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刘擎真信托尚需风险提示假信托全无安全了

尽管曾经被叫做金融界的“坏孩子”,但穿越历史上各种纠缠迷离的利益纷争,再一次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融资工具。这一次,非法信托和骗子们甚至连和信托公司勾兑的耐心都没有了,直接披挂上阵,直接开“信托公司”啦!信托,多少融资假汝之名?

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意识 假信托或未经登记的灰色基金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的事件频频发生,中瑞隆信托老板透过所谓信托公司和P2P公司腾挪资金,如今卷款离境,涉及资金7亿元,成百上千的投资者维权艰难,损失惨烈。

对于普通金融消费者,识别这些假信托的成本和门槛极高。这些“李鬼信托”站做的干练简洁,大型金融机构范儿十足,“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口号也和信托公司一致,中天信托甚至公然撒谎称: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登记,受监督和管理,而被深圳当局点名的深圳运通信托也同样宣传。而事实上,信托公司必须经过批准才能成立,目前注册地在深圳并获取信托牌照的仅有平安信托和华润信托。

假信托的市场逻辑就是财富效应,赚钱的东西一定有人蜂拥模仿,资本的逐利性完整呈现。但是信托是特殊的高度管制的金融商品,他不是一双皮鞋一件西服一个,此类假货固然也侵犯消费者权利,但他不至于使当事人一辈子的血汗钱被席卷得无影无踪,如所述,“假信托真骗钱”模式和产品对于一个家庭简直是毁灭性的。必须看到,这种社会危害性极其恶劣,会瞬间转变成为群体性事件和动荡,更会严重损害金融秩序,合法信托机构的信用或者说金字招牌也将大大折扣,使得整个金融生态极度恶化,投资者不再相信任何叫信托、、有限合伙的产品。产品发行普遍陷入困难,整个市场项目和资金的匹配以及流动性出现紧张甚至冻结。融资成本必然被畸形推高,实体经济被迫陷入死局。

逻辑推到如此,这番景象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对金融危机的描述?同样的丧失信用,同样的快速失去流动性,同样的融资成本推高,同样的最终伤及实体经济!可以说,这样的伤害是处于艰难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无法承受的,监管当局和金融从业者必须及早查处和抵制,说白了,我们扮演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角色,但本质上我们在同一条船上,大家共享同一个金融生态,休戚与共。

更可怕的是,假信托更是对的一种公然挑衅,假信托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信托法》、《合同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以及《民法通则》等多部法律,法律的庄严神圣何在?没有人守卫的法律,就是一堆废纸,这话放在假信托事件中真是太恰当了。在《资本论》中说:“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我们反对假信托,更要反对这种唯利是图,不惜践踏法律的行为模式。

十八大明确要求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也鼓励各种合法的金融创新。笔者认为,在金融假货横行的市场,交易安全没有保证,根本谈不上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只能增加群众的财产性陷阱。2014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元年,假信托给我们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课题—关于金融监管与创新,关于法律与道德,关于市场与伦理,关于金融稳定。

(作者系资深信托人士)

南昌男性功能障碍治疗哪家好
杭州白癜风去哪治疗
福州男科治疗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