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锰工业的开创者张希令
秀山锰工业的开创者,“技术革新第一人”,金属锰电解第一人,出口创汇第一人张希令,原名张熙龄,汉族,贫农出身,山东省掖县掖城区西南预予村人,1927年11月(农历丁卯年,属兔)出生,1948年12月参加工作,1952年9月入党,并且通过自学,从小学文化水平达到高中文化水平。
他入党后,一生都始终牢记入党誓词,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秀山和周边地区锰工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张希令从小经历过不同寻常的磨炼,造就了他的坚强性格和坚韧品质。
19 0年,张希令才三岁时,蒋、冯、阎新军阀发生混战(中原大战)。5月下旬,晋军傅作义部进入鲁境,韩复榘未抵抗即退兵至黄河西南。但是,傅作义的炮弹却落在张家房顶,张希令之父不幸中弹身亡;19 9年,张希令10岁时,母亲因家庭不和,伤感过度而死亡。于是,张希令成了孤儿。
19 年9月-1941年7月,张希令由祖父、祖母供养上学,断断续续读完小学,取得高小毕业文凭。
高小毕业后,因祖父、祖母无力供养他上中学,他便到青岛一家医院当帮工,有饭吃,没工资拿。
1944年8月—1947年,他先后在哈尔滨道外装订厂、青岛市大源制皂厂当工人。
1947年,掖县解放,张希令从青岛回家,分得9间房、4亩地,遂在家务农。
1948年12月—1950年 月,他任山东省掖县掖城区区公所干事;1950年 月—1956年 月,以南下干部身份先后任川东运输站涪陵站副站长、涪陵地区印刷长厂长、涪陵专署秘书室秘书、涪陵地区医药公司第一副经理、涪陵县工业局局长。
1956年,张希令调秀山工作,曾当过长岗煤矿副矿长。1959年4月—198 年11月,先后任秀山工交科副科长、科长,县委工交部副部长,县计委党组副书记,计建委主任等职。
张希令任职秀山县委工交科副科长期间,曾带秀山县民工到川汉铁路参加三线建设,并负责经费管理工作。由于他精打细算,节约资金20万元,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这20万元资金划拨给秀山县工交科,用于龙石公路和宋农桥、石堤桥、北河桥等公路桥的建设。
修了公路修了桥,张希令又亲自指挥修建三角滩电站。此后,他即与石堤、与三角滩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77年春开始,他连续几年主持三角滩电站施工和电解金属锰试制工作,在工程施工特别是电解金属锰厂设计、试制、安装、生产过程中,不顾年迈六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为开发秀山锰资源、振兴秀山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至1986年7月为止,生产电解锰2100吨,出口1800吨,为国家创外汇 00万美元,创利税收入 0万元,使三角滩电化厂生产能力提升至年产2500吨,并使该厂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
他开创秀山锰工业的过程,是艰苦的斗争历程。1979年,三角滩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立即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秀山太穷,工业不发达,发电量用不完,县委作为政治任务下达各单位、各公社,仍只能用其中一部分。1985年12月底,三角滩电站装机总量达到5200kw(1988年扩建到6000kw)的时候,除本县用电外,输送一部分到湖南龙山县的里耶镇。但是,每天仍要浪费上十万度电,白白放入水中流逝。按0.085元/kwh的成本价来计算,每年损失1 0万元;按0.12元/kwh的使用价来计算,每年损失更要在270- 00万元之间.
作为一个中共党员,一个南下干部、一个人民的勤务员,他为这巨大的损失心痛不已。
他要在三角滩上开拓新的事业,要把这些电全用上。
他请人把英国人写的有关电的销路的一个材料译成中文,他看了后,才知道,电解金属锰耗电量最大,经济效益也相当高。他想,如果把电解金属锰试验成功,电的销路问题就立即迎刃而解。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走出一条电源利用的最佳路子,即开拓和开发秀山锰工业的路子来。他在县委工交部工作时,知道秀山锰矿储量丰富且是全国最好的锰矿矿石,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因而,他打算以电站为依托,建立和发展电解金属锰工业。为此,他把从三角滩电站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领导、好干部、好人才全部留站,为秀山的经济建设准备人才。但是,在从未有过锰工业的秀山,要建立电解金属锰工业谈何容易!
