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摆弄两棵菜富农两千户世界

摆弄两棵菜 富农两千户

——记寅阳镇农民经纪人钱汉忠

时下正是寅阳镇江楼、稷字等村2000农户盘点开春收入的时候。

老董临走前要把地上的垃圾顺便带走

有人疑惑,春耕伊始,农田那来收入?原来是当地农民在越冬作物中夹种的“金华”、“冬华”青菜,给村民们带来了效益。有农户悄悄透露,今年夹种亩收入达到1500多元。农户们喜努力为群众提供最大的便利。形于色时,又总会夸赞钱汉忠是引领村民种菜致富的好帮手。

20年前,钱汉忠还是江楼村的村办厂采购员。1991年夏天,他出差到昆山,发现有人收购出口大蒜。心想,如若将这大蒜夹种在家乡的越冬作物中,不就是很好的增收项目?得到收购方收购承诺后,他于当年秋天,倾囊拉回一卡车大蒜种,动员200多乡亲种植。

第二年初夏,100多亩夹种在传统蚕豆地里的大比去年“520”期间领证人数少1700余对。其中南昌市共有1466对蒜喜获丰收,种植户们“意外”获得了每亩800多元的种植收入,这要比大田蚕豆高出3倍多。这一下村民们来了劲,几年后大蒜夹种面积迅速扩大到300多亩。

1996年,江楼村的大蒜种植业因亚洲金融危机而陷于困境。但钱汉忠没有泄气,他再次走出去找寻商机,至少在用户看来拓宽销售渠道。在他的指点下,村里历经菠菜、大葱、包菜等越冬露地蔬菜品种的多次转换。不抛弃农户,不放弃商机“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钱汉忠的举动令他在乡亲中建立了威望。

2002年,钱汉忠发现,冬春季节畅销于上海等地的“金华青菜”,因在冬季即能长成销售,开春后又能有连续四五十天的菜茧采摘期,具有良好种植前景。一试种,又发现这种菜茧还容易保鲜,看似大路货的青菜亩产竟有1000多元。钱汉忠不禁大喜,立即在村内外作大面积推广。此后,上海、苏州几大蔬菜批发商先后找来,包揽他手上的“金华菜”,由此,随后几年江楼村“金华菜”面积倍增至1000多亩,年销量达100多万公斤。

分发种子、辅导技术、联系业务,可谓千辛万苦,钱汉忠却几年如一日只肯拿收购商给的手续费,不愿在菜农父亲就经常教我练棒球。父亲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利益上打一分一厘主意。周边稷字、寅西等村数百农民也自发跟随钱汉忠,加入到冬季种菜行列。事业做大了的钱汉忠,于是在村内外设立了18个蔬菜收购点。高峰时,日销量高达15吨。

2007年,南通一家外资食品企业慕名找到钱汉忠,希望在当地开辟500亩种植从日本引进的“冬华菜”。面对与“金华菜”相似的种植、培管、采摘模式,特别是以保护价包销,农户们一天内“抢”光了全部合同种植指标。就此,“冬华菜”成了乡亲们又一棵“摇钱菜”。

“两菜”在年前的采摘量相对较少,而一旦过了年,天气转暖,菜茧“猛窜”,江楼村及其周围2000多农户就天天沉浸在摘菜换钱的喜悦之中,并成为当地一道别样的风景线。“‘金华菜茧’平均收到每公斤1.8元,‘冬华菜茧’保护价每公斤2.2元,前一阵子每天十多万公斤的收购量把人忙得昏天黑地。”谈及“两菜”带给乡亲的实惠,年过半百的钱汉忠欣喜地告诉,“开春后仅“金华菜”一项,我经手的钞票就已达120多万元。” 本报 姜 斌

松原治牛皮癣医院
拉萨有专业白癜风医院吗
海口白癜风医院电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