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偶然听到一则故事(1)
偶然听到一则故事,是真实的。但是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个故事了,虽然死去的那个人是英雄。笔者要揭开那个已经被人逐渐忘记的年代,同时也要将我们的烈士故事再次给大家讲述一遍。——题记。
走进英雄家乡的那个村落,一股整齐清洁的感觉扑面袭来。村庄不是很大,宅基却是错落有致,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村内的领导班子很是用心。
踏入他的家中,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知道他是烈士的痕迹。因为,他的妻子已经改嫁,并逝世;而剩下的儿子,今年也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是个聋哑人。由于找不到亲属方面对他的事迹能叙述的人,笔者只能在乡亲们的口中了解他的那些故事了……
一、他曾经是人民的敌人
与其他英雄不同的是,他曾经是人民的敌人。那时的他还年轻,不懂得国共两党的立党本质。只知道男儿当兵就是保家卫国,也验证热血男儿的本色。
于是,二十来岁的他热血沸腾地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那时候的国民党还是打鬼子的。战火的历练,让他从一个不懂怎样打枪的人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士兵。
对日抗战结束,国民党随之调转枪口,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共产党开始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曾经是兄弟的部队要互相绞杀。只是,他作为一个兵卒,只能听从上峰的命令。军令如山倒,他明白厉害性。所以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也不敢提出。
由于他抗日期间优秀的表现,被提拔成为国民党军某团的一个连级干部。转向内战以后,他也是奉命行事,对八路军部队也交火几次。虽然他在自己的家乡有老婆孩子,可是家中却抬不起头。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家乡已经被共产党接管了。而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人知晓。在军队已经是干部的他,杀害的共产党人与八路军人很是不少。
那一段时间的他,是一个国民党军队的优秀士兵,是他所在部队的一个连级干部,并且是一个杀伤力极强的人。那一刻的他,在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眼里直接就是人民的敌人。
二、他找到了新生
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多数士兵接到了家信,信中都是讲着共产党的好处,他也不例外。家书中讲述的那些事,他有点不信。信中说共产党是真心为老百姓做事的,以及打倒了地主,分了田地等……虽然后来国民党的部队开始截取战士的信件,却无法阻挡住共产党八路军真正为人民做事的信息。在看到家书的那一刻,他不仅仅知道了家乡已经是八路军的天下,更知道了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事实:那就是自己的儿子是个哑巴。除去这些,他还有一丝心动,是不是自己应该投靠八路军。不过那一刻的他,也只是想想而已。他还没有那个勇气,也舍不得国民党军队里丰厚的军饷……
由于国共两党的立场不同,战火在一次次地升级。终于在某一天,他所在的部队和八路军的一只精锐部队交了火。
交火中,他忽然觉得自己周围的士兵没有了往日的气势。看那枪口是在喷射子弹的,但是射出的子弹却跑向了一边,不再是对着八路军开火……那一刻,他知道,所有的一切已经拦不住了,以后天下一定是共产党的天下。
胡思乱想的时候,枪炮声忽然停止了。原来整个阵地已经被八路军团团包围,虽然指挥部的电话一次次地发狠,要他们守住这个阵地。然而即使是那边的吼声喊破了喉咙,这边的败局已定。他也不想做垂死挣扎,另有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还在人家八路军的根据地。
看着周围的弟兄们,他垂头丧气地做了八路军的俘虏。其实他不知道,这一次虽然变成了战俘,但是,他的一生却因为这次而有了一次新的生命。
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随着被八路军俘虏的战友们一起走着,他心里忽然打起了鼓。自己以前曾经杀害过很多八路军,是不是这次自己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不过他有点不甘心,如果就这样死了,自己曾经热血报国的雄心壮志就此终结了,怎么会甘心呢?还有家里的老婆孩子,那些都是他的牵挂。