县里有些人不仅不支持建立电解金属锰工业的立项,反而反对,对张希令在三角滩的一些正确做法大加诋毁。
张希令因陋就简,让工人在三角滩电站的几根工棚柱子上挂几个电灯,晚上也打打篮球,却被有些人攻击为“修灯光球场”(言下之意,浪费资金);张希令指示用废轮胎给每个工人做一双轮胎底草鞋,被有些人攻击为“给工人发劳保衣、劳保裤”(言下之意,把有限的资金随便乱用,且用来收买人心)。县委、县革委会虽然支持他,但秀山无款可拨。
张希令毫不气馁,便写了一封亲笔信向山东老乡、涪陵地区副专员求助,该副专员为秀山电解金属锰开发项目批了专款40万元。三角滩电解金属锰就是靠这40万元拨款起家的。
有了经费,他立即派出干部、技术人员到上海、成都、重庆、贵州、湖南等地参观学习,然后与他们一同备尝艰辛,勤俭创业。
在电解金属锰试验过程中,张希令始终坚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在用门板、席子搭成的仅15平方米的小工棚中,用大小烧杯代替浸出桶,用农村滤豆腐用的包袱、摇架代替后来的橡胶压滤机,用碾中药的小铁槽代替雷蒙机等,土法上马,艰苦创业,反复试验,一方面自己摸索技术,另一方面派人从外地学技术、“偷”技术,以逐步掌握和提高电解金属锰的生产技术。
好事多磨。在试验一步步走向成功时,县里有人由于担心,又放出了风言风语:张希令是吃饱了没事干吗?他是在干什么?
其实,也难怪他们怀疑、担心,因为到1986年秋,电解金属锰在国际上才有五十年左右的历史,质量的纯度要求高,没有成套的先进设备和较精密的生产工艺,要生产高质量的电解金属锰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县里有许多人反对。即使如此,张希令也岿然不动,他对技术问题进行了反复探讨,同时,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张希令领导创业坚信不移。别人问:“依靠农民,能生产出电解金属锰吗?”
张希令和他的同志没有用语言回答,而是用夜以继日的艰苦试验和探索的行动来回答。
工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电解金属锰试产成功,当年试产24.4吨。198 年正式投产,打出了三角滩电化厂的牌子。
科学试验之花,结出了丰硕的电解金属锰之果。三角滩电化厂的电解金属锰由每天生产几克,到日产上吨,并使干部和工人熟练地掌握了成套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取得一系列技术数据和管理上的经验,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技术水平。到1986年,三角滩电解金属锰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并加强管理。而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依靠科技、依靠人才。电解金属锰在发展,但一个个技术问题来拦路。整流器坏了,无人会修,张希令先后找过石堤中学物理教师陈通德、县委组织部干事彭茂群(原为川大副教授、电学专家)来修。张希令一看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以科技、人才为中心,大胆改革了管理制度:一是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建立严格的厂规厂纪和厂长、车间主任以及工段、班、组长分工负责制,厂内领导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切按科学规律办事,使生产井然有序。二是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管理,打破了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坚持“能者上,无能者下”的原则,经常保持一支强有力的政治、技术双过硬的干部队伍,敢于在本厂进行智力投资,几年来花了九万多元培训费,选送了20多名职工到成都科大培训,同时还专门聘请八一三国防厂矿的工程师进行现场培训,有效地解决了本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在劳动工资制度上打破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现象,一律实行附有质量、成本条件的计件工资和浮动工资制,从而加强了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感,有效地体现了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张希令被人们称作“张司令”,搞工程、搞实验颇有大将风度,而办厂、办事业又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在张希令的厂办公室里,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为亲友谋私谋职的人一律不见。他说到做到,哪怕是老领导、老同学,也毫不例外。他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一段时间,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也波及该厂。有的同志提出“企业赢利了,是否可以多发奖金”之类的意见,张希令说:“要坚持党的原则,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而且,他本人带头执行财经纪律,就连该领的加班费、补助费他都坚持不领。对于洽谈业务的一些必要应酬经费都由他自己承担。从不回厂报销。同时,他还经常教育其他的同志,特别是财经人员,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决不乱开支、乱补助,由于他身先士卒,所以财经人员也能效法他,就这样,三角滩电化厂在他手中从一个普通的水力发电站变成了一个现代化企业。
