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梧桐这个时代属于我们吗随笔

这个时代属于我们吗?

五十这个年龄,书上说叫知天命。古时已是儿孙满堂,颐享天年了。可现今的我们,子女或在读书,活在为找工作奔忙。即使有一小部分子女,已经跻身大城市,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可还是根基不稳,买不起房子,没有个稳定的家,每天疲于奔命,大城市的繁华依然不属于他们。

我们那:无含饴弄孙之乐,只有空巢之寂。还要适应飞速更新的时代潮流。就拿一次次的计算机培训为例,一次比一次高深,每次都是绊绊磕磕地学了忘,忘了再学,不生烦恼。唉,现代的技术好是真好,但是对我们这些不能算作老人的老人来说,应用起来真是勉为其难。我们真的属于这个时代吗?

我们从农耕时代走来,儿时的记忆是太阳落山时,炊烟与白云相接,农人们荷锄赶牛而归。家家户户都已经完成了一天的劳作,围坐在一张炕桌边吃晚饭,简单的饭菜,香甜的咀嚼,大人孩子的脸上都是安逸和满足。

有人会问,为什么太阳落山时吃饭,而不是早些或是晚些。因为早些田里、家里的活计不得忙完。晚些天黑了,那时没有电,煤油灯的油也金贵得很,哪里舍得随便点灯。

天黑以后的时光怎样打发?可不像现在,电脑、、数字电视任你挑选;K歌、酒吧、美食美团任你享受。

幸运的孩子,父母有些文化,有些口才,小说、神话、传说、鬼故事一饱耳福。不那么幸运的小孩,睡不着在被窝里唧唧喳喳很了,被父亲的一顿斥责吓得悄悄蒙上头不敢出声,在恐惧中慢慢睡去,我们中很多人对夜晚的恐惧大概都是从那时开始的吧!我大概算是幸运的,母亲读过书,且能把听来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漫长寒冷的冬夜,我和哥哥姐姐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围坐在编炕席(注:东北农村都住炕,那时没有现在的炕革,就是类似铺在地上的地革的东西。炕面上铺的是炕席。炕席用高粱秸秆去穰后,外边那层光滑的皮编织成和炕面长短宽窄相当的席子,是用手工编织,在当时也算一项技术活,不是每个妇女都会的,母亲从外祖母那里继承了这项手艺。别小看小小的炕席,可是每家每户必备的生活用品,一领炕席七八尺,每尺三四毛钱,一个冬天下来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大哥的媳妇就是母亲用编炕席挣的钱娶来的。我们在母亲身后,等着母亲累了直腰时,央求母亲给我们讲故事。从《薛礼征东》到《薛刚反唐》再到《杨家将》,山村的夜晚不再孤寂,甚至有些盼望夜晚的来临。我对书籍文字的喜爱应该就是从那时种下的种子。

每每忆起儿时的情形,心中总是溢满对母亲的感激,可是更多的是那难以言说的愧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生活的感悟,这种愧疚越来越深。

那时只知道磨着母亲讲啊讲,全身心的倾听,不曾关注母亲那因为劳累和缺少睡眠的瘦削苍白的脸,和不时的参杂在讲诉过程中的咳声。

直到我也为人母,肩负着一个家,了然了生活的艰辛后,回想当时的我们是多么的残忍和无知。白天劳累一天的母亲,晚上还要编炕席贴补家用。那难得的有限休息时间又被我们侵占了。母亲羸弱的肩上扛起一家七口的重担,母亲需要怎样的坚强与隐忍。

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心中的愧疚已是无法偿报,化作永远的遗憾。只有将之层层包裹,深藏在心灵最深的角落,和着岁月的苍桑。有一天和我的灵魂一起,飞渡到那个不可知的灵魂不灭的空间,希望找到母亲的灵魂,向她道那声女儿长久拖欠的愧疚。

思绪潆洄,短短的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可是对我们,已经从农耕时代过渡到现代化时代。不禁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这代人是幸耶!还是不幸!谁能给我答案。

当今一度流行的穿越小说,总得有个时代依托,来完成故事情节。为什么总是千篇一律的穿越回古代,不妨就写写我们吧!从古代穿越到现代,从农耕到现代,相信组织得好的话,故事也一定很牛,也一定会火!

亲爱的作者,可别忘了给我们安排一个喜剧一点的结局:退休不用延迟了;退休金不必缩水了;不用担心老来衣食了;儿孙都能就业无需啃老族了。

如果作者笔下无情,不想满足我们这点最后的心愿,还是不要安排我们穿越到现代来吧!农耕时代的我们,虽然物质不比今天丰富,可我们活得不累!

共 162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随笔是作者今昔对比,心里发出的感慨。文章开篇先以问句提出:这个时代属于我们吗?到底属不属于,作者从几个方面给我们道来。我们知天命却不能“饴弄孙之乐,只有空巢之寂”为什么?因为孩子或上学,或无稳定工作,或有工作无稳定的家而疲于奔命。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就要学计算机,年龄已经不适应,学了忘,忘了学,因此感觉这个时代好像不属于我们。真希望作家一改写穿越古代,写写我们,故事一定火。文章以问句引领,以实情叙述,语言朴实,重点突出,写出了不惑之年人的困惑之心。欣赏!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冰凌】

1楼文友: 21:29: 0 这篇随笔是作者今昔对比,心里发出的感慨。文章以问句引领,以实情叙述,语言朴实,重点突出,写出了不惑之年人的困惑之心。欣赏!

2楼文友: 20:19:02 我也怀念我们的炕席时代,虽然那炕席时不时地刮坏我的皮肤。但心不累。 怕忘了,马上立刻记下来。马上源于马年马上体。立刻的汉语拼音与英语的喜欢形状一样,like。 马上+like=马上立刻。

厌食症是怎么来的

新生儿肺炎要多少钱

宝宝积食咳嗽有痰

孕妇血糖标准值对照表
小孩眼屎多
孕妇小腿抽筋怎么缓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