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江南爱的味道外两篇

爱的味道

早上起床,母亲给我煮了银丝面、白粥、芹菜红萝卜炒粉,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只是感觉它们太普通了,都有点吃腻的感觉。

听说阿姨们请吃饭,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问母亲,是哪家店呀,她说是仙踪林。以前多次逛街经过那里,总是停下脚步,犹豫又徘徊,高昂的价格使我望而却步。这次,我可以尽情的点餐,心里窃喜,好兴奋啊。

仙踪林,多好的名字,多美的意境,是神仙经过这里也会留恋那诱人的美食吗?正想着,推开仙踪林的门,一阵凉气迎面扑面扑来,夏日的闷热立即消散!眼观四周,清新优雅的室内设计,给人一种绿意盈盈的享受。不错,是初夏的感觉!白、浅绿、米黄三种主色调构成夏威夷绿色的海风。

翻开菜单,各种小吃、饮料、主食都以最鲜艳最完美的形态和色调呈现顾客眼前。茶,是这里的主打饮品,绿茶、红茶,加上各种果汁,可以调配出美味可口的果茶。看啊,色泽是多么的甜美诱人,使人垂涎三尺,的确,是夏天的味道,可口的果茶加上冰块,金黄色的柚子茶,使人联想到绵软细沙的海滩;青绿色的芦荟茶,仿佛感觉置身于海风飘飘的椰子林;碧蓝色的不知名的茶,让人脑海中浮现一片清凉的风平浪静的大海…

咖啡,奶茶也是这里的主打的饮料。咖啡,这种在回忆中象征着小资情调的饮品,已渐渐成为我们这种平民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东西了,它不再奢华,似乎代表着精致和典雅,第一口苦涩,是味觉上的不适应,第二口苦涩,带着一点点的甜味,苦伴着甜,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味道;第三口,便觉得香浓可口,顺滑如丝,应该是加了纯白的牛奶,这时,你便完全爱上了它。

这里的主食也很不错。香喷喷的台湾卤肉饭;口感爽滑的鸡肉芝士意大利面,咖喱炒海鲜饭…。吃着意大利面,舌尖碰触着浓郁的奶油味,香是香,可是却觉得过于油腻;用刀叉卷起意大利面,却不小掉了几条在桌子上,送入口中,感到有点硬硬的,虽然有弹性,却不如家里的银丝面带着中国面的味道;咀嚼着油炸的鸡胸脯,香的是表层的面粉,而里面的肉却味同嚼蜡!

此时,我不禁怀念起母亲给我煮的各种食物。那金灿灿油亮亮的白切鸡,人称“二黄头”,是老鸡,先将热水煮沸,放入“二黄头”,开中火慢慢熬,等到半熟,给它翻个身,关火,盖上盖子,用余热将它闷熟。大概40分钟,揿开盖子,一阵浓浓的悠香飘万里,未吃其肉,已先闻其味,先闻其味,已知其肉质之肥美。等热气散去,切好,摆放整齐,我忍不住先尝一口,皮脆肉嫩,又弹性十足,皮下的一层脂肪,入口即化,香甜可口!

此时,回忆的砸门渐渐打开,母亲焖的山水豆腐,堪称一绝!买回新鲜的豆腐,立即切成正方块粒,放入花生油,用大火将水分烧干,盖上盖子,等烧了几分钟,放入酱油,用中火烧七入分钟,放入切好的蒜头葱花,一碟香软美味的红烧豆腐就可上桌了。那股香气,让人联想到了烤肉的香味,趁热尝一口,口腐块在嘴里滚烫着,翻来覆去,香气也跟着在味蕾里回荡,油的香,豆腐的香,火候的香,蒜和葱花的香气,在牙齿边滑过,便掉进胃里去了,那香气,在别了许久之后也会回荡在嘴边!

我又想起了母亲做的红烧肉。将一条肥瘦各分五层的本地猪肉切成长条壮,放进锅里去水,再放入酱油、盐、切碎的姜淹上几个小时,然后用大火在铁锅里爆炒,放入一块红糖和少许水,等糖融化了便大功告成!放入口中,入口即化,香气四溢,咸甜相宜,颊齿留香,回味无穷!

