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电话实名制有名无实法规出台市民有赞有弹

卡实名制实行已近三年时间,但调查发现 无名卡 依然随处可买,而实名登记的用户,反而面临信息泄露的威胁。前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的《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征求意见稿)》亮相(详见本报昨日A6版报道),立法要求对用户实名登记,连此前未登记的用户也要补办登记才能使用,并规定了处罚措施。这一规定引起了广大用户的关注。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出对拆迁条例合法性审查的公民意见 不加处罚 规定难落实

早在2010年,工信部就宣布,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用户实名制。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从9月1日起对新增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待相关法规出台后,用三年时间做好老用户的补登记工作。

如今三年之期将至,实名制的执行情况可说是 有名无实 。走访了位于龙洞路口的一家卡代售点,在说明要买卡后,店主让挑选号码。选好后,店主将一张新卡放入自己拨通一个号码并简单操作后,交给称已可使用,全过程中都没有要求出示身份证。

移动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除全球通要身份证登记外,其他的卡在开卡后,移动公司会发一条短信通知用户以短信形式提交身份信息,但并不审查身份信息的真假, 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工信部的检查。

《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如果电信业务经营者未依法登记、查验和保护用户办理入手续时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将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 万元以下罚款。

个人信息 保护待加强

落实实名制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用户信息的保护。对此,工信部起草的《电信和互联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未经用户同意,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违反上述规定,将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 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实名制 各方评价不一

许多电信专家认为,实施实名制一方面可以约束违法短信、诈骗短信、 短信等垃圾短信,一方面有利于保障通信安全,让金融、移动支付能安全开展,同时又能打击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但普通用户对于实名制似乎并不感冒。倘若完全实行实名制,出于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考虑,用户必然不会再选择代理商及小型专营店购买卡,间接影响这些代理商的生存。

当然,还是有不少用户对实名制持赞成态度,谭女士告诉: 实名制不用时就锁卡,更改业务也很方便。 练情情 实习生张济科

赣州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丽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