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大海篇之二海之激荡

峨眉金顶观云海,也有潮起潮落的感觉,看着层层叠叠铺在黛青色群山之上的云聚云散,让人好生感叹云海之诡谲磅礴,气象万千。此云海,可让人陶醉,可令人豪迈,可涤人心绪,可壮人胸怀。

但,所见者唯此而已矣。

无它,少风耳。

少风,便少了激荡。大海与云海之不同,便在风云际会,便在波涛汹涌,便在澎湃激荡。

大海之风,有的来自于西伯利亚,呼啸着穿过北海、东海、台湾海峡,进入南海,便令南海成了航海家为之色变的世界四大凶域之一;又或者掠过朝鲜半岛、无视日本,直接进入太平洋,便瞬间结束了太平洋短短的黄金航海季节。大海之风,有的来自于好望角,自西向东,咆哮狰狞,直接霸占了整个南印度洋,那里一直到蒸汽时代,仍然是英勇的航海家们的禁区。

风起,自然云到,风云际会,便是激荡。有乌云扑面而到,压低了船桅,痛快淋漓地将狂暴倾泄而下。

激荡的痛快,在于一往无前,在于无可阻挡,在于毫无保留,在于藐视万物,在于慷慨激昂。

目之所及,心有所感。看过了四大洋的风云,不禁问自己,可曾也有过激荡?

郦道元不愿意想这个无聊的问题,他观山水,然后朴实写道:“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汤(荡),涛涌波襄。”但范仲淹说出了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意气书生认为本来就应该是的激荡的意思:“宜乎论道之间,激汤(荡)天下”。

激荡天下的形象,当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来描绘,但那时的内心呢?当怎样表达?

那个时候,当有狂风怒吼,呼啸着掠过大地沧海,一切雄伟的、傲然的,无不低下了头颅,一切顽固的、漠然的,无不惊慌了双眼,一切轻浮的、腐朽的,无不破碎了残躯。

那个时候,当有浊浪排空,呼啸着卷过 、漫过堤岸,沉了海龟,走了海燕,摧了帆、破了岸,所过之处,没有天堂、没人地狱、也没有人间。

那个时候,只有风、只有浪、只有万丈豪情在激荡。

那个时候,自己就是风、就是浪,可以瞬息万里,可以征服大地。

所以见了大山,便懂了巍峨;见了长城,便懂了雄伟;见了荒原,便懂了沧桑;见了大海,便懂了壮阔。

所以以为自己观了海,特别是观了风云际会的海,便懂了激荡,便有了激荡。

但风会消,云会散,风消云淡时走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很落寞地想起,曹禺也曾经用过“激荡”两个字,他在《北京人》第一幕里写道:“她的心里激荡着可怕的矛盾。”

于是想,何必要问自己胸襟间可有激荡。

有些事,只是自己在克服、在努力、在失败、在成功,然后在自豪、在伟大、在骄傲。

所以所谓的大海的激荡,只是一个人的激荡。

无关风,

无关云,

无关大海。

共 10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段说风看海,风云际会。读起来好像古往今来,人际社会,海内海外,历历在目,一起来到了眼前。很值得玩味的随笔,正是:剑吐霜华射斗牛,碧空云净月当头。一切无关,大地干净。谢谢赐稿。【:欣雨文萃】

1楼文友:201 - 19: 5:26 拜读欣赏!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慢性心力衰竭能用中药

慢性心衰中药配方

治疗慢性心衰的中成药

鲁南制药利鲁唑片
小便黄喝什么药
儿童一直咳痰流鼻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