这时,我才悟出,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家里吃饭,只是偶尔选择在高档的餐厅小尝几口。家里的饭菜新鲜,更实惠,而餐馆的食物更昂贵,更不卫生。在家里,吃的是三口之家的快乐、温馨,在餐厅,吃的是雅致舒适的环境和热闹的气氛。

曾经看过《爱的蜜方》,最后男主角回答女主角的问题,爱的蜜方有三种,一种是对客人的爱,是一种令客人幸福的饱足感,可以代表这种蜜方的是店里的老汤,它蕴藏着一切艰辛与美好;一种是对家人的爱,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一个爱你的人我你爱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无论你在外面发生什么事,都张开双臂欢迎你的避风港,而能代表这个秘方的是父亲为儿子辛苦搭好的小木屋;一种是对情侣的爱,是一种对彼此毫无条件的信任与付出,能代表这个秘方的是台湾的牛轧糖,它传递着浓情蜜。

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仙踪林的味道是味觉上的幸福感,而母亲做的饭菜是浓浓的爱的味道,关怀的味道,爱的味道,是一种爱的幸福感!

饺子

母亲这几十年来给我包了多少次饺子,我已记不清了。只觉得饺子的历史,翻过岁月的篱墙,已然到达多变的顶峰,穿越平和的红尘俗世,给我们这一家带来的是什么?是一时的温饱就顿时消失的记忆?是见证了我们一家从贫穷到小康带不走的对饺子的痴恋?抑或是对舌尖上的美味心灵上的愉悦铭记在心的欲罢不能?

这些年,父亲离我们渐行渐远,他的心早就飞走了,带着少得可怜的养老金,离开我和母亲,去故乡寻找他的自由与欢乐去了,回到老家后父亲拿出走地鸡、狗肉,还有存放的用名贵药材浸泡的药酒,与他的同乡老友举杯畅饮,共享美食了。

母亲仍然在痴痴的等,等父亲的“回头是岸”。她心里有多少怨,不知与谁诉;她心里有多少恨,埋藏在心中;她心里有多少爱,凝绕着这个家。

十几年前,那个一家人睡同一张床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可是父亲的笑容总是深藏于心,久久不能抹去。那个岁月里,没有现成的饺子卖,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父亲抽着水烟,看着报纸,我们母女俩便开始了冬季的饺子宴。

母亲买回面粉,和着冷水搅拌均匀,母亲的手,从小就是细长灵活的手,只是粗活干得太多,没有城里的姑娘那样柔美光滑。母亲的手,从小就是煮饭生火,织布打柴,挑粪插秧的手,小小的我,看着母亲的手灵活的柔着面团,从左往右,从上至下,从里到外,从四面八方柔软而游刃有余的使着劲,便觉得,她那双粘满面粉的手是那样灵巧而美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神圣。

和好了面团,母亲将面团扯出好几大块面团,用擀面杖来回的压平压宽压薄,然后用水杯在压好的面皮上按下一个个圆圆的小印,这样,一个个像白色湖面泛起的“涟漪”出落成略施粉黛的饺子皮,好似母亲那张洋溢着幸福的苍白的脸。

母亲买肥大蒜和肥肉,一刀刀用心切,一遍遍用心剁,有时,那把重重的钢铁菜刀弄得她的手又累又酸,父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在母亲停下缓口气的时候,静悄悄的来到母亲身边,没有甜言蜜语,没有递上一杯水,没有搓搓手揉揉肩,只是怜惜的望着母亲一眼,用厚实的声音说道:“让我来!”。母亲同样心领神会,没有多说一句话,洗了手,坐在一旁休息,等着与父亲一块包饺子。

如今,每每回想起与父亲一起包饺子的日子,母亲便十分怀念大学的时光。那时,母亲还未婚,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宿舍里,住着北方女孩和南方女孩。时常,到了冬季,她们便都包起了饺子。北方女孩负责和面,擀面皮,母亲负责剁猪肉,包饺子。热闹之际,每每都会有一男生如期而至,矮矮的个头,消瘦的身形,黝黑的皮肤,一双聪明锐利的大眼睛,他来了,便负责煮饺子和吃饺子,看着他狼吞虎咽的吃了一盆又一盆,母亲和众多女孩们都相视而笑,笑他的老实憨厚,笑他的真。每每来到宿舍,那男生就会拿起扫帚,打扫卫生,年年月月,风雨不改。

那男生,便是我父亲。彼此默默的付出,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眼光的挑剔,没有外形物欲的诱惑。就这样,经同学介绍的两人彼此取暖,绽放出爱的火花。

冬天,捧出一盆盆香喷喷的饺子,三个人,围成一桌,饺子汤散发的热气扑面而来,咬一口韧性十足的饺子皮,又烫又有嚼劲;带着淡淡油珠的饺子馅,散发着浓郁的蒜香味,趁着热气吃下去,太烫了,在喉咙里翻滚着,舌尖都发麻了,没嚼几下,就囫囵吞枣的咽下去了。

如今,父亲走了,桌子上只剩下我们母女二人品尝着饺子的香气,虽然有些落寞,可是早已习惯了。十几年了,父亲经历了下岗、种风、寻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他那偏激暴躁自私的个性,使我们母女长期活在冷暴力的阴影中,他的离去,无疑是避开矛盾最好的方法吧。

也许是吧,母亲再也不用承担父亲在家的伙食费了,再也不用低声下气的求父亲离开电视到客厅来吃饭,再也不用听父亲抱怨自己包的饺子太咸了!

