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由女子无才便是德说开去

旧社会,女子是不允许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偶尔有几个例外也不外乎是开明的士绅家庭,也仅仅如林黛玉般读个百家姓、三字经啥的。而这一切都造成了女子社会地位的低下,说好听点是“男主外女主内”,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屋里头的”、“贱内”等等。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逻辑过程--不给女子受教育的机会,然后就有理由轻视她们;或者说,先就轻视,再继以剥夺她们受教育的权利,继而就更有理由的轻视。

这种现象很值得玩味。

这里先扯一下毒品--禁毒是国际上公认的法则,谁要敢触犯这根高压线就死定了;为什么要制定这么严苛的法律呢?因为毒品在给人带来快感的同时,也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降低抵抗力;而其成瘾性又会令吸毒者不断加大剂量,最后冲破身体的承受底线,从而丧失健康与乃至生命。禁毒的道理就在于此,因为毒品能够慢慢的让一个人丧失生活质量,从而彻底毁掉一个人。所以,教唆人吸毒也提供、贩卖毒品也就是变相的杀人。所以电影台词中有句话--“想毁掉一个人,就教会他吸毒吧”。

现实中,更多的现象是,恨一个人就剥夺他生存或发展的权利,不管用什么方式。当然,剥夺生存的权利有法律保护,比如故意伤害要负刑事等;而剥夺发展的权利有时却很难界定。这里也要分有意或无意两种,有意的,比如故意不让其接受教育,故意封锁一些有关发展机会的信息,故意用琐事或无聊的事物来分散其精力、时间,消磨其斗志等等。而无意的,包括不懂教育的家长一味溺爱孩子,自己不求上进者一味拉别人一起蹉跎时光,对生活消极者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传染给他人,等等。不管哪一种都要警惕,并找出有效应对的办法。

当然还有一种“打一巴掌哄一哄”的伎俩,比如那个寓言中,一味想做善事的人苦于找不到善事(由此可见其动机的不纯,因为只要心存善良,处处皆有善事可做),就把自己家屋檐上燕子窝里的小燕子掏下来,将其腿掰断,再给接好,小燕子当然不明其故,而读此寓言者却无不摇头。善事做到这个境界,只有用“无语”二字形容。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又有“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而从上述举例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命题并不具备可逆性;也许有的人发展自己就要踩着别人,也许有的人就是不给人提供方便,自己落得个幸灾乐祸。这些都是需要细细观察与体会的。

说到这里,也要感叹一下人性的复杂,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就像《不气歌》中的那句话说的一样,“有人处世拂我意,想必其有难唱曲”,扪心自问,在面对他人的好时,我们是不是一直能够平静如初呢?换位思考,理解万岁,当然也不能对这种失衡心态一味妥协。

还是那句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如果一个人足够坚强与执着,再多的障碍,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都不会阻碍他,反而会激其他无限的斗志与潜力,最终上升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失衡者,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都表明已经认输或者已经没有 与创造力,起码没有对明天的自信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早已过时的一句话,但其形成的历史渊源与个中动机仍值得细细品味,因为生活不是真空,因为某些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不会轻易自己消除。

共 122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女子无才便是德,实际上是古代社会男权女权争夺的一种社会结果。当然很不幸,男权赢了,于是就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传统儒学因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制定此理,但本质却是违反社会本质。诚如作者所引用的例子,当你透过本质去看现象的时候,现象都是错的。可是形成的因素,却又值得深思了。【:海林夕】

1楼文友:201 - 12:1 :15 谢谢海林夕的精心与精彩点评。

规律总是潜藏在现象之下的,找出现象之后的规律并懂得驾驭之,则可称智者。

问好,并祝编安。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选哪家

儿童积食口臭吃什么药

宝宝积食一吃就吐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的饮食
厌食症初期的症状
利鲁唑胶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