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聆听遐想
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俄国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作品,无疑就是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 —俄国作家巴别尔
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 —朱利安·赫胥黎
战争与和平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高尔基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的场面广阔、人物众多,不但以前没有人写过这样的小说,以后也不会有人再写,是当之无愧的史诗战争与和平是一幅有关一切人们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幸福和悲哀、伟大和耻辱的事物的完整画像。 —毛姆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 —罗曼·罗兰
上面这些超级评论都是后来才看到的。第一次读《战争与和平》时十五岁。也巧,托尔斯泰在书中也正好写了十五年,的1805年至1820年。实话说,那个年纪根本不可能具备对这百万文字巨著的理解能力。但最初的印象终生不可磨灭。这些印象虽然十分幼稚和偏颇,却是在人生最单纯的时候建立的基准。在后来漫长的日子里,生活经历自会来校准”尽管有些会越校”越偏,总好过一片荒芜的空白。
战争与和平中人物众多,虽不及红楼梦般纷繁,却是比红楼人物靠近了现代两百年。红楼梦从黛玉进府到贾府被抄,大约十年光景。战争与和平时间跨度也是十五年。红楼梦中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战争与和平中也有库拉金、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四大家族。
当然,两者题材没有可比性。
初读《战争与和平》小小少年,天然崇拜英雄。对尼古拉•罗斯托夫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佩服的五体投地。
战争与和平是当兵前读的最后一部长篇,读完就去保家卫国了。当兵前喜欢尼古拉。因为他是热血青年,而且是军迷。当兵后,连队生活艰苦,想上前线,喜欢安德烈。甚至幻想像他一样,负重伤后默默无闻的死在爱人面前。
少年的思维是单纯而又直线的。托尔斯泰把善良与博爱给了玛丽娅,她却不漂亮;把聪慧与美丽给了娜达莎,她却不成熟,还有点荒唐。但少年直接无视玛丽娅只盯上娜达莎,特别是她还会跳舞。
自己走上了漫漫人生路,才看清了皮埃尔。原来这才是人生啊。窝窝囊囊娶了爱伦,却为她与多勃赫夫决斗。面临决斗了,又觉得这样不值得。想大手笔的刺杀,却为了救受辱的女同胞被捕。真与荆轲不好比。
真服了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每个人物颠三倒四的内心写得那么细腻真实。尽管年轻时多半不屑一顾,到了自己颠三倒四过了几十年之后,才领略了这无比深刻的心灵辩证法之五味杂陈。
皮埃尔与娜达莎终于熬过了战争得到了和平。他们最终都成熟了,都得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
读《战争与和平》只看到人物,忽略了战争与和平那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后来重读《战争与和平》时,第一件要做的功课,就是恶补俄法战争史。1812是什么年景?那可是人人难忘的卫国战争年份。夺回了莫斯科,拖垮了。为了记住这的,托尔斯泰写出了这部史诗般的巨著,以表拳拳爱国之心。其实,托尔斯泰最初是想写十二月党人。
托尔斯泰的伟大就在于:以上帝的视角,用人道与博爱,去看待战争与和平。
1956年美国拍摄《战争与和平》赫本出演娜达莎,片长208分钟。1968年前苏联拍摄《战争与和平》柳德米拉出演娜达莎,片长417分钟。1972年英国拍摄《战争与和平》除此,还多次改编为电视剧。
毫无疑问,1968版最原汁原味。但即便改编出色,也远不如读原著过瘾。
艺术是相通的。读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会想起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听到《1812序曲》就会想到《战争与和平》
播放前
关闭背景音乐
娜达莎的华尔兹
1968版配音剪辑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聆听与遐想第1~4辑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战争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组织互相使用暴力、虐袭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广义来说,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战争。蚂蚁和黑猩猩等等少数生物都有战争行为。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一般来说,战争的发起往往带着掠夺的成分,即战争的基层就是来源于掠夺。在一方的资源不足时必须以“生存”或种种原因为理由对一方进行的掠夺行为,而被掠夺方认为自己是自卫反击,因而两种“正义”碰撞在了一起就形成战争这种极端社会现象。
灯盏细辛胶囊说明书
长春华山银屑病医院白秀兰
- 下一页:你的生日
- 上一页:孤星月影谁的柔情划过我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