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榛中五十二年又重逢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在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不同年级、不同学校~榛中十二班、十三班、榛中第一届高中(一排)和滦县五七师训班七位同学从港城秦皇岛、渤海明珠天津、古城滦州专程赶来畿东名镇一一榛子镇参加一次简单而又特殊的同学聚会。就取名叫漂泊在外的老头老太回娘家吧!
难忘榛中 。为了这一刻,我们等了半个多世纪!我们难以忘怀五十二年前的同窗共读,难以忘记那熟悉的面孔,多少次的魂牵梦绕,多少回的心驰神往,今天我们终于团聚了。
时光荏苒,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五十二年过去了,但榛中校园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那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的场面还记忆犹新,同学间的欢声笑语还荡漾于耳边。浓浓的同学情,像陈年老酒,越久越香!
五十二年的相逢真是一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心情是绿色的河。我们欢聚,我们同行,古稀之年的我们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让我们再青春一把。
五十二年前,我们都是一群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我们满怀求知的欲望和朦胧的理想从这里开始了人生一段最珍贵的学习旅程。从此我们以同学相称,同窗的情意铭记终身。
一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石桥也笑逐颜开,喜迎故人!
我们怎能忘记,半个多世纪前响水桥旭日欢快郎朗的清晨;在那些酷暑炎日掌灯苦读的长夜之余闲暇时,我们或漫步河边、或畅游桥下,尽情玩耍!这里留下了我们匆匆的脚步,尽管那时这里曾是荒野一片!
榛中十三班(65届)的同学们。你们都在哪里?我们想你!你好吗?
榛中第一届高中(1排)同学们:你们好吗?我们想你!
滦县五七师训班的同学,我们想你!你好吗?
我们的学长(原榛中十二班)李淑英和我们在一起。
原十三班、十六班班长、第一届高中(一排)排长王淑屏深有感触:我虽然因故未能参加这次难忘的,但我的心早已飞到了生我、养我、曾经撒下了辛勤汗水朝思暮想的榛子镇!飞到了母校,只好把近照献上,以和同学们共度这美好的时光!由于休学我经历了十三班、十六班、第一届高中(一排)三个班级!榛中,我的母校,一生情,终生难忘,还有在千年古桥下尽情玩耍的情景记忆犹新。
青春的岁月自然离不开纯真的爱恋,当年不少同学的心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如今那风趣的故事早已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同学中有好几对终成眷属,而错过的也坦坦荡荡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这真诚的友情或许已经与爱情无关。
张瑞华夫妇。
李长顺夫妇。
周平夫妇。
和晚辈们在一起。
晚辈们个个事业有成、风采照人!在他们身上闪烁着父辈们曾经的!
这次同学相逢让我们拨动心弦,穿越时空,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仅有两排简陋瓦房的老榛中;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岁月。
世界上最美好的感觉就是发现自己眼眶里含泪而心在笑。我想今天同学们大概都会有这种感觉,兴奋不已。
五十二年漫漫人生路,每个人不尽相同,或春风得意,或艰辛坎坷,或平平淡淡,甚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愧于母校的栽培。
五十二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精彩。许多同学退休后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这次聚会,张瑞华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的风采。
张瑞华从秦皇岛市领导位置上退下来以后,酷爱摄影,专心从事摄影艺术,老有所成、卓有成效。他是河北省第十七届影展金奖得主,秦皇岛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海港区摄影协会主席。
几年来,其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影展中获奖。2008年一年就获奖15项之多,其中在第二届承德国际影展,文化遗产类别中获铜牌奖。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自2009—2011年先后为其播放专题摄影片:《北戴河风光》《祖山风光》《中华荷园》《欧海情歌》《肯尼亚摄影之旅》《冰瀑奇观》 2005年10月,2006年11月先后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出版《欧海情歌》《荷海清韵》影集,并被冠名中国摄影家2007年出版《渤海仙岛》影集。2009年出版《青龙腾飞》—魅力青龙 . 灵秀祖山影集。
张瑞华已出版的部分影集。
谁说老朽无能 看我榛中瑞华。
- 下一页:共210字1页转到页编者按七律无题(1)
- 上一页:关外礼佛圣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