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蛋糕说的前思后想左顾右盼

一阵“做蛋糕与分蛋糕”之争,引起我的一些前思后想。

初闻,以为是家庭或企业部门之争呢,不料却是政治家、管理层、权力拥有者们之争。我还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觉得颇似过去年代的路线斗争的地位权力之争。

有人主张先做好蛋糕再分,而且要尽量做大,理由是越大越容易分,大家能够分得到的越多,做小了怎么分也分不成。

我不太赞成这说法。此说言下之意是我国目前还是个小“蛋糕”,所以才分不匀,才有人甚至分不着,才有了贫富悬殊,社会才不那么安定,才会有先分再做的想法。

呵!GDP已经达到了震惊世界的高度,名扬五洲四海呵,连贪污、腐败、浪费、糟蹋、逃逸的数字,都居排名前列,那是一块小“蛋糕”呢,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有人则认为应该先分好蛋糕“指标”再做大,只有说好了怎么分才可能做得大,才能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在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分配不公,所以就应先解决合理分配问题。

我的前思是什么,后想又是什么呢?

做与分的先后是个技术问题、枝节问题,关键是有一个怎样掌家的家长,如果是个好父母,先后并不重要,如果是个吃喝玩乐的父母,先后问题当然就非常重要了。

我忽然想起从前,60年粮食定量不够吃的那个年份。当时不是“分蛋糕”,哪里有蛋糕可分,是分饭的问题。因为常常吃不饱饭一家人也闹纠纷,你说他吃多了占了你的定量,他说你吃多了占了他的定量,于是父母不得不给孩子分饭,甚至量好米以后分开竹筒子蒸,各人吃各人的指标。

伟大、公平、大公无私的父母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饿肚肚,还从自己竹筒子里给这孩子拨一点那孩子拨一点。于是家庭和睦了,不再闹纠纷、瞪眼睛、嗷嗷叫。

如果“父母官”也如同那些好父母一样的大公无私,甚至把自己的“指标饭”也分拨给孩子们,还会存在“分蛋糕”的问题吗?当然不会。如果“父母官”是大公无私,“做与分”之争岂不就没有必要,吵吵嚷嚷的议论岂不如同脱裤子放屁。

人们越来越发现一些“父母”的人格道德水平在大大的滑落,甚至堕落,不仅仅偏心眼、分配不公,甚至贪污盗窃孩子们的用于过腐败的日子。于是为了保自己不饿肚肚,儿女吗就不得不关心起“分”的问题来了。

做蛋糕之前就分好指标能顶用吗?能解决问题吗?能够按决定了的指标发放吗?

如果父母不公平,说好蛋糕怎么分;

到头还是分不着,说好听的是骗人。

上天落下满地银,派兵把守不许近;

百姓日子都好了,怕对他们管不成。

如果个的别“父母”嘴馋、自私自利、穷凶极恶、欲壑难填、贪得无厌,不给或者少给“孩子”咋办?农民工一次次的讨债也解决不了,企业事业的职工补贴有政府规定指标,发了红头文件,可具体部门还是爱克扣、雁过拔毛。遇上这样的父母,孩子该怎么办呢?

告状吗?门也挨不着,还常常被半路堵截说是“非法上访”,栽赃陷害说是闹事。钱没得到倒是被安个破坏社会稳定罪名关起来呢。

看来“分蛋糕”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体制与权力问题,只有体制和权力能保障各人能如数领到该分得的“蛋糕”。也就是说,只有权力能保障公平分配才能真正公平合理的分好“蛋糕”,或者是让自己也得到一定的权力,也成为“父母官”的一员,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利益。

水泊梁山的宋江和哥们当了父母官、核心、为首、领导、副手和各种各样的“手”,可比做“分蛋糕”,都有了一定的权力分“蛋糕”,所以就保障了他们如数的分。

权力的“蛋糕”再大也不够梁山好汉各得一块,于是就靠核心、为首、领等等公平的当家、掌家、持家,才能和谐太平,不吵吵嚷嚷。

如果当家、掌家、持家人不像个真正的父母,而是父母官,不一碗水端平,爱结党营私、拉拢势力、培养帮派,给这孩子多那孩子少,甚至把“指标”克扣下来另做它用,比如给友邦、亲戚、朋友、亲信、保镖、轿夫、喇叭手、唱歌跳舞的、陪困觉的、看门狗等,比如留下来在外人面前摆脸面、拉关系、做人情、讨名声……