一路走到了八路军的后方,令他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所有的俘虏被八路军热情招待,有伤口的包扎伤口,没伤口的先洗澡休息。然后安排饭菜,让他们先大吃一顿。看到这一幕,他悄声问身边同被俘虏的战士这是怎么回事。那个人凄惨惨地告诉他好像是吃饱了给他们送行……听到这句话,他眼睛眨巴了好几下,再也没言语。
一切完毕后,八路军安排被俘的人集体进了一个操场里面。说是要给他们上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安稳地坐在一个角落里。
这时候,有一个八路军领导模样的人走到了操场的最高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们,辛苦了。然后那个人讲虽然大家此刻是俘虏,不过他对他们以前奋勇杀鬼子的事很是尊敬和称赞,说此刻被俘的他们也是好儿郎,是热血的中国人……操场下的他,闻听这句话心情很是明亮,他第一次知道了八路军是那种大度宽容的人。
那个人继续说着,说国共两党的战事,说为什么一个国家的弟兄们互相残杀……一大通的道理,他不是不明白,而是无法接受国民党要独权专制的事实。虽然在国军里面他是个干部,却从没有人对他讲过战事的起因。就听那人说,如果大家还有继续战斗的勇气,如果各位希望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那么就应该拿起武器,彻底打倒国民党的军队……
人都说话不在多少,而在是不是能让人听进心里。那个八路军干部的一番话,再加上家信中所讲的那些事实,他忽然站了起来,大声喊着:我要跟着八路军,一起打倒国民党……哗,被俘虏的那些兄弟们也仿佛被传染了一般,纷纷响应他的话。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冒失还是显得有些转换的太快,不过他看到那个八路军干部在对他微笑,而且在他心中也仿佛冒出了一轮初升太阳一般的感觉……
四、他开始了真正八路军生活
由于他的态度积极,再就是八路方面也了解到他有些真本事,于是八路军干部很欣赏他。在这里要说的是,很巧合这支八路军队伍里有他的一位老乡。由于有老乡的关系,再加上他自己的表现,很快他被编入了八路军某团,并且为了和谐起见,八路军的干部让他领导着自己以前的老部下。
一次次的政治思想教育,一次次的战略战术纠错,还有八路军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当初的军人志向就应该属于这支部队。
济南战场上,国共两党再次交锋。那一次,他和他的弟兄们没有手软。虽然知道倒在他们枪口下的也是中国人,但是他们清楚那些人是死心塌地为国民党卖力的人,对于那样的人,他没有怜悯的义务。
战场上,他对敌人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而生活中,他俨然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八路军战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熟记在心;人民子弟兵为人民,他铭记在脑中。这时候的他,已经是我们自己人了。
军人的提拔是与战绩密切相关的,他的出色表现和他真心真意的奋勇杀敌,让他在队伍中出类拔萃。尤其让人钦佩的是他对爆破技术的娴熟与精湛,每次的爆破只要有他出现就会很顺利的完成。于是,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担任了他所在部队的爆破组组长。今天看来,那个组长应该是兼职,他以前的老部下还是归他带领着……
五、战事,让他无法平静
战事在持续南进,作为北方部队的他所在部,因为整个战事的集体南推也在南下。
河南开封之战,是个硬仗。
国民党顽固分子的拼死抵抗,让整个部队无法前进,而开封的几个城门也被国民党军把守得固若金汤一般。整整五天,我军损失惨重,一次次的攻城计划以失败告终。
指挥长急得嘴角起了火泡,因为开封拿不下,那么整个战局将会改变。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并且在我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相传从夏代开始,开封府就被立都。城墙的高度与城中的各种防护,可谓是极其先进。尤其是还有国民党军队的炮火支撑,想轻易拿下开封实属不易之事。
总指挥部的电报一次次地发来,催促他所在部队早日拿下开封。
战事不容延缓,拿下开封是迫在眉睫之事了。攻城部队召开干部会议,要大家积极想对策,争取一个星期内拿下开封。如若不然,其余整个南下的队伍将更加受阻。
略懂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战事一旦整体推进,那就是必须各个部队之间步调一致,如果不一致,将会出现孤军深入的状态。那样的话,战事将更难以控制,所以指挥部的催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爆破组组长的他,也位列会议上。他看着团长与政委的急切,知道战事吃紧,可是却真的毫无办法。爆破不是没有采取过,只是一次次的靠近总是不能近到最合适的爆破位置。这一次,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炸开城门。身为爆破组长,他心中很是为自己的无奈而羞愧。
在会议上的他,心中无法平静了……
六、他奏响了英雄的赞歌
