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立秋已过依然又燥又热

立秋已过 依然又燥又热!

立秋已过,按照季节的规律,各地气温会逐渐由热转凉。

但此刻的杭州,天气依然又燥又热,白天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夏秋交接期如何养生?牢记以下8个字就够了!

1.祛暑

夏秋交接期,昼夜温差加大,白天气温仍较高,在饮食上还是应坚持祛暑清热。立秋后,适当吃些瓜,有清热、利湿、消暑的作用,丝瓜就很好,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炒着吃或做汤都很好,还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但是,西瓜可以少吃了。经过暑热的夏天,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过于寒凉的西瓜要少吃,以免伤及脾胃。

2.护发

夏秋交接期,有人会感觉头发掉得比之前要多,这属季节性脱发,只要每天脱落的头发数量不超过100根,就不用过于担心。建议大家平时洗发的水温不宜过高,根据自身发质选择合适的洗护用品。

另外,立秋以后天气会更加干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身油脂分泌功能下降,在秋天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建议大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护肤品滋润皮肤,提高皮肤的防护功能。

3.润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干燥的气候易伤肺,容易产生肺部不适,因此要加强调养。不过此时属于温燥,只需要清补。尽量不吃或少吃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多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写的《温病条辨》中有一个方子,叫五汁饮,用麦冬15克,加适量水煮20~30分钟后滤渣取汁,然后取适量的梨、藕、荸荠、鲜芦根榨成汁,两者混合在一起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润燥作用。

4.健脾

长夏期间一定要注意健脾,不可以松懈。中医认为,在气候炎热之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吃大量的凉食冷饮,更容易伤了脾胃。如此一来,等到天冷时寒邪就容易趁虚而入。

健脾胃可以用茯苓,其性平,味甘淡,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平时可以用茯苓和大米一同熬粥喝。除此之外,山药、白扁豆、陈皮这类食物也有健脾胃的作用,可以搭配着食用。

健脾养胃,还可以经常按一按阴陵泉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

阴陵泉是脾经的主要穴位,在小腿内侧,刺激它可以改善脾虚的症状。

足三里归属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刺激它可以调节胃的功能。

这两个穴位都在小腿的上半部,平时没事的时候经常按一按就可以了。

吉安白癜病医院
四平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长沙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