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万福案件是一部中篇小说

《刘万福案件》是一部中篇小说,是著名作家邵丽的力作,曾发表于《人民文学》,获第15届百花文学奖。获奖的作品肯定好!但如果不知它好在哪里,嘴里却大声喊好,这等同于跟在评论家的后面扛着好字旗,“咚咚”地跑龙套。这角色?不要!我要凭感悟来谈谈这部作品。

一、故事概要及艺术手法
80年代初期,刘万福在一个煤矿挖煤,一次安全事故,他和工友们被困在井里,第七天被武警救出,人已奄奄一息。
1998年,一次他开车贩运水果于某地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幸好公安的杨局长开车路过,把他及时送往医院,杨局长还为他垫付了 000块钱的救命钱。
2008年他回到家乡承包了几亩果园。果子成熟季节,黑社会头目刘七带了四五十个喽啰来果园,他们拿水蜜桃时不用商量。刘万福的小女儿不肯,刘七手下的大喽啰说,“你是不是想让我先吃你啊?我看你比桃子鲜多了,肯定蜜水儿比桃子多了去了”她一句“流氓还没有骂完就被刘七一脚踢得好远”,刘万福的老婆上前护犊,又被刘七一脚踢倒。后,刘万福赶来,刘七反而迎了上去,把刘万福当成自己口中吐出的痰,踩了踩。刘万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手起刀落,先劈下了刘七的人头,接着又赶去把大喽啰也劈了。刘七恶贯满盈,丧尽天良;据说,大喽啰手上也有几条人命案。刘万福投案自首后,乡亲们凑钱到法院去保他。刘万福在乡亲们眼中是英雄,在妻子眼中是好丈夫,在儿女的眼中是好父亲,在长辈眼中是大孝子;而在法律的眼中却是罪犯。一审判决被判死刑,最高人民法院改判死缓,后改为有期徒刑。
如果把这个故事平铺直叙下去,哪怕故事再有传奇性、色彩性、刺激性,邵丽都可能会陷于讲故事的泥淖之中。天才的邵丽,把故事的梗概借张和平的一封感谢信就表述明了了。她只是借用这个故事的线索,以挂职副县长的身份融入社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从而去解密刘万福杀人的必然性。人不可能活在真空里,人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这个联系有政治的、经济的、道德伦理、法制环境、生存环境,等等,往往人的命运总与环境相关。与其说邵丽在说故事,不如说她是为故事解密,这样,不但提升了文学的品位,还展现了小说的本质。文中有些叙述看似闲笔,实则设伏,达到了神形统一的最佳境界。小说主辅两条线,辅线看似于本故事中的刘万福无关,但内在关联密切,它是文章的思想线,是作者的意识和主张。小说以 手法,写出了一个个真实的片断,这些片断看似很散,但相互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简洁地说,她不是为 而 ,而是让 有明确的指向,旨在把读者带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有评论家说这部小说,邵丽是以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法,也有评论家说她是采用西方自然现实主义的写作技法,而我则倾向后一种说法。
真实,是作家的良心。邵丽通过深入半山羊村,以客观的态度记录真实,以悲悯的情怀来透视与这个故事关联和故事背后的东西,于是她的笔下就有了刘万福命运的悲泪长歌,有了手起刀落这一快意恩仇的故事。