经过周密部署以及首长的同意,爆破组再次准备对城门实施爆破。具体的爆破时间定于战斗打响后的第七天夜里。
凌晨三点,他带领着他的战事们上阵了。大部队随在他们的后面。
整个爆破组的气氛有些悲壮,全体战士都清楚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一个个脸上带着沉重的模样,但是心中的斗志激昂。
三点整,他的爆破组已经距离城门不过一百米了。隐蔽起来,然后第一个战士抱起炸药包就冲了上去……而敌人也不是吃素的,就在第一个战士冲上去的那一瞬间,敌人的照明弹随之释放。亮光下,他和战友们眼睁睁的看着第一个战士倒了下去。
他清楚,一旦被敌人知晓了攻城行为,爆破任务将更是艰难。然而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枪弹的威力,更残酷的就是明知是个死还得继续前进。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连续十个战士都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爆破却一次也未成功。他急了,急忙拦住第十一个要冲上去的战士,自己抓起炸药包就冲了上去。(国共开封之战有记载,那一场城门攻坚战我军用了11个炸药包。)
与前面的战士们一样,他冲上去的时候,敌人也发现了他。子弹像雨滴一般密集,机枪对他的封锁让他无法前进。忽然,腿上一阵疼痛,他知道自己负伤了。
他不再拼命前进,而是就着一个高处忽然倒了下去……敌人的子弹立即停止,并且不再关注他,因为他倒下的样子不仅仅是敌人就算是我方战士也看的很清楚,他已经牺牲了。
事实则不然,他倒下是因为心中知道硬闯是过不去的,不如装死混过去。敌人的不注意,他抓住了机会。一个跃起,急速扑到了城门下。
炸药包放在哪个位置他一下没有找到,也不想去找了,因为他已经有了用身体将城门打开的决心。于是,他用身体压着炸药包,死死趴在了城门上,拉响……
战事随着他的牺牲很快结束,而他的事迹则迅速传遍了全军……部队最高首长讲他是真正的八路军,讲他是真正的英雄。虽然他的前一段战斗生涯是与人民为敌……
据村里老人讲,他那一次的爆破是个决定性的战果。为了纪念他的英勇事迹,据说当时开封的那个城门曾被叫做全仁门,后来换为全仁街。今日,好像再次更名了。
七、喜报与噩耗并行
据村里的老人说,他的喜报是部队来了很多人送的。因为那个喜报还带着他牺牲的噩耗。
据说喜报读完后,他的家属很兴奋。而噩耗说完后,他的家属就昏厥了过去……至于以后的改嫁则是因为生活所迫了,自然也无法责怪。
关于他的后代,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至今,他那七十岁的儿子还健在,并且吃着国家的特殊津贴。而他改嫁的老婆,据村里人讲国家也没有责怪他的改嫁,也有一份津贴给予……
后记:文字里的他是真实存在的,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死于河南开封市。他的名字叫李全仁。国家承认的烈士。只是如今很少有人再知道他的事迹了。谨此小文,以祭英雄在天之灵。并以此文来诠释英雄的事迹不会被遗忘,同时英雄的灵魂将永存人间。
初稿完稿于12年2月27日
最后结稿以修订稿为准,此篇暂发江山。 共 44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以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以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由平凡平淡的人生经历写到惊心壮烈的攻坚战直到牺牲,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表现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浓烈的现实意义。李全仁,一山村青年,怀着报国热情参加了国民党军队,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行动中。抗战结束,国共军队开战,服从着军队命令的李全仁,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自己的军队。随着他对共产党军队性质的了解,他终于在当俘虏的时刻,完全归心于人民的军队,于是他在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身体抵住炸药包,为部队打通了胜利的道路,他壮烈牺牲。作者写这篇小说给我们诸多启示:(1)我们应该记住英雄,记住英雄在个人利益和国家民众利益面前的选择。这更值得我们今天想方设法“啃”国家的人脸红和深思。我们今天的官们为什么会腐败到底?就是因为没有英雄的这种信仰和信念,没有英雄的这种境界。(2)一个人,应该有做人的标准,有了这条标准,我们的人生才会走向正确的路。李全仁,他参加国民党的军队,是为了报国;归心于共产党的军队,也是为了报国和为民众谋福利。李全仁能最终这样选择,就是因为他的骨子里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就是为国为民。推荐!【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22814】
