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文缘春天杂文渔父启示

端午节的来临,使我们想起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想起了诗人那脍炙人口的散文《渔父》。

《渔父》这篇优秀散文,通过诗人与渔父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和渔夫对这个世界的不同看法,也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正确看世界。

怎样看世界,即受到客观世界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影响,又受到人的主观态度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看法。

诚然世界不会让每个人满意,也不会让一个人在任何时期满意;诚然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假象掩饰了真相;诚然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合理,怎么看?《渔父》给来我们很好地启示。

《渔父》的原文是这样说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bu)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从《渔父》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世界,对社会是全盘否定的,他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这样的世界,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改造不了这个世界,就离开世界,绝不同流合污。最终他作出了无奈的选择——投江——这也是屈原投江的内在原因。

而作为劳动者渔父对世界则有另一番看法:“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

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更没有必要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宁肯投江而不同流合污。

渔父不仅没有消极回避这个混浊的世界,反而面带微笑,口中唱着说:“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也是因此而来的。

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渔父是洒落超脱,远害全身;屈原是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渔父的话显示了他生存的智慧,他把认识、改造和利用世界结合的非常完美,显得睿智和超脱,相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屈原,要轻松的多。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世界不无启迪,这就是《渔父》的价值所在。

当然,我们对渔父的赞赏,并不是对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憎分明的无畏气节的否定。

近七百年后,中国又出了一个大文豪,公元 9 年,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面对门阀制度森严,出身庶族的他,受人歧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他既没有走屈原投江自尽的路子,也没有渔夫笑傲江湖,从容应对的胸怀,而是采取消极回避方法,成为南山种菊人,这就是陶渊明,不过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金瓶梅》里有一首词也是在说人生:人生南北如歧路,世事悠悠等风絮,造化弄人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到如今恐嗟前事,功名富贵何须慕,堪止流行随所寓,玉堂金马,竹篱茅舍,总是伤心处。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悲欢离合的人生,总是看不透,想不开。是谁在主宰世界和人生?是命运,是造化?认识不了,只有感叹了。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看人生,说得就更加精彩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类社会如同长江,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并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造就英雄。顺应历史,谈笑人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梧桐巷》的开篇词则是用一种坦然的心态看待人生:

江山如画,楼高庐凹,春去秋来又冬夏。

心累煞,身无暇,且放下无限牵挂。

世事难料实无那,达,亦作罢;穷,亦作罢。

如何看人生,古今中外,千姿百态,如果从心态看,不外三种,乐观、悲观和坦然。

《西游记》里的一樵夫,他的世界观就和渔父很接近,他们虽然生活艰辛,但总是用乐观心态看世界,看人生,且听这樵夫一边砍柴一边歌唱: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世界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他们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应该是主流,只可惜的是,他们的话语权太少了,他们的意识往往被我们忽视了。

今天,我们如何看世界?我想有两个法宝,一是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可以继承;二是有优秀的外来文化可借鉴。

那就是用出世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入世的态度对待生活。

那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认识、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共 21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屈原的散文《渔父》为话题,引出了对人生的看法,并引用《金瓶梅》、《三国演义》、《梧桐巷》里的词,进一步说明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世界的态度,并总结了两个法宝:一是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可以继承;二是有优秀的外来文化可借鉴。 那就是用出世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入世的态度对待生活。那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认识、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非常耐读的文章,彰显了作者宽广、坦然、洒脱、乐观的心境。佳作,推荐共赏!【:秋天的风】

1楼文友:201 -0 -2 17:44: 4 非常值得一读的文章,给人以启迪,笑看人生,坦然看世界!佳作,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楼文友:201 -0 -24 11:19:1 谢谢秋风老师的点评,辛苦,多保重。问好祝福。

2楼文友:201 -0 -2 17:52:05 一篇不错的杂文!读后很受启迪!谢谢赐稿!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2楼文友:201 -0 -24 11:19:51 谢谢社长点评,辛苦,多保重。问好祝福。

首荟通便胶囊排毒怎么样

首荟通便胶囊怎么样

首荟通便胶囊能减肥吗

怎样检测骨质疏松
缺钙引起腰酸背痛
轻度自闭症儿童的表现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