可是,这真的是我们所想要的生活和结局吗?长期分居两地,父亲两个月才回家一趟,没过几天又回乡去了。母亲仍然买好些鸡、猪肉回来,帮父亲买名贵的药材泡酒,帮父亲买他预防再次中风的名贵药材,夏天为父亲整理清洗柜子里的衣服,为他买几百块一双的皮鞋,为他照顾病中的我,这个家,母亲已过花甲之年,还要苦苦的撑着……

母亲始终都放不下父亲,即使爱情已去,但亲情还在,每每母亲包了饺子,眼眶都会红红的,不停的嘀咕着:“还少一个人,还少一个人!”

我想,母亲包的饺子,不仅仅是一种味道上的浓浓回忆,还吃出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女性顽强的生命力,一种对爱情深深的眷恋,对亲情不变的守望和等待。

菜香

菜香,这是妈妈的味道,不知从哪里听过这一句话。指尖在敲打着文字,眼中满是泪水。好几次,想到这个题目,却又无从下笔,是我太不了解母亲做菜的味道,抑或是我一直以来,根本没有用心品尝母亲做的菜肴?

细细回忆,母亲是位闲不住的劳动妇女。无论多忙,母亲都会抽空做着那普通又香气十足的菜肴。

(一)

那时,母亲才三十多岁,家里穷得连肉都吃不起,于是馒头便成了我们的主食。母亲做的馒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馒头。

买了面粉回来,倒入大盆里,母亲用她那双年轻有力、还算有着光泽的手,像做太极一样从容的搅和着水和面粉。这是一道不易的工序。水多了,做出来的馒头会有许多的小孔,一抓便像软体动物似的;水少了,馒头就会变成特别确,口感不好。不知道,母亲是经过多少的实验,才把比例做到最好。

母亲满手都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我看着,便觉得她的手很脏,很粘,于是每次她和粉的时候,我都跑开,直到我渐渐长大,学校里组织劳动,每次擦洗墙角的时候,手上满是灰尘、手指甲里污黑一片,才想起,母亲那沾满面粉的手,原来是那样的干净,圣洁,充满了面粉的特有的香气。

大约和了十几分钟,面粉和水完全的交融在一起,母亲盖上盖子,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发酵完毕,揭起盖子,呀,那团面粉变得像白玉石一样的色泽油亮,形状像小半个篮球,看上去十分的光滑。

很快,母亲便开始揉搓面粉的形状。母亲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撒了面粉的白纸上,双手一边压一边前后的搓着,揉力有度,不一会儿,就搓成长方形的条状,用明晃晃的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到笼子里开始蒸煮。

那红黄相间的火焰,蒸出了香喷喷的馒头。打开盖子,一股高粱独有的香气扑鼻而来,还未能母亲将馒头拿出,我就伸出小手快速的抢了一个。冬天里,若是抢了一个热乎乎的馒头在手上,烫得手指通红,馒头在手里来回跳动,就暖了冷冰冰的小手;掰开,里面是一个个飘出香气的小孔,飘到鼻子旁,就暖了鼻息;急不可待将馒头一片片含在嘴里,满口的香,满口的酥软,暖了我的心房。

馒头,将小时候饥饿的岁月,飘满了意志温饱的香气。

(二)

母亲的日子一年年辛劳挨过了春夏秋冬,等到日子稍微的温饱了,母亲便开始了她包粽子成瘾的生涯。

亲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每年,母亲回乡时,都要叫舅舅帮她摘一大箱粽叶,她说,乡下的叶子才真正的香呢!包粽子,也是一件费神费力的活儿。母亲将粽叶放在高压锅里煮沸,彻底去了灰尘和霉菌,准备好一条条长长的粽绳。洗糯米、搓绿豆、切肥肉,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包了。

