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研讨会发言摘(1)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研讨会发言摘编 http://www.frguo.com/ 2015-0 -18 人民日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 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已经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总书记在201 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化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一种眷恋家乡的情感状态,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对家乡的感情。乡愁也是故乡记忆的片断,可以是一碗水、一杯酒,或者是一朵云,它是人们对故乡一生都不曾割舍的情愫。记住乡愁,就是要记住本来,延续根脉,传承几千年来深藏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创作拍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出发点,就是要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以中国故事特别是乡村故事的形式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以进一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折射中国精神,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相信广大观众不仅能从节目里看到乡村的风貌、风景、风情,还能从中看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深厚的情怀,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闪亮的因子。

这部大型纪录片第一季是60集,每一集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用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展开。讲好中国故事非常重要,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软实力。纪录片这种形式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有益尝试。下一步,我们还想把乡愁的范围从乡村扩展到历史文化街区,把蕴含在这些领域里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示出来,也呼唤大家进一步关注和保护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有情有义 说理释美

《求是》杂志社社长 李 捷

我看完《记住乡愁》之后一直有种喝了黄酒的兴奋之情,开始觉得软软的,之后便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让我不得不思考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我认为该片抓住了当今时代最强音是它的核心之处。时代最强音是什么?就是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最中心的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记住乡愁》把中华美德与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梦和乡情的统筹下,集中地体现了出来。它不仅是中华美德的微缩版,即每个小村庄的历史,又是浓缩版,以小见大地阐述了它的丰富内涵。我总结了该片的四个要点。

第一就是 情 。思乡之情,忠孝之情,父母之情,亲朋之情,手足之情等等,中国人是最讲情的,现在华人遍布世界,但是一个 情 字便把全世界华人连成一片,无论他身处何方,都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第二就是 义 。 义 突出地讲为人的要领,族谱里边渗透着乡规民约,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为人义理的体现。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着眼每个村落,提炼出来一个主题词,从而延伸出的方方面面都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第三个字是 理 。这里面讲了很多道理,最核心的就是家国之理,片中每一个小山村的族谱里面都会牢牢记住那些忠孝之人,以传承纪念。中国人不是一盘散沙,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第四个字就是 美 。内外兼修的美,看完了这部片子,我打算等我退休了,跟老伴一起去这些小山城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它们的内在之美、人文之美。

影片的制作者们在这四个字上下足了功夫,让我感受到每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情感,这就是它最成功的地方。

传播中国人当代价值观的崭新视野

《光明日报》总编辑 何东平

我认为《记住乡愁》体现了三个视野。

首先它体现了一种诗意美学的视野。众所周知,诗人总是多愁善感的。乡愁这两个汉字的结合,反映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这部片子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诗意的美学意境。回溯到201 年12月12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到,要让居民和大自然接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以看出这部片子很好地把总书记的要求,把我们对城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通过诗意的美学的方式反映了出来。

第二个是史学的视野。我曾路过片中的阿沛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条清澈的河流旁边,挂着阿沛村的牌子,房子还是原来的藏式的。如果不是有这些载体,这些村落,这些房子,我们认识中国历史恐怕只能在书本上去认识,无法从实物见证上去认识了。这部片子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精华的、浓缩的历史缩影,让我们仿佛走进了过去的年代,走进了中国古代。

第三个就是道德伦理的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都体现在这个片子里面。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宣传的时候特别讲到,我们对外宣传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修辞学,广义的修辞学就是怎么讲故事。《记住乡愁》几乎每一部片子都是一个非常优美的故事,都有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生活故事,包括道德体验。

我今天用传播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崭新角度来谈谈体会。我们有理由把《记住乡愁》进一步宣传好,发挥它在传播界的一种引领、标杆作用,借助这个载体更好地宣传我们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

展现传统风貌 挖掘文明基因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

这个纪录片思想内涵非常深厚,能够撼动人的情感,打动人心。影片把中华美德串成一串项链,光辉在观众的心中闪耀。纪录片以开阔的视野,深入的触角,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现我国传统村落的风貌,挖掘了其中传统文明的基因,以亲切而真实的方式表现了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的民族。《记住乡愁》中的百村百貌从物质形态上讲各不相同,村落的布局、建筑的形态,自然环境,多姿多彩,不但承载着物质文明,也蕴含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住乡愁》系列片的制作者正是将固态性的村落和活态性的村落结合,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相衔接,展现了在传统古村落中生活的当代人对历史文明的活态传承。提醒我们应该十分重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

《记住乡愁》的制作者从自己的角度以一种时代担当和强烈的文化自觉把传统古村落记录下来,把活态的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精神向往也形象地记录了下来,这不仅对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进程不能只关注人们生活的物理空间的改善,不要忘记文化空间的建构,精神家园的维护,以及人们记忆的延续和创造力的激发。既要改善人居环境,也要延续传统文化精髓。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定要充分把握它的规律,不断探索符合非遗自身规律的各种保护实践方法,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城镇化建设,使我们的乡愁既要保留也要延续。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留住中华民族乡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 赵 晖

《记住乡愁》引起了海内外很大反响,激发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保护意识,是凝聚人心、树立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举措,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脉的一次溯源,称赞声不断。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一是文化遗产破坏比较普遍,二是多数欠缺发展能力,三是保护支持政策不足。

|希爱力是治疗什么的
宁夏牛皮癣医院
孩子老是流鼻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