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各地践行中国制造2025规划人大代表建议

各地践行“中国制造2025”规划 人大代表建议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每经 王辛夷 发自北京

你还在迷恋大白?这样又萌又有爱的机器人未来中国也能制造。

不只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产品都将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方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

全国政协委员、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向《每日经济》介绍,《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在制定中,即将上报国务院。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发改委2015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中国制造2025,且将出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年行动计划。

虽然国家层面的规划尚未出台,但天津、黑龙江等地的相关计划已经陆续出台。

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强国

绕了地球大半圈,买的全是国产货相信这是不少人出国旅游都会遇到的尴尬。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总理的这句话大家都懂,可是他接着说,(我们)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大国与强国虽一字之差,但却有云泥之别。李毅中认为,我国的制造业从数字上讲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问题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他分析,要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向优质、绿色、低碳转型,解决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只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第一步。据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从制造业大国到强国大致需要三十年,分三步走,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不同于人们熟悉的五年规划,这个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在第一个十年里,将首先出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年行动计划。《每日经济》了解到,这一计划将着力突破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推进产业化。

各地三年计划陆续出台

虽然中央层面的行动计划尚未出台,但这个弱化五年期限的规划概念已经率先在地方得到了实践。

本周四,天津市政府发布了天津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着重对发展机器人整机及配套零部件进行了规划,未来三年天津市将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用先进材料与加工技术等。

据了解,天津市目前已经拥有百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整体产业规模达25亿元,已初步形成武清区、开发区和临港工业区三个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科技园区。

瞄准高端制造业的不只是天津,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也制定了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实现中国制造2025,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全国两会上,由于产业升级而带来的人才需求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提出,中国制造业应该依靠创新形成独特的智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智能制造人才必不可少。

他建议,应该注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制造人才,可在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工士学位,给技术技能人才一份荣誉感。

池州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小孩不消化发热怎么办
巴中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