1 楼 文友: 2012-02-27 19:17:01 这篇以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以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由平凡平淡的人生经历写到惊心壮烈的攻坚战直到牺牲,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表现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浓烈的现实意义。李全仁,一山村青年,怀着报国热情参加了国民党军队,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行动中。抗战结束,国共军队开战,服从着军队命令的李全仁,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自己的军队。随着他对共产党军队性质的了解,他终于在当俘虏的时刻,完全归心于人民的军队,于是他在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身体抵住炸药包,为部队打通了胜利的道路,他壮烈牺牲。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 2012-02-27 19:17:21 作者写这篇小说给我们诸多启示:(1)我们应该记住英雄,记住英雄在个人利益和国家民众利益面前的选择。这更值得我们今天想方设法 啃 国家的人脸红和深思。我们今天的官们为什么会腐败到底?就是因为没有英雄的这种信仰和信念,没有英雄的这种境界。(2)一个人,应该有做人的标准,有了这条标准,我们的人生才会走向正确的路。李全仁,他参加国民党的军队,是为了报国;归心于共产党的军队,也是为了报国和为民众谋福利。李全仁能最终这样选择,就是因为他的骨子里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就是为国为民。 语文教师
楼 文友: 2012-02-27 20:51: 0 在此相遇,三生有幸;拜读大作,十分感佩!远握,问好!
4 楼 文友: 2012-02-29 17:27:41 李全仁做人的标准让人佩服。 1980年出生于一贫困家庭,喜欢写作,有作品发表于报刊和网络,并有作品获奖,憾无时间系统学习,愧无精品。如何调整经间期出血心律失常乏力吃什么药心悸属于心律失常么
走进英雄家乡的那个村落,一股整齐清洁的感觉扑面袭来。村庄不是很大,宅基却是错落有致,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村内的领导班子很是用心。
踏入他的家中,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知道他是烈士的痕迹。因为,他的妻子已经改嫁,并逝世;而剩下的儿子,今年也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是个聋哑人。由于找不到亲属方面对他的事迹能叙述的人,笔者只能在乡亲们的口中了解他的那些故事了……
一、他曾经是人民的敌人
与其他英雄不同的是,他曾经是人民的敌人。那时的他还年轻,不懂得国共两党的立党本质。只知道男儿当兵就是保家卫国,也验证热血男儿的本色。
于是,二十来岁的他热血沸腾地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那时候的国民党还是打鬼子的。战火的历练,让他从一个不懂怎样打枪的人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士兵。
对日抗战结束,国民党随之调转枪口,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共产党开始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曾经是兄弟的部队要互相绞杀。只是,他作为一个兵卒,只能听从上峰的命令。军令如山倒,他明白厉害性。所以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也不敢提出。
由于他抗日期间优秀的表现,被提拔成为国民党军某团的一个连级干部。转向内战以后,他也是奉命行事,对八路军部队也交火几次。虽然他在自己的家乡有老婆孩子,可是家中却抬不起头。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家乡已经被共产党接管了。而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人知晓。在军队已经是干部的他,杀害的共产党人与八路军人很是不少。
那一段时间的他,是一个国民党军队的优秀士兵,是他所在部队的一个连级干部,并且是一个杀伤力极强的人。那一刻的他,在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眼里直接就是人民的敌人。
二、他找到了新生
