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蝴蝶效应说开去

我脑子里出现“蝴蝶”这个词汇是一个偶然,那是在看电视。6月12日周六晚上,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星光大道》,不知什么原因——我打字就出现了是“神么”而不是“什么”,真是鬼使神差——也许是一个老师唱歌的时候现场演绎魔术,她表演了空手幻化出好多太阳伞,各式各样,上边有各色图案蝴蝶,蝴蝶这个词儿一下子在我脑海中就跑了出来或是蹦了出来,在我脑子里灵光乍现。

最初是蝴蝶这个词儿,马上就出现了蝴蝶效应这个词汇。我就想到了蝴蝶效应是什么意思呢?我最早看过蝴蝶效应这个词的解释,也大致知道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我想南海问题就是一只蝴蝶,原来并没什么动静,一经发酵就出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虽有掌控,但是不好收拾,也许还要韬光养晦吧,等待以后强大了,各方自然就可以收场了,或时不时地再次出现小的纷争,不如现在想火药桶了?也未可知。

从此,我的大脑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地思想起有关蝴蝶效应的事情了。

我从蝴蝶效应这个词汇的意思,又马上想到了我上个世纪90年代初看到的一本书,那大概是贾平凹先生的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废都》,我从朋友那读到的,刚刚上架他就买了,那时候是很贵的,价格忘了。我拿到手里翻了翻,被书中的一串空格吸引了,大致是“????此处删去多少多少字”之类的。仿佛作者居然敢写性却为什么又要删除,也不知是商家的意思还是作者的意思,总之是很诱人。《废都》从此奠定了作者的地位。我大概70时年代就读过贾先生的作品,那是阶级斗争的年代的作品,还打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烙印,虽年代已久远,未曾磨灭。《废都》到底写了什么,我不曾记得了,倒是一串空格和主人公的名字个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串空格的版式让我想起了前些年代的“三言二拍”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里边也有此处删去多少多少字的样式,那里边的重要篇目和情节依稀恍惚还记得一点儿,有《卖油郎独占花魁》、《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等,确切的是不知道了。

话又说回来,《废都》这部小说对露骨隐私行为的描写,令人惊悚。这些最原始的描写,展现了人于无奈之下人的自然的本能的冲动,也正是性的展现,反映了主人公庄之蝶内心深处纠缠着灵与肉的冲撞与追求,也使我认识了主人公庄之蝶,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这个人庄之蝶。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随着岁月的延长和记性减弱我倒是无从记起。

庄之蝶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篇《锦瑟》。庄之蝶就是从《锦瑟》中幻化而来的吧。通篇诗句是这样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其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即庄之蝶这个名字的出处吧?我这样想。

诗人所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幻化蝴蝶蝶,栩栩然而飞舞,全然忘记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手挥目送之间,落花流水春去也。同样的难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难以进入到诗人的心里。即使偶尔进入到诗人的心理,也难以达到诗人的高度和认知。所以后来者无不是力争从诗人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意趣爱好和当时的境况。但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无论怎么分析理解大概都是一种揣度吧。

我又一想,不对吧?贾平凹乃是当代著名的大作家,他一定知道李商隐的《锦瑟》中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或是他就知道《庄子》读过《庄子》,即使没读过也一定听说过,大作家嘛!那是一定的了。庄之蝶这个名字的就是出现在《庄子》里吧?我忽又这样想。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音渠意思是惊喜高兴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译文大致意思是: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倒在床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虽然同样梦见蝴蝶,但是肯定自己不是庄周。这里的哲学思考让人迷惑让人费解让人迷茫总之是让我发疯。非一般人所能解释清楚,我自是一般人,所以难以理解,就开始捉摸不透胡乱去想直到脑袋像一锅浆糊就不再想谁是谁了。

又想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当中的浪漫场景,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美好的爱情不能在现实中成立,何不梦幻一下,在超脱的境界中化作蝴蝶去实现呢?现实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了现实,只存在虚幻之中或是理想之中的爱情,那还叫爱情么?

大脑有些糊涂了,强迫自己不再想什么了,即使偶然还会闪过一点点,也不敢往深处想了,怕得精神分裂症!怕是又得了强迫症了吧?O(∩_∩)O哈哈~

古人为什么把美好的事情都寄托到梦境中呢?那不是黄粱一梦么?那能实现得了么?她们明知不能实现。又为什么去虚设场景?我有太多的疑问了。对了,那就是一种阿Q精神吧?那只不过就是一种精神抚慰和寄托罢了。

这还是刚开始写的蝴蝶效应么?这是意识流吧?从蝴蝶这个词儿出现在我脑海里,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14小时,我花大部分时间去思考有关蝴蝶的词汇。现在,我的大脑大概停止关于蝴蝶的思考了。要是不停止思考,我不加思考的怀疑我一定能疯吧?O(∩_∩)O~呵呵。还好,还能笑得出来那就说明我还有理智还没有疯。

依然只能是揣度。

共 246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好一篇《蝴蝶效应说开去》,富于遐想的开篇,让我们蓦然懂得“蝴蝶效应”一词的由来。原来“蝴蝶效应”一词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所说。亚马逊雨林就像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后引起的一场龙卷风。指出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蝴蝶效应”也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与蝴蝶有关的人名、故事。如《废都》主人公庄之蝶名字的出处,来自唐朝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又如,《化蝶》当中的浪漫场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了两只蝴蝶,他们为爱情缠绵,翩翩起舞。阅读此文,感触很多。谢谢赐稿!祝写作愉快!【:婉溪清扬】

1楼文友: 21:29:55 富于遐想的开篇,让我们蓦然懂得 蝴蝶效应 一词的由来。问好作者!

回复1楼文友: 06:41: 8 谢谢婉溪清扬老师的评论,您辛苦了!

2楼文友: 1 :51:24 我喜欢远方文友写这样的文章。文章不分长短,只要中心突出 ,只要意义深刻就是我心中的精品,我就喜读这样的文章。向远方的文友问好!江山文学是培育文学新人的大学校,我们共同努力学习。

回复2楼文友: 16:21: 6 谢谢文友。您的大作拜读了,对您的才华真是佩服至极!!!

肾炎患者要多吃什么食物好

小便发黄怎么调理

肾炎是如何引起

孩子感冒鼻塞流涕吃什么药
薏芽健脾凝胶亚宝药业
热淋清颗粒的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