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维护社会稳定清明假期我市祭祀人

维护社会稳定 清明假期我市祭祀人数预计超过260万人次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清明服务工作

2017年清明节小长假即将来临,我市各殡葬服务单位将迎来群众祭祀高峰。2016年清明小长假3天祭祀人数达到

263.5万人次,预计今年仍会达到或超过260万人次。为做好清明节期间各项服务工作,市民政局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领导的指示要求,坚持正确导向,突出贴心精准,推广文明低碳祭祀,积极倡导绿色殡葬,凝聚殡葬改革共识。

一是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为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市文明办、民政局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清明节期间殡葬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同时,召开全市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我市清明节群众祭祀安全及服务工作。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度,要求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安全文明祭祀合力。各殡仪服务单位针对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祀相对集中的特点,提早制定文明祭祀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建立应急值守制度。市民政局组织检查组对全市殡葬服务单位的消防安全措施,环境卫生、防火安全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清明节祭祀高峰期单位内部的安全稳定。

二是开展集中宣传,发挥媒体优势。今年,以绿色环保、文明祭祀为重点,集中开展了有关文明祭祀的宣传活动。3月9日,邀请了18家媒体召开了发布会,对清明服务工作的准备情况、惠民政策及便民措施、群众祭祀活动中应注意的安全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通报

。同时将通过沈阳殡葬、“沈阳祭祀—爱之堂”平台、“民政”栏目等,多种渠到、多种形式与媒体、公众沟通。宣传民俗文化、发布祭扫信息、解答群众关切问题。联合辽沈晚报、沈阳晚报等媒体开展“清明-我们的节日”文明祭祀大型公益活动,系列报道文明祭祀和绿色殡葬理念,积极推广生态殡葬方式。截止到目前,辽宁、辽沈晚报、沈阳、沈阳晚报、华商晨报等媒体共刊发清明宣传稿件31篇。络媒体8篇。清明节期间,将在社区开展集体公祭、家庭祭祀等活动。沈阳殡葬将全面开通上祭祀平台,增设纪念堂、上留言等功能。今年,各殡仪馆倡导不搬动骨灰盒祭祀先人,并准备了免费灵位牌,为群众祭祀提供更多方便和选择。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文明祭祀。为挖掘清明节文化内涵,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巩固深化“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活动成果,市民政局积极发出文明低碳祭祀倡议,推行错峰祭祀、鲜花祭祀等有关措施。对外发布八项便民承诺。各大公墓为祭祀群众提供了免费清扫工具,描碑笔墨、饮用水等。全市各殡仪服务单位将设立清明志愿服务站,提供咨询服务,道路引导等服务,部分公墓开通祭祀直通车,为扫墓群众提供方便。继续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提供免费鲜花、黄丝带、祈福卡等用品。清明节期间沈城殡仪单位将全力推进“幸福沈阳共同缔造”,助力沈阳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

四是落实惠民措施,大力推行文明生态殡葬。在做好免除部分人员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等惠民政策基础上,今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10家委办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提高海葬补贴标准、骨灰长期寄存免费、生态安葬奖励政策等内容。今年预计安排45期海葬活动,目前已有2000多名家属报名参加。3月11日至3月30日,已组织4期海葬活动,共有277骨灰撒海,有770人参加撒海活动。3月22日组织海上公祭活动,有193名家属,16家媒体参加公祭仪式。

五是启动“优质服务月”,发挥公共宣传阵地作用。按照民政部持续深化“殡葬服务提升年”的活动要求,3月中旬,我市殡葬系统启动了以“安全、文明、规范、生态”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月活动。3月13日,在全市经营性公墓启动了沈阳特色墓园巡礼活动。3月23日在市回龙岗革命公墓举行“馨雅缅怀,舒致情深”新风尚公祭追思活动,用敬献鲜花,放飞彩球,为逝者送去哀思与祝福。

清明期间,各殡仪单位将发挥文明祭祀宣传阵地作用,利用宣传栏,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册、播放公益片等形式,有序地组织群众了解文明祭祀内容,了解殡葬服务,开展生命教育,展示殡葬行业良好形象。到目前,已准备近千份条幅,悬挂在各殡仪服务单位显著位置。印制近万份清明宣传手册,发放各区、县(市)街道社区。

沈阳市民政局

2017年3月30日

(联系人:单长英;联系:)

成都治疗早泄医院
西安阴道炎
淄博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