?

惟其遗韵绝响,流布在身后等身著述中,字字句句,读来关情;句句字字,见出先生。

先生一生致力于红学,痴迷于红学,虽耄耋不已,辛勤为学,乐在其中。揣其意,胡诌几句:

我是伤心第一人

但寄花笺致雪芹

谁个知吾平生意

一部红楼叹古今

【且听风吟且观云】

原田舞叶《只要一分钟》有句话:“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与自己最喜欢的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对小狗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狗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对共同生活了六年之久的恋人,感情日趋冷淡,直至分道扬镳。而他们共同生活期间豢养的宠物狗——里拉的病危,教会了他们爱的本义,使他们冰释前嫌,重新走到一起,又找回曾经失去的幸福的感觉。

生活,原本是庸常的时候多些,原本是风花雪月之外的瓶瓶罐罐、柴米油盐多些,若想在日常生活中用心体会细微之处的美好,需要一颗善感、敏锐的心灵。

拥挤的人群,林立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紧张的工作,这一切,使原本简单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正如那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挪威森林,一不小心,就会让我们迷失其中,找不到来时的路……

日复一日,步履匆匆,我们无意中忽略掉身边许多可爱的人,忽略掉许多动人的事,忽略掉许多美丽的景致。

春日,路边的几株小草转绿了,你注意到了么?夏日,小草绽放了几朵不起眼的花朵,你注意到了么?秋日,小草结出了毛茸茸的种籽,你注意到了么?冬日,小草干枯了,却不死,继续在地下蓄积着能量,等待来年春天的萌芽,你注意到了么?

草木无情,自生自灭。你即使不去关注,它也照样随着四季的轮替变换着容颜。只是,你的关注,是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是对生命的尊重。小草虽小,也是生命。关注生命,是一种爱心的体现。

里拉之死,让女主人公蓝顿悟:“去发现脚底下那些无名的事物,去欣赏四季的花草,去随心所欲地仰望天空,感受风的气味……”

蓝平日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以女强人自居,无意间忽略了生活中许多的细节问题,让工作占据了生活的主旋律。里拉之死,如当头棒喝,让她警醒,及时挽救了她与恋人的感情,也让她懂得了去欣赏生活中细小事物的美。

【梦也何曾到“董”桥】

一气儿把能见到的所有董桥的书都抱回家中,一一细读。这套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淡色缥缃外封,干净而清贵。扉页是白纸中央一帧小小的黑白人形图案,右下是一行英文“imaginist”,简洁而大方。翻过一页,白纸中央一行中文字体“想像另一种可能”,肃穆而雍容。喜欢这句话。文学,本就有千千万万种可能存在于文本之外,有待读者去发掘。不是说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页下中部竖列三字“理想国”,紧挨着下面又是那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如蚂蚁的触角一般纤细的英文字体“imaginist”;后面又是白纸一张,右上侧仅竖列四字“董桥文存”,翻过来是空白页;下一张是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名等,翻过来是版权页;第四张仍是偌大一面白纸的右下角缀两个手写体小字“董桥”,另一面又是空白;第五张是总序,在总序与目录间还有一张白纸,仅在右上角印一小方黑白花卉女子图,如剪影,似乎有点像藏书票的款式,下缀ardsley。

这么多洁净的空白纸张,真让我叹为观止!若是自己拥有的书,我一定不会白白放过这些白纸的。我似乎有恋纸癖,每见到书页的空白处,指不定要在上面瞎写点什么,总之,不会让它这么空白下去。这套书,真是印得豪华!单是这些个空白纸,看着就让我心疼,让我手痒。这莫不是有点太奢侈了?让我这个敬惜字纸的人,从心底里为之扼腕叹息良久。

况且,那不是一般的纸哎!摸起来很厚实,有质感。可以清晰地看到纸张的纹理。涩手,不打滑,不反光。淡淡的米白色中略带着黄头儿,好像就是那种上好的木材新切开的断面的那种色泽,不是那种浅薄刺目的白,不是那种炫亮油光的滑,而是让眼睛感觉舒适的米白,是让手触摸起来妥帖的瓷实,结实,挺实。轻且韧,手感好,有亲和力,像是天生就是为手打造的,一书在握,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凑到鼻子跟前,闻起来没有刺鼻的油墨味儿,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

该套书籍均为同质外封,同质纸版,同质线装。从书脊边缘处可以看到书页一叠叠装订的情形,历历分明,井然有序,落落大方。如大家闺秀,难掩风华,一举手一投足,莫不透出家教良好,底蕴深厚。

书可随意翻折,像古书一样,是适合“三上”阅读的。不论是厕上、马上,还是枕上,一手擎握,而无需担忧滑脱、散页的情形发生。

突然醒悟,董桥是“洋派”中的“老派”,他书中貌似奢侈的空白页,以及正文中字大行稀、天广地阔、边侧敞亮,正是仿效古人,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人预留的广阔空间呢!是的,这样的版式,很适合一边阅读一边就手在书页的上下左右放飞想像,跃马奔腾,任意驰骋。啊哈!这真是董桥肯为读书人着想的周到之处,贴心之处!

想起九十年代充斥大街小巷的盗版书,我也深受其害。记得最清的是一本《鲁迅全集》,字小、行密、天窄地紧,边侧委琐。错别字一个接一个,让人反胃,不能卒读。

董桥是个爱古之人,也是个集古之人。因此,其心也古,许多旧朝的绝色风物,不仅过他的眼,在家中珍藏宝爱,也如龙蛇一般,奔走在他的笔下,使他原本清雅古典的文字,更添了一重矜贵,万千古意,平白地比别家的文字多了几分宁帖,多了几分大气,多了几分祥和,多了几分沉郁……

共 25 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我是伤心第一人】借得《似曾相识周汝昌》,然后由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的逝世,联想到他勤奋工作的一生,他一生致力于红学,痴迷于红学,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可谓著作等身,然先生却曾慨叹“我是伤心第一人”。周先生的红学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他可谓声名赫赫,却为何如此“伤心”?究竟何因?作者又进一步诘问:先生作古而成千古伤心,普天之下,有几人理会得?题目既有周汝昌先生的慨叹,也是作者的心声,呼吁世人重视著作者的劳动之情昭然。【且听风吟且观云】无疑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的展示。作者由原田舞叶《只要一分钟》中一句话入笔,借主人公蓝的经历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人生路上,应适当放慢生活的节奏,关爱生命,关心生活中许多的细节问题,珍惜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光,才会享受更多的幸福。【梦也何曾到“董”桥】以细腻的文笔描绘着董桥的一部书的设计、装帧、纸质等方方面面,以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董桥仿效古人,为读者着想的贴心周到与大气。作者,可谓懂董桥之人,无需梦里。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者是一个善感善思、思维敏锐之人,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善于思考,在阅读中很好地将读书与思考巧妙结合,使得睿智的火花不断迸射,既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读者。这些读书时的妙思偶得,带给人很多的启迪。倾情荐阅。【:风逝】

1楼文友: 15:01:04 开卷有益。

于玉心妹妹,读名著,收获了诸多美丽的思绪;于我,读你的佳作,学习着你良好的读书习惯。

向玉心妹妹学习!致敬!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楼文友: 15:2 :00 姐姐辛苦!感谢您精彩的按语为小文增光添彩!

我笔力未到之处,让姐姐给诠释出了;我识见未到之处,让姐姐给点拨到了。

万分感谢!

老年痴呆症能治疗吗

胳膊老抽筋是怎么回事

骨关节炎吃什么改善

小孩子晚上咳嗽厉害怎么办
老年人脚抽筋吃什么好
小孩上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