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硕士,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著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夜火车》、《午夜之门》,中篇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等。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做驻校作家,2010年参加爱荷华大 学 国 际 写 作 计 划(IW P)。 去年对徐则臣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先是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获老舍文学奖,后凭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拿到鲁迅文学奖,还收获了不少由媒体、机构主办的文学奖项。进入徐则臣不大的房间,六个装得满满的书架,加上一张双层床,三人落座,屋里就显得有些局促。 “这里不是全部。还有一部分书在别处,大多是和写作有关的,主要是大部头。写《耶路撒冷》的时候,旁边都是大书,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挪走了。另外在岳父家里也有一些。”徐则臣介绍。 “判断一个人喜欢什么书,看他上厕所时抓什么” 屋子里的书,以文学类为主,中外各占一半。“我看外国文学比较多。”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每个书架都摆了里外两层,见缝插针,满满当当。这样找起来会不会比较麻烦?“外人看起来很乱,我觉得很整齐,也很科学。常看的都放在外面,里面一层是看过的、很长时间可能也不会再看的书。” “这个位置的书,是我最常看的。”他指向书桌边第一个书架中间靠上的位置。这里摆放着萨拉马戈、奈保尔、卡尔维诺、马尔克斯、霍桑、保罗·奥斯特、巴尔加斯·略萨、帕慕克、安·比蒂等外国作家的作品,还有文学批评以及孔飞力《叫魂》等社科类图书。从上学时期就坚持阅读的《世界文学》等杂志,也占据了徐则臣书架的一角。 欧阳修的读书“三上”论,在徐则臣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判断一个人最喜欢看的书,就看他上厕所的时候随手抓的是什么。这个时候最放松,会抓最喜欢看的。而且因为时间短,一般都会是你看过的或者很想了解的书,翻开就能看,一读就能读进去。” “(常看的)一种是过去看过、随便读到哪一页都很快活的书。另一种可能像《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动态》这类杂志。我关注外国文学动态比较多,看上面介绍的两三千字的新作家作品。总之,要么获得实实在在的阅读快感,要么获得你希望知道的信息。” “人的阅读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徐则臣感慨,自己现在阅读时间没有过去多,主要是重读自己信任的书,比如最近包里装着美国作家E .L .多克托罗的《大进军》。 供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徐则臣平时要阅读大量的文稿。但他看稿子和阅读的习惯一样,速度很慢。通常会先大概浏览下书稿,“对作品有个判断,然后再仔细看。手里拿支笔,遇到有错别字直接圈出来,就开始编了。这是职业病。” 现在他看书“也比较挑”,“我只看好书,只看我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书,不会像过去那样,杂七杂八都拿过来看。” 近五十万字的《耶路撒冷》是徐则臣迄今最为厚重的一部作品。用评论家李敬泽的话说,这是要为一代人的精神立传,又要为“70后”作家正名的作品。写作这本书花了徐则臣六年时间,其中前三年一直都在记笔记、一次次推翻先前的构思。勤做笔记,也是他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主要是记我所思考的问题。”他有很多这样的本子。最新一本,记录的是正计划写作的关于运河题材的长篇小说。上面有他阅读过的材料、相关的书籍以及影像资料。儿子巴顿正在上幼儿园,徐则臣正在给他写一个四五万字的童话。 海量阅读时期:按照字母一排排读下去 1978年,徐则臣生于江苏东海。童年时代他看书就挺多,但都“不着调”。“我的阅读启蒙很奇怪,小时候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看的是他们订的《半月谈》、《中国老年》,可能心态也随之和普通小孩有点不太一样。”