平时里,人们都习惯于包三角粽,小小的,挺可爱。超市里卖的,也是三角粽,就连赫赫有名的潮州粽子都是三角的。超市里的粽子,很贵,难吃,填不饱肚子,没有粽叶的香味,除了一点豆沙或者一丝没味的瘦肉,就再也吃不出什么馅料来。潮州粽,用的是纯正的荷叶,一条相当于别家的两三条,里面有绿豆、花生、肥肉,糯米,被熬得软绵绵,几乎不用怎么嚼动变可吞进肚里去,由于染了荷叶的味道,粽子变得有点儿苦。

母亲的粽子,是长方型的,是客家人特有的文化之一。姨妈包的粽子,也是长方型,可长而瘦,像极了那身段苗条的客家妹子。她用的糯米,是放了碱水的,吃起来,便没了糯米本身发酸的味道,尝起来,也算是可口的。

母亲放的是纯真的家乡糯米,先将盐油倒入糯米中,腌制一段时间,等入味了,散发出纯真压榨花生油的香气,便放入弯成漏斗形状的粽叶里,放入去了皮的绿豆,放上一大块五层段的五花肉,中间放少量虾米、冬菇、咸蛋黄,再铺上绿豆和糯米,再围上几片粽叶,绕上几条粽绳,一条又肥又大又长的粽子便包好了,像极了唐朝的以胖为美的采莲的姑娘们。

卖粽子,赚的利润是很少的,因成本太高,这几年许多老字号都消失了。这不,母亲将粽子放入很大的高压锅,放入的水要过面,先开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一煮就一个多小时,一天下来,恐怕煤气也要花上好几块。

真情,真心,真意。还未出锅的粽香就已在整个屋子里回荡,让人垂涎三尺。两个小时的等候,我的肚子在抗议、在要求、在呐喊,母亲迫不及待的拿出一条让我尝尝鲜。那特有的粽叶的香味,已熏得我迷醉,尝了一口糯米,连着花生油、粽叶、和它本身的香味,加上嚼劲十足,我的味蕾开始麻目了,我的气管开始窒息了,我的脑子除了香气,便一片空白。

包粽子的岁月,将母亲的手磨得又硬又粗糙,每逢冬天,母亲的手便裂开了口子,痛得如撕裂般,可母亲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叫过疼。

(三)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好东西越吃越多,鸡鸭鱼肉几乎撑破了我们的肚皮。什么都吃腻了似的。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猪肉酿豆腐、咸鱼煲茄子、各种馅的饺子,甚至连大米、油、酱油都有许多牌子和品种,我想,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再引起我们的食欲了。

回首那些艰苦贫穷、缺衣少食的岁月,不禁叹生活的越变越好让我们都忘记了曾经的奋斗、曾经的苦中作乐、曾经的属于我们每个家庭的团团围坐在一起,品尝自给自足简单而温暖的食物,忘记了一种特殊的味道。

如今,大城市里,酒家餐厅林立,享受的是空调吹风等清凉的环境,是服务员彬彬有礼的高质量服务,是各色各样多得数不清的菜肴。有谁,还会做馒头,包粽子?有谁,还会在忙碌之余做一顿普普通通的早饭,或者早已忘记了几十年前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

如今,工业油磨的大米、满是地沟油的暗流、污染的水质环境、超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饺子、猪肉,让我们望而生畏,有机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成了餐桌上的主食,以前贱价的食物现在已成了高高在上的贵价食品。

可是,无论多么的遗忘,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可悲,多么的矛盾,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幼年时母亲给我们做的一顿馒头,一个粽子,那些香气,是健康有益的香气、是苦中带甜的香气,是那个时代主流精神的香气,是母亲身上特别的香气。

呵,原来,是母亲的味道,是母亲艰苦朴素的味道,是母亲慈爱关怀的味道,是母亲无私奉献的味道!是的,妈妈的味道,坚强的味道、安全的味道、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味道!

共 585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三篇精致细腻的文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由美味的食物想起了母亲做的饭菜。由物及人自然的过渡,表达出来的是人生的艰辛,在感伤里,在思念里,品出来的,是浓浓的爱的味道。那味道上,是母亲慈爱关怀,无私无畏一生的写照,是坚强的,安全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味道。作者行文流畅,借物传情,凝重而厚实的文字里,是一份对人生的回味,对母爱的讴歌。欣赏,倾情推荐。——:哪里天涯【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24 8】

1楼文友:201 - 14:06: 7 问好作者,感谢投稿江南社团,祝创作愉快!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作用有什么

生物谷灯盏花药用价值

生物谷灯盏花产业发展

生物谷灯盏花产品
孩子发烧怎么办
孩子流鼻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