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杨炼的诗意创作

“杨炼的诗意创作,构成了当代中国思想高标之一。奠基于他的千古文化之根,他重新阐释它,朝向当代 再次发明和敞开它。他的诗句触及了我们存在的所有最重要提问,并提醒我们‘诗歌是我们唯一的母语’。



个人内心构成历史的深度《杨炼创作总集》新书交流暨朗读会


嘉宾:杨 炼  唐晓渡


时间:2015/12/05(周六)19:00-21:00


地点:上海市中山北路 66 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F报告厅)


活动简介:


所有不在的 再消失一点


就是一首诗 领我们返回下临无地的家


和到处 被彻底拆除的一生……


——《大海停止之处》节选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上海出版发行活动预告


时间:2015年12月6日(周日)晚7点至9点


地点:“汉源汇”(尔冬强书店)


地址:陕西南路 74号


朗诵:杨炼


对谈:唐晓渡


活动简介:


2015年12月6日晚7时,杨炼将在上海陕西南路 74号“汉源汇”(尔冬强书店)朗诵其近年新作,并与共同经历三十年文学沧桑的老友、著名诗歌批评家唐晓渡就“总集”进行对话、现场答问和签名。这是杨炼在上海公众场合最有分量的专场朗诵会,敬请莅临。


“杨炼的诗意创作,构成了当代中国思想高标之一。奠基于他的千古文化之根,他重新阐释它,朝向当代 再次发明和敞开它。他的诗句触及了我们存在的所有最重要提问,并提醒我们‘诗歌是我们唯一的母语’。” 2012年,以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为评委会主席的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在把该奖颁发给杨炼的授奖辞中如是说。


杨炼,虽离散于中国,但从未离散于中文。他一直以生存方式的简约,换取精神宇宙的不断丰富。此次结集出版的九卷本《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既是回顾也是审视。杨炼说,若是要为这九卷本“总集”确定一个主题,可以借用对自传体长诗《叙事诗》的描述:大历史缠结个人命运,个人内心构成历史的深度。


嘉宾简介:


杨炼,1955年出生于瑞士,成长于北京。国际笔会理事。杨炼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诗歌创作。1978年成为著名文学杂志《今天》主要作者之一。198 年,以长诗《诺日朗》轰动大陆诗坛,其后,作品被介绍到海外,并受邀到欧洲各国朗诵。1987年,被中国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唐晓渡等创立“幸存者”诗人俱乐部,并编辑首期《幸存者》杂志。1988 年,应澳大利亚文学艺术委员会邀请,前往澳洲访问一年,其后,开始了他的世界性写作生涯。


杨炼的作品以诗和散文为主,兼及文学与艺术批评。迄今共出版诗集十一种、散文集二种、文论集一部,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余种外文,在各国出版。他不停参加世界文学、艺术及学术活动,被称为当代中国文学最有代表性的声音之一。1999年,杨炼获得意大利Flaiano国际诗歌奖;同年他的诗集《大海停止之处》,获英国诗歌书籍协会推荐英译诗集奖。2012年,杨炼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1 年获天铎长诗奖。2014年获卡普里国际诗歌奖。



唐晓渡,1954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当代国际诗坛》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研究、评论和编纂工作,兼及诗歌创作和翻译。


著有诗论、诗歌随笔集《唐晓渡诗学论集》、《今天是每一天》等7种;译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以及S·普拉斯、V·哈维尔、C·米沃什、Z·赫伯特、M·赫鲁伯等诗人、作家的部分作品;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帕米尔当代诗歌典藏”多卷本等;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当代先锋诗三十年——谱系和典藏》等十数种诗选。参与创办民间诗刊《幸存者》、《现代汉诗》。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多篇论文先后获国内重要奖项。2012年获首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201 年获第二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1995年起多次应邀往欧美多所大学访学或朗诵。2001年应邀出席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2008年9月应邀出席第八届柏林国际文学节。2006年起多次组织并主持中外诗人高端交流项目。


杨炼作品: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九卷)| 杨炼 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一 海边的孩子——早期诗及编外诗》


本书系杨炼早期及未编入其他诗集的诗作,包括《土地》(诗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大型组诗)、《海边的孩子》(散文诗集)、《逝者三章》(散文诗)、《西藏》(组诗)和《瞬间之外》(短诗)。此时的作品风格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清新、浪漫而意味深长,极具艺术想象和冲击力。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二 礼魂及其他——中国手稿》


本书是杨炼关于中国的题材和内容,包括《礼魂》(大型组诗)和一首长诗。通过对中国古典文献,诸如《易经》和老庄的诗化演绎,超越图解和概念的范畴,通过想象和重置的艺术手法,从而追溯源远流长的文化谱系,力图唤起和重建中国的传统文化。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三 大海停止之处——南太平洋手稿》


本卷收录了杨炼著名的诗集《大海停止之处》(短诗与组诗集),以及《面具与鳄鱼》(组诗)、《无人称》(1982—1991短诗选)。《大海停止之处》以特定的组诗结构,把人生的外在漂流转为一场内心之旅。通过这个时期的写作实验,开始注入一种现代性的视角,融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和中国古典传统为一体,逐步探索出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四 同心圆——欧洲手稿 上 》


本卷收录了杨炼旅居欧洲时期的诗歌作品,包括《同心圆》(长诗)、《十六行诗》(短诗集)、《幸福鬼魂手记》(组诗)等。《同心圆》更通过精美的形式设计,以“取消时间”直指人性不变之处境。在商业全球化的时代,力图超越语种、国度、文化和地域,同时面对传统与外来的一切资源,打开和归纳、激活和重新书写它们。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五 同心圆——欧洲手稿 下》即出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六 月蚀的七个半夜——散文集》即出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七 雁对我说——思想、文论选》即出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八 一座向下修建的塔——中文对话、访谈选辑》即出


○《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 卷九 仲夏灯之夜塔——杨炼:国际诗人互译与对话》即出



大海的第三岸


——中英诗人互译诗选


杨炼、 威廉·赫伯特 主编


Shearsman Books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 年出版


唯一的母语


——诗意的环球对话


杨炼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出版


(编辑: )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药物治疗
缺钙的人吃什么好呢
湖南十佳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