那时候他还读过《西游记》、《小二黑结婚》、《金光大道》。一本本“没头没尾”的书,是徐则臣最初的阅读记忆。 徐则臣真正开始阅读纯文学作品,是在初中阶段从《围城》开始的。高中他开始读张爱玲,也接触到了苏童、叶兆言等先锋作家的作品,“和过去不一样,他们语言很飘逸,感觉很唯美。你会感觉这种有想象力、虚构的东西特别符合年轻人的心态,也特别洋气,和之前看赵树理、浩然等人的作品不同。” 同一时期,徐则臣也看托尔斯泰等文豪的作品,觉得很扎实,但他还是更喜欢有点虚幻的、语言很美的作品。“那个年纪,带点理想主义,对这个世界充满向往。喜欢读有哲思、有诗性的语言。现在看那些作品就觉得有点飘,还是看托尔斯泰更实在。” 高考时徐则臣想读法律系,但最后进的是中文系。未能如愿的失落,加之当时有些神经衰弱,使他有些孤僻,他一头扎进图书馆。“那时候还没想过当作家,就跟赌气似的天天看书,按照字母看,A字母一排看下去,再到B字母……图书馆经常就剩我一个人,跟管理员都成了朋友。”边看边写,像写日记一样自我倾诉,徐则臣通过阅读来消解内心的孤单。 “写东西和读书一样,读到一定程度会有种 读开了 的感觉。你会发现,读什么都有启发。有融会贯通的感觉,豁然开朗。写作同样也是,写到一定程度就很自然,不会像过去挤牙膏似的。” 上大学之后,徐则臣也开始看理论刊物,《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都看。一方面学习理论,一方面阅读作品,同时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加深了对当代文学的理解。 作家毕飞宇曾经说过,中国作家写作生命比较短暂,学养不足是其中最致命的一个原因。在这个问题上,徐则臣认为:“在这个时代,一个作家仅凭讲故事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故事可讲?你就得在同样的日常生活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需要眼光。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学者型作家。你看好多文学奖得主,他们在大学里都是教授,而且能系统地讲授学问。” “鲁迅、托尔斯泰,他们哪个故事是匪夷所思的?都是很简单的事,但他们就是看到简单里的不简单,常态里的非常态,平常里的异常,这是一个作家的能力。”在他看来,作家需要经过思维训练,拥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从而看到、讲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故事。 “喜欢的作家,他的书全都要看” 徐则臣所买的书,主要是文学和文化方面的,还有一些学术理论著作。再有就是跟写作有关的、“怪力乱神”的书,比如曾经为了写作而买过针灸的医书。平时看到喜欢的书,徐则臣随手就把书名记在纸条上。在他的书桌上有一个小巧的架子,上面夹满这些纸片,其中有布罗茨基《小于一》。尽管文章有些他已经看过,还是会买书来再看。 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比如奈保尔,徐则臣会把他的作品全看完。“类似这样的作家有几十个。只要他们的书出来,我都先买了再说。这样能看到一个作家如何成长,既能看到优点又能看到缺点,对写作者帮助特别大。当我没信心的时候,看到原来这家伙也是跌跌撞撞过来的,并非第一声啼哭就是诗,我就觉得自己还有希望。” 最近徐则臣重点读的,包括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和尼尔利亚作家阿契贝的书,还有萨拉马戈、奈保尔和卡彭铁尔。有些喜欢的作家的书一时买不到,他还会去复印下来,比如像托马斯·品钦老版本的《拍卖第四十九批》。 (编辑:白俊贤)孩子消化不好怎么办跌打损伤怎么热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是
最近更新
- 06月21日现实给狗狗戴脖圈和牵引带好吗位置
- 06月21日现实给猫咪洗澡的步骤及建议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夏季饲养松狮犬注意事项位置
- 06月21日现实夏季饲养哈士奇注意事项帮萌萌哒二哈过凉爽位置
- 06月21日现实给猫咪喂食三文鱼好吗猫咪是否可以吃三文鱼位置
- 06月20日现实狼青幼犬的良好性情培养位置
- 06月20日现实猎狐犬幼犬社交活动不可少位置
- 06月20日现实猎狐梗好养吗一般家庭怎么喂养猎狐梗位置
- 06月20日现实猫不是通过味道来判断食物的位置
- 06月20日现实猫咪上火了应该怎么处理位置
- 06月20日现实狼青犬皮炎和湿疹的诊断和治疗位置
- 06月19日现实狗狗断尾的原因与注意事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