张希令198 年12月—1988年 月任县计委调研员,其中1984年—1988年 月任三角滩电化厂党委书记。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革命感。他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特别是负责三角滩电化厂的工作以来,为使自己从外行成为内行,利用仅有的高中文化基础,自学了《化学》、《电化学》、《锰》、《高低压电器设计》、《电镀知识》、《企业管理》等书籍,并且学以致用。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他非常尊重知识,推崇科技,非常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为此,厂里专门设立了科学实验机构。张希令厂长亲自挂帅,由厂里的骨干和骋请的专家组织进行工艺改革和新产品试验研究。由于以化工为重点,先后培养了三十多个科技人才,有了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所以技术的进步比较容易实现。由于改进了工艺设备,特别是在电解锰工业流程中改革复合添加剂,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产品成本逐步降低,同时质量大大提高,电解金属锰纯度由99.7%提高到99.9%,纯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张希令不做指手划脚的指挥者,重大的实验,他亲自深入现场,不仅亲自过问,甚至经常亲自动手。他最讲究自己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是一个实打实的内行。他长期刻苦学习现代商品经济知识、现代科学管理知识,他又学习有关电解锰、硫酸锰、硫酸等科技书籍,从而多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使企业经营,管理和科研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张希令目光远大,不做井底之蛙,时刻瞄准国际市场。他考察了德国,并与该国签订了电解金属锰订购合同。
1987年,张希令厂长又随四川外贸考察团考察了西欧,听取了客户的反映,了解了有关的生产和销售信息。他大开了眼界。回厂后,他通过宣讲、教育、落实组织措施,发动干部、职工认清形势,讨论本厂前途,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电化厂的创始人和主要的领导者,他不仅埋头拉车,还经常抬头看路。他常常告诫身边的人们——那些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我们的厂虽然小,但我们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们一秒钟也不应该忘记的。”他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抵制了滥发奖金等不良风气。
1988年 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率领省级部分部门领导,来到秀山视察,看望秀山人民。 月7日上午,杨汝岱一行到石堤视察,并视察了三角滩电化厂,听取了三角滩电化厂党委的汇报。下午,杨汝岱一行在听取了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其中说到:“工作上,你们抓好路子是对头的。农业上,除粮食外,抓烟、抓麻;工业上,路子对了,就是要抓好锰、煤、汞等。上午看了你们一个小厂,一个南下干部,文化不高,但很有事业心,肯钻研,实干,企业就冲上去了。这就是抓住优势产品,发挥了资源优势。只要质量上来了,他的产值就可能上一亿元。当然,这个小厂,还得加强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突出的问题是人才问题,不处理好,搞点小玩意儿还可以,大了就不行了。这个小厂的领导是有着强烈的事业心的。我想,你们哪个抓某个方面工作的同志只要有了那样的事业心,就可以干一番事业的。比如搞畜牧业的,你们草场多,只要像他那样搞,就可以干一番事业。”杨汝岱对三角滩电化厂和张希令的高度评价,是实事求是的,是毫不夸张的。
1990年5月1 日,杨汝岱第三次来秀山,15点 0分,杨汝岱在秀山县委招待所二楼会议室接见了三角滩电化厂厂长张希令和地矿部峨眉矿冶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驻秀山县的科技副县长邓益和,并同他们就锰工业的发展、锰系列产品的开发、国际国内锰产品的市场稳定状况作了深入的交谈和讨论。杨汝岱高度评价了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继续干好。
共 85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开创者,这是一个多么有价值的称号,他的光荣在于眼睛始终注视祖国的事业,关注党与人民的利益,为党为民谋福祉成为一个人一生不懈的追求和使命,令人敬服。文章详尽的描述,见证了张希令长期奉献于社会优秀品质,这样高尚的情操与人格,值得推广学习! 【:冰煌雪舞】
1楼文友: -01 22:28:51 开创者,这是一个多么有价值的称号
他的光荣在于眼睛始终注视祖国的事业
关注党与人民的利益
为党为民谋福祉成为一个人一生不懈的追求和使命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幼儿流鼻血
小孩眼屎多
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小儿厌食吃什么药好怎样喝水才能减肥
小孩经常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 下一页:晓荷遇见初夏散文
- 上一页:酒家小说猫的第九条性命
- 06月21日奇幻给狗狗清洗耳朵不配合怎么办图位置
- 06月21日奇幻给狗狗怎么驱虫位置
- 06月21日奇幻给猫咪洗澡的七个注意与十个步骤位置
- 06月21日奇幻夏季饲养杜宾犬如何防过敏防中暑位置
- 06月21日奇幻给猫咪按摩有什么好处位置
- 06月21日奇幻给猫咪吃自制猫粮好还是自制猫饭好位置
- 06月20日奇幻狼青幼犬流鼻涕是怎么回事位置
- 06月20日奇幻猎狐犬呕吐怎么办猎狐犬感冒发烧的治疗方法位置
- 06月20日奇幻猫为什么乱叫家长以包容的态度去面对位置
- 06月20日奇幻猫不喜欢什么味道位置
- 06月20日奇幻猫咪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诊断位置
- 06月20日奇幻狼青犬的缺点是什么狼青犬的缺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