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多数士兵接到了家信,信中都是讲着共产党的好处,他也不例外。家书中讲述的那些事,他有点不信。信中说共产党是真心为老百姓做事的,以及打倒了地主,分了田地等……虽然后来国民党的部队开始截取战士的信件,却无法阻挡住共产党八路军真正为人民做事的信息。在看到家书的那一刻,他不仅仅知道了家乡已经是八路军的天下,更知道了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事实:那就是自己的儿子是个哑巴。除去这些,他还有一丝心动,是不是自己应该投靠八路军。不过那一刻的他,也只是想想而已。他还没有那个勇气,也舍不得国民党军队里丰厚的军饷……
由于国共两党的立场不同,战火在一次次地升级。终于在某一天,他所在的部队和八路军的一只精锐部队交了火。
交火中,他忽然觉得自己周围的士兵没有了往日的气势。看那枪口是在喷射子弹的,但是射出的子弹却跑向了一边,不再是对着八路军开火……那一刻,他知道,所有的一切已经拦不住了,以后天下一定是共产党的天下。
胡思乱想的时候,枪炮声忽然停止了。原来整个阵地已经被八路军团团包围,虽然指挥部的电话一次次地发狠,要他们守住这个阵地。然而即使是那边的吼声喊破了喉咙,这边的败局已定。他也不想做垂死挣扎,另有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还在人家八路军的根据地。
看着周围的弟兄们,他垂头丧气地做了八路军的俘虏。其实他不知道,这一次虽然变成了战俘,但是,他的一生却因为这次而有了一次新的生命。
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随着被八路军俘虏的战友们一起走着,他心里忽然打起了鼓。自己以前曾经杀害过很多八路军,是不是这次自己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不过他有点不甘心,如果就这样死了,自己曾经热血报国的雄心壮志就此终结了,怎么会甘心呢?还有家里的老婆孩子,那些都是他的牵挂。
一路走到了八路军的后方,令他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所有的俘虏被八路军热情招待,有伤口的包扎伤口,没伤口的先洗澡休息。然后安排饭菜,让他们先大吃一顿。看到这一幕,他悄声问身边同被俘虏的战士这是怎么回事。那个人凄惨惨地告诉他好像是吃饱了给他们送行……听到这句话,他眼睛眨巴了好几下,再也没言语。
一切完毕后,八路军安排被俘的人集体进了一个操场里面。说是要给他们上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安稳地坐在一个角落里。
这时候,有一个八路军领导模样的人走到了操场的最高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们,辛苦了。然后那个人讲虽然大家此刻是俘虏,不过他对他们以前奋勇杀鬼子的事很是尊敬和称赞,说此刻被俘的他们也是好儿郎,是热血的中国人……操场下的他,闻听这句话心情很是明亮,他第一次知道了八路军是那种大度宽容的人。
那个人继续说着,说国共两党的战事,说为什么一个国家的弟兄们互相残杀……一大通的道理,他不是不明白,而是无法接受国民党要独权专制的事实。虽然在国军里面他是个干部,却从没有人对他讲过战事的起因。就听那人说,如果大家还有继续战斗的勇气,如果各位希望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那么就应该拿起武器,彻底打倒国民党的军队……
人都说话不在多少,而在是不是能让人听进心里。那个八路军干部的一番话,再加上家信中所讲的那些事实,他忽然站了起来,大声喊着:我要跟着八路军,一起打倒国民党……哗,被俘虏的那些兄弟们也仿佛被传染了一般,纷纷响应他的话。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冒失还是显得有些转换的太快,不过他看到那个八路军干部在对他微笑,而且在他心中也仿佛冒出了一轮初升太阳一般的感觉……
四、他开始了真正八路军生活
由于他的态度积极,再就是八路方面也了解到他有些真本事,于是八路军干部很欣赏他。在这里要说的是,很巧合这支八路军队伍里有他的一位老乡。由于有老乡的关系,再加上他自己的表现,很快他被编入了八路军某团,并且为了和谐起见,八路军的干部让他领导着自己以前的老部下。
一次次的政治思想教育,一次次的战略战术纠错,还有八路军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当初的军人志向就应该属于这支部队。
济南战场上,国共两党再次交锋。那一次,他和他的弟兄们没有手软。虽然知道倒在他们枪口下的也是中国人,但是他们清楚那些人是死心塌地为国民党卖力的人,对于那样的人,他没有怜悯的义务。
战场上,他对敌人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而生活中,他俨然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八路军战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熟记在心;人民子弟兵为人民,他铭记在脑中。这时候的他,已经是我们自己人了。
军人的提拔是与战绩密切相关的,他的出色表现和他真心真意的奋勇杀敌,让他在队伍中出类拔萃。尤其让人钦佩的是他对爆破技术的娴熟与精湛,每次的爆破只要有他出现就会很顺利的完成。于是,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担任了他所在部队的爆破组组长。今天看来,那个组长应该是兼职,他以前的老部下还是归他带领着……