我的前思后想就是这,左顾右盼是怎么回事呢?如同跳探戈舞一样,扭头左右看。世界之大异彩纷云,可以大大的左顾右盼。

讲个故事。灰姑娘故事中的恶后娘人人皆知,讲个类“灰姑娘”的故事。

一个孩子智力弱些,为人老实、做人本份,亲娘也许觉得长大后没有多大出息。于是儿时,妈妈姐姐早晨吃牛奶鸡蛋他却吃泡饭。这孩子心里不服却不敢说,可也想法对付,妈妈走了就把泡饭倒进阴沟里,中午多吃一些补回来。

一次有客人他也吃泡饭,于是在客人身边转悠,阿姨发现他的碗里没鸡蛋便赶紧把鸡蛋给他。妈妈阻止,说他吃不得蛋,他便笑眯眯的说:“吃得!吃得!”妈妈难堪呵。

有人爱摆脸面,“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封建残余,甚至发扬光大。赠友邦而让自己的人挨饿,甚至友邦看不中而退回,宁愿抛海撒江也不运回来救济难民。可恶啊。

他们还理直气壮,朝廷的面子、国格、声誉、威望、地位呀,其实就是为他们自己的位子、面子,为维稳,怕激起不满丢了自己的位子。

在家人的面前不要脸,在客人面前死要脸面活受罪——哼哼,他们自己不受罪嘛,不死他,不死他的家人,不是死他的哥们。所以动不动什么什么精神,就什么什么长远利益,就什么什么不要只看暂时困难,就什么什么不要只看鼻子尖上那点利益,所以什么什么要经得住考验。那是什么主义哦。

这孩子的智力不差,他用方言自己形容自己说:“我哪傻,不‘着急’就是!”

“不着急”不是不在乎、无所谓,就是摆在心里不急着说出来。他挺聪明,知道妈妈在外人面前要脸,偏偏在客人面前抖妈妈的底。

先做蛋糕还是先分蛋糕,如果问这孩子他会怎么回答呢?我没问。我设想他一定会说:“要那么大的蛋糕做什么,已经很大很大,再大了就更吃不完,一定又留下她们做早点,留下招待客人,反正我还是吃泡饭的命。

哼,什么分好蛋糕再做,什么做大,不想给的话做得再大也白做,即便上天落下满山遍野的蛋糕也会派重兵把守,不许捡——嘿嘿,还有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且沾点口水把它点破听听。

知道了,是怕百姓日子好了会“变修”,舍不得抛弃坛坛罐罐,怕不再舍得为抛头颅洒热血,一旦不依赖他们过日子了会桀骜不驯。什么变修,不就是怕不听使唤不肯当驯服工具了。

忽然觉得那孩子挺令人欣赏,巧妙的抖他妈妈的底,丢他妈妈的脸,且为他敲一段打油诗:

蛋糕,

好吃呵,

很好吃的,

妈妈会给吗?

她要我吃泡饭,

说吃泡饭身体好,

人不聪明还长得高,

蛋糕留给她和客人吃,

为得脸面摆阔气树威望,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大发扬,

妈妈把亲生儿子当成傻瓜哄,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共 268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蛋糕”如何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这是权利与体制的问题。政府官员和老百姓把自己的位置调整好,心态调整好,角度调整好,不怕“蛋糕”分不成。中饱私囊,贪赃枉法,死要面子活受罪等等的分法,都是不靠普的,那些表面文章的宣扬落实到实处,才是根本问题。【:秋风向晚】

1楼文友: 1 :55: 6 文章睿智,切合现时时代发展,欣赏:))

小孩便秘快速通便方法

小孩便秘怎么办吃什么

小孩儿便秘怎么办

有没有不反弹的减肥药
女人腰酸腿疼是什原因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