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杨克诗歌时间中的乡土

杨克 西谚曰: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倘若连岁月的足迹都没能明辨,生存意义又从何谈起。然而千百年来纸质的日记、书信、档案往往因尘封、腐化、火焚、损毁等丢失;数码时代人们又把短信、博客、等托付于络和云端,既能积累海量的数据记录、却又可能在更短的瞬间全盘格式化删除,或被黑客盗取无踪。生命的印记如此真实生动,又如此不堪一击。诗歌及其他艺术,所面对和反抗的正是这样的 不能承受之轻 。如果一个诗人能从时间手上接过 永恒 这个荣誉证书,他必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生命最有价值的 这一个 ,无数浮尘被风吹走,他的文字却像光滑的石头留在河滩上,被后来者拾起,捧在手心,仔细凝视它细小的纹路,它的质地。清风拂过,仿佛能听到它永不止息的脉动,如同呵护一颗滚烫的心脏。几年前我在曾经的泾渭之滨,听清脆童声齐诵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甘怡如初,顿生时空倒错之感,这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诗人不懂得时间的奥秘就无从找到词的源头,词亘古而崭新的光辉。汉赋,唐诗,宋词,时间的前置性形成了历史环环相扣的诗歌生态。即使一个写诗的人没有留下万古常新的只言片语,但在个体生命的某一时段,他把青葱岁月交给了诗歌,交给了 与梦幻,他的人生也因此丰富而更有意义。据最现代的超弦物理学,宇宙时空不仅四维,而是十维,时间是一个复数A+Bi。在我们现在感知的B=0的时空里,我们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的空间如沧海一粟,因此在这个世界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空。而在诗歌的时空里的我们却可以去来自由,既可返回洪荒、遨游苍穹,也可神交圣贤、改写历史,当然更可以重温消逝的青春,复原荒废的乡土,从而永远地守护着精神的血脉和家园。

中国城乡社会三十年间的剧变,已经使得一代青年极少询问父辈当年质朴得有点 土 的青春时代,更难于倾情父辈的父辈世世代代的乡土和历史。很难想象村庄、田地、炊烟、耕牛、四季更替、清贫的衣食住行、带面包挤公交去图书馆阅读名著、腼腆的初恋、稚嫩的悲哀与彷徨、纯真的憧憬。不能理解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这无疑也是生存之悲哀。

没有记忆的人生是肤浅的,没有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这显然并不能简单怪罪于科技和经济的现代化。一个人、一个社会愈是成熟睿智,反而愈懂得珍惜自己与父辈的青春故事,愈发守护乡土家园。

清新的语言对乡村自然和青春时代底下的民族文化和人类共性发掘情理并容。见证了个人史和集体回忆的的精神文化意蕴,诗歌再现的久违的质朴情怀和浓情大地,带给人艺术享受和精神净化,指明了安放灵魂和抚摸良心的归宿。乡村和青年不仅是每个人的生存根源,也是我们观照世界和理解历史的原点和坐标。在诗歌里,往日灵魂深处最令人颤栗的感触得以展示出来,早已消逝的生命和故乡家园得以还原和永生。

一个人只有在寒夜中仰望繁星、坚守篝火,才能神明清澈地思考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哪里去 ,才能迎来最灿烂激动的破晓日出,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发光发热,为自己、子孙和世人持续点燃精神的火炬。

希望我们和我们的子女,都学会读懂父辈的青春故事,读懂父辈及其祖辈的故乡家园,从而带着敬畏和感恩,去读懂乡土中国,读懂永恒的生命本体。唯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珍惜当下,缔造未来。

(为一位诗人写序节选,尽管我一再声明尽量不要找我写序了,他的诗是早年写乡村之作,写完发现除了论述他诗作的内容,其他部分单独抽出来,可以当做关于诗歌中的时间与乡土的思考)

小程序查看注册进度

建微商城的费用

制作一个微信小程序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指哪些
CNMA管理会计含金量
骨关节炎能否练瑜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