二、小说描述的诸多乱象
往往虚伪的东西让人讨厌,写得太过真实又让人困顿不已。这篇小说,邵丽写了现时社会的许多怪异现象。
怪异之一
刘万福在煤矿井下被困七天,其间吃自己屙的屎和煤泥,后被武警解救,侥幸地活了下来。奇怪的是,这个煤矿多次发生矿难,还有人永远被埋在了井下,而腰缠万贯的老板,依然光鲜地当着老板。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这是一个硬道理!老板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视刘万福和他的工友们为烂命一条,那么刘万福们在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人的眼中又是什么呢?难道“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只是一句空话?
怪异之二
文章开头提到两起上访案,一起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时,征用了当地百姓的船只,至今还没有给报酬,其真实性已得到确认。第二起是,“原来一个退伍军人的老厂长,善于管理,把一个不死不活的企业发展成为了一个亚洲最大的麦草浆造纸企业。”可是“这个老厂长不会拉关系,各个主管部门的招呼也不怎么听,最终被一帮人告状,把老厂长免了,任命带头告状的人为厂长。”结果这个厂两年就垮了,造成工人失业。不可否认,当今是有一些“缠访、烂访、闹访”的人,搞得各级政府为之大伤脑筋,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鬼一样。但从这两起案件来看,第一起并不是老百姓一开始就来上访的。这个县里的信访局长和政府办公室主任采取拖、哄、不办的做法,举着笑脸玩“太极”。但群众手中有解放军打的欠条,兑不总现?最终导致群众集体来县政府讨说法。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靠诚信来支撑,它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体系。政府要不要讲诚信?一旦失去信誉将意味着什么?第二起案件是下岗工人找县政府要饭碗,人一旦失去饭碗会怎样?政府对这些失业人员妥善安置了吗?没有。而造成这些工人失业又是政府决策上的原因,为什么把一个好厂长给换了,让与和上面有关系的人当厂长?企业的命运难道是由关系操控的?造成这么多人失业,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
怪异之三
县委的“周书记在基层县委书记中是个另类,有独立的思想,有干工作的 和方法,而且敢作敢为。”一位经济学家这样评价他,中国的县委书记如果个个能像他这样,中国就大有希望。可是周书记的人民来信却如雪片一样!最终被明升暗降,调到市政协去了。文中还有公安局的杨局长,他为抢救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的刘万福自己垫了三千元的医药费。事后刘万福夫妇提点小礼物去感谢他,礼物被挡在了办公室之外。还杨局长的三千块钱时,杨局长却说没有这回事,不认识他俩。之后,刘万福托一位熟悉杨局长的护士才把这三千块钱还了。护士事后反复叮嘱他们:“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定不要张扬出去。”为什么?“杨局长的人民来信可用麻袋装,他想调走,不想惹麻烦。”按理,周书记、杨局长都是好官,而结局却出人意料。奇怪,当个好官却这么难?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只有去问神仙。
怪异之四
当年刘万福的小姑被刘七当大队书记的父亲以记工分为由,把她诱奸了。小姑父为此恼怒,写了一封信给刘七的父亲。小姑和小姑父回门时,刘七的父亲却闯进来扇了他小姑父一巴掌,“你不是告我强奸你老婆吗?老子强奸了,你能把我咋地?”多年后,刘七仗着老子的势,居然当着刘万福的面,把他的新媳妇的裤子扒了一个精光。刘万福气不过,找到了派出所论理,谁料,还受到民警“一顿奚落”。又过了多年,刘万福初中毕业的大女儿遭绑架被刘七强奸,之后刘七还当着众人之面戏称刘万福为岳父。刘万福一直隐忍着,就这样刘七都没有放过他,一次,刘万福运石子,刘七带人拦下了他的车,说他不懂规矩,接着,叫喽啰扎破了他的车轮胎。当刘万福知道建材市场被刘七垄断后,不敢再搞建材运输了。刘万福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张和平在跟赵副县长谈刘万福案件时,问得很怪异,要是严打期间“派出所把刘七严打了会是咋样?”意思是刘万福的杀人案就不可能发生。赵副县长怎么回答?没有回答。可以想象,当时她的表情也一定怪异。最为怪异的是,法院在宣布改判刘万福死缓时,“他愣了半天,最后说,怎么你们不办个人事儿,把我杀了啊!”一语惊人,引起读者深深思索,并产生心灵的震撼。
……