五、战事,让他无法平静
战事在持续南进,作为北方部队的他所在部,因为整个战事的集体南推也在南下。
河南开封之战,是个硬仗。
国民党顽固分子的拼死抵抗,让整个部队无法前进,而开封的几个城门也被国民党军把守得固若金汤一般。整整五天,我军损失惨重,一次次的攻城计划以失败告终。
指挥长急得嘴角起了火泡,因为开封拿不下,那么整个战局将会改变。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并且在我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相传从夏代开始,开封府就被立都。城墙的高度与城中的各种防护,可谓是极其先进。尤其是还有国民党军队的炮火支撑,想轻易拿下开封实属不易之事。
总指挥部的电报一次次地发来,催促他所在部队早日拿下开封。
战事不容延缓,拿下开封是迫在眉睫之事了。攻城部队召开干部会议,要大家积极想对策,争取一个星期内拿下开封。如若不然,其余整个南下的队伍将更加受阻。
略懂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战事一旦整体推进,那就是必须各个部队之间步调一致,如果不一致,将会出现孤军深入的状态。那样的话,战事将更难以控制,所以指挥部的催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爆破组组长的他,也位列会议上。他看着团长与政委的急切,知道战事吃紧,可是却真的毫无办法。爆破不是没有采取过,只是一次次的靠近总是不能近到最合适的爆破位置。这一次,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炸开城门。身为爆破组长,他心中很是为自己的无奈而羞愧。
在会议上的他,心中无法平静了……
六、他奏响了英雄的赞歌
经过周密部署以及首长的同意,爆破组再次准备对城门实施爆破。具体的爆破时间定于战斗打响后的第七天夜里。
凌晨三点,他带领着他的战事们上阵了。大部队随在他们的后面。
整个爆破组的气氛有些悲壮,全体战士都清楚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一个个脸上带着沉重的模样,但是心中的斗志激昂。
三点整,他的爆破组已经距离城门不过一百米了。隐蔽起来,然后第一个战士抱起炸药包就冲了上去……而敌人也不是吃素的,就在第一个战士冲上去的那一瞬间,敌人的照明弹随之释放。亮光下,他和战友们眼睁睁的看着第一个战士倒了下去。
他清楚,一旦被敌人知晓了攻城行为,爆破任务将更是艰难。然而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枪弹的威力,更残酷的就是明知是个死还得继续前进。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连续十个战士都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爆破却一次也未成功。他急了,急忙拦住第十一个要冲上去的战士,自己抓起炸药包就冲了上去。(国共开封之战有记载,那一场城门攻坚战我军用了11个炸药包。)
与前面的战士们一样,他冲上去的时候,敌人也发现了他。子弹像雨滴一般密集,机枪对他的封锁让他无法前进。忽然,腿上一阵疼痛,他知道自己负伤了。
他不再拼命前进,而是就着一个高处忽然倒了下去……敌人的子弹立即停止,并且不再关注他,因为他倒下的样子不仅仅是敌人就算是我方战士也看的很清楚,他已经牺牲了。
事实则不然,他倒下是因为心中知道硬闯是过不去的,不如装死混过去。敌人的不注意,他抓住了机会。一个跃起,急速扑到了城门下。
炸药包放在哪个位置他一下没有找到,也不想去找了,因为他已经有了用身体将城门打开的决心。于是,他用身体压着炸药包,死死趴在了城门上,拉响……
战事随着他的牺牲很快结束,而他的事迹则迅速传遍了全军……部队最高首长讲他是真正的八路军,讲他是真正的英雄。虽然他的前一段战斗生涯是与人民为敌……
据村里老人讲,他那一次的爆破是个决定性的战果。为了纪念他的英勇事迹,据说当时开封的那个城门曾被叫做全仁门,后来换为全仁街。今日,好像再次更名了。
七、喜报与噩耗并行
据村里的老人说,他的喜报是部队来了很多人送的。因为那个喜报还带着他牺牲的噩耗。
据说喜报读完后,他的家属很兴奋。而噩耗说完后,他的家属就昏厥了过去……至于以后的改嫁则是因为生活所迫了,自然也无法责怪。
关于他的后代,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至今,他那七十岁的儿子还健在,并且吃着国家的特殊津贴。而他改嫁的老婆,据村里人讲国家也没有责怪他的改嫁,也有一份津贴给予……
后记:文字里的他是真实存在的,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死于河南开封市。他的名字叫李全仁。国家承认的烈士。只是如今很少有人再知道他的事迹了。谨此小文,以祭英雄在天之灵。并以此文来诠释英雄的事迹不会被遗忘,同时英雄的灵魂将永存人间。
初稿完稿于12年2月27日
最后结稿以修订稿为准,此篇暂发江山。 共 44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以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以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由平凡平淡的人生经历写到惊心壮烈的攻坚战直到牺牲,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表现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浓烈的现实意义。李全仁,一山村青年,怀着报国热情参加了国民党军队,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行动中。抗战结束,国共军队开战,服从着军队命令的李全仁,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自己的军队。随着他对共产党军队性质的了解,他终于在当俘虏的时刻,完全归心于人民的军队,于是他在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身体抵住炸药包,为部队打通了胜利的道路,他壮烈牺牲。作者写这篇小说给我们诸多启示:(1)我们应该记住英雄,记住英雄在个人利益和国家民众利益面前的选择。这更值得我们今天想方设法“啃”国家的人脸红和深思。我们今天的官们为什么会腐败到底?就是因为没有英雄的这种信仰和信念,没有英雄的这种境界。(2)一个人,应该有做人的标准,有了这条标准,我们的人生才会走向正确的路。李全仁,他参加国民党的军队,是为了报国;归心于共产党的军队,也是为了报国和为民众谋福利。李全仁能最终这样选择,就是因为他的骨子里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就是为国为民。推荐!【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22814】
1 楼 文友: 2012-02-27 19:17:01 这篇以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以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由平凡平淡的人生经历写到惊心壮烈的攻坚战直到牺牲,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表现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浓烈的现实意义。李全仁,一山村青年,怀着报国热情参加了国民党军队,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行动中。抗战结束,国共军队开战,服从着军队命令的李全仁,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自己的军队。随着他对共产党军队性质的了解,他终于在当俘虏的时刻,完全归心于人民的军队,于是他在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身体抵住炸药包,为部队打通了胜利的道路,他壮烈牺牲。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 2012-02-27 19:17:21 作者写这篇小说给我们诸多启示:(1)我们应该记住英雄,记住英雄在个人利益和国家民众利益面前的选择。这更值得我们今天想方设法 啃 国家的人脸红和深思。我们今天的官们为什么会腐败到底?就是因为没有英雄的这种信仰和信念,没有英雄的这种境界。(2)一个人,应该有做人的标准,有了这条标准,我们的人生才会走向正确的路。李全仁,他参加国民党的军队,是为了报国;归心于共产党的军队,也是为了报国和为民众谋福利。李全仁能最终这样选择,就是因为他的骨子里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就是为国为民。 语文教师
楼 文友: 2012-02-27 20:51: 0 在此相遇,三生有幸;拜读大作,十分感佩!远握,问好!
4 楼 文友: 2012-02-29 17:27:41 李全仁做人的标准让人佩服。 1980年出生于一贫困家庭,喜欢写作,有作品发表于报刊和网络,并有作品获奖,憾无时间系统学习,愧无精品。如何调整经间期出血心律失常乏力吃什么药心悸属于心律失常么
- 下一页:一种相思之情融于字里行间(1)
- 上一页:共207字1页转到页编者按作者构思于月
最近更新
- 06月21日仙侠给狗狗煎中草药的注意事项位置
- 06月21日仙侠给狗狗戴指甲套合适吗位置
- 06月21日仙侠给猫咪洗澡的小常识位置
- 06月21日仙侠夏季饲养松狮犬怎么防晒位置
- 06月21日仙侠给猫咪换猫粮的正确方式及技巧位置
- 06月21日仙侠给猫咪喂药小妙招位置
- 06月20日仙侠狼青幼犬的喂养指南和注意事项图位置
- 06月20日仙侠猎狐犬好养吗位置
- 06月20日仙侠猫为什么会喜欢呆在高处位置
- 06月20日仙侠猫不想上厕所的原因分析位置
- 06月20日仙侠猫咪上桌子偷吃东西怎么办训练猫咪不偷吃的位置
- 06月20日仙侠狼青犬的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