三、给人以希望的曙光
小说讲述的并非一地鸡毛,残砖瓦砾中却隐现金疙瘩。看来,邵丽是个满怀信心的淘金者!
从作者写实中可以看出,刘万福案件并非偶然,当忍无可忍,生存和尊严受到严重威胁时,举刀也就成为了必然。一味地隐忍是不可取的!法院把他的死刑改为死缓又改为有期徒刑,正是顺应了民心,这是对人权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公平公正的体现,更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小说中的县委周书记,公安局杨局长,是党培养出来的优秀干部,他们是人民的好儿子!是党和民族的希望!是改革开放和维稳的先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官,才有半山羊村的村民们来县政府送锦旗,才有“三死三生谢党恩”的精彩一说。诚然,而今的好官常常会受到一些暗势力的排挤和打击,但云层飘过又是晴天,我深信,不久的将来,会有千万个像他们这样的干部站在蓝天之下,国旗、党旗在阳光中飘扬,熠熠生辉。
小说中提到,周书记和经济学家交谈时指出,“农民工”一说是错误的,他说,农民在城里成为了老板仍称“农民工”,下岗工人来承包农田仍称“工人”,这种说法显然不对。说得好!有了差别何谈人人平等?只有人人平等,人才活得有尊严!社会才会奏响一曲和谐美妙的乐音。经济学家则主张市场经济完全自由。自由好,自由好哇,自由和民主这两个词总是并列地排在一起的,自由是个好东西!由此肯定,这一论断必将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未来发展的目标。
……
小说的观点基本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艺术和思想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是一部具有能量的力作。读时,虽感困顿,但一细想,困顿之中仍见曙光!

共 4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困顿中喜见曙光】作者以凝练透彻的语言,敏锐的洞察力,全新的视角,从艺术、内容、意义三方面赏析了《刘万福案件》这部中篇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盛赞邵丽凭借作家良知,以悲悯情怀,透视现实,客观记录生活,引人在刘万福的悲泪长歌、快意恩仇中,思索这起杀人案件的必然性。当生存和尊严受到严重威胁,刘万福忍无可忍,举刀也就成为了必然。法院把死刑改为死缓又改为有期徒刑,正是顺应民心,尊重人权,维护正义,公平公正,更是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县委周书记,公安局杨局长,是党和民族的希望!作者认为:这部小说基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艺术和思想的价值不可低估,是一部让人在困顿之中喜见曙光,具有正能量的力作。这篇赏析,既引起读者阅读这部小说的兴趣,又引领我们透过小说所描述的诸多令人震撼的乱象,看到所暴露的问题,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感谢赐稿山水,推荐共赏!【山水编辑:心灵飞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22926】
1 楼 文友: 2016-12-27 14: 7:21 在您的文字引领下,读完了《刘万福案件》,为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唏嘘,更被作者立意的深远震撼。感谢您的赏析,引领我阅读了这样一部优秀作品!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 2016-12- 1 1 :24:42 谢谢您的美编,有了你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
2 楼 文友: 2016-12-29 12: 4:21 此篇赏析用锐利的穿透力解读了作品的亮色,全面扩展了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是一篇很成熟的赏析之作。赞。很高兴看到朱老师的新作。问好冬安。
回复2 楼 文友: 2016-12- 1 1 :27: 4 社长,好久未见,念念!认识你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事,我会永远记住你的鼓励和培养。
 楼 文友: 2016-12- 1 14:12:41 欣赏拜读朱老师的文章!问候朱老师!新年快乐! 爱好文字 喜好写作
回复  楼 文友: 2016-12- 1 16:45:09 谢谢高原的鼓励和问候!同祝你新年快乐!
4 楼 文友: 2017-01-06 11:55:51 欣赏朱老师又一力作!问好老师 新年好!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回复4 楼 文友: 2017-01-06 12:56:12 谢谢老师的鼓励,遥祝新年快乐。
5 楼 文友: 2018-07-01 19: 7:54 好久沒有进江山了。一进来,就被朱老师这篇赏析文章拽住。我曾读过邵丽的中篇小说《刘万福案件》,虽颇有朱老师相同的感悟,但毕竟欠深刻。感谢朱老师引导我重读了一遍《刘万福案件》。 还童心本真,续文学旧梦,不计名利得失,只求一吐为快。福州癫痫病医院地址
惠州男科医院
风湿骨痛可以用活络油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