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行业国信证券地方政府开源不畅是资金价格的福音

国信证券:地方政府开源不畅是资金价格的福音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事项:

12月30日,审计署发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我国政府实有负债20.7万亿,或有负债9.58万亿;但地方债务增长较快,地方总负债17.9万亿,其中实有负债10.6万亿,近三年年均增长20%。

评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着力防控债务风险”成为明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从审计署刚刚公布的政府债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仍然健康,倒是地方政府负债过快扩张的势头堪忧。而着力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关键在于有序清理地方债存量的同时,严控地方债增量。

做个简单对比即可明了地方债问题的紧迫性。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接近18万亿,而截止2010年末,这一数二者有旷量产生的异响字仅为10.7万亿。应该说,地方债数字久拖不出(市场对中央政府债务的关注倒在其次),可能在于政府高层对地方债治理思路存有差异,背后体现的则是地方债治理与传统增长模式的冲突。但最终“艰难面试”的迅速膨胀的地方债数字,毫无疑问指向了严控地方债的方向。地方债治理思路应是明晰的,那就是中央政府在核定地方债“家底”,设定地方政府举债上限。但若没有财税制度上的重大调整,中央和地方会在如何设置地方举债上限上争论不休,扯皮不断。

庆幸的是,财税制度改革已为地方债治理做好了铺垫。其一,三中全会公告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有较为明确的上收事权的倾向。教育、医疗、教育等全国统筹程度提高,“条条管理”特征增强,地方政府也就不能借口事权过多而去过度负债。其二,近期中组部下文,在鄂尔多斯人把财富用在了  鄂尔多斯地方干部考评中淡化“GDP锦标赛”的负面效应。一旦真正落实,必将“釜底抽薪”地弱化地方政府投资(进而负债)扩张的冲动。其三,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大干快上搞项目”的城镇化不见了,代之以更加富有诗情画意的城镇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简单粗暴的城市化对地方政府负债扩张的“倒逼”。

基于上述靴子并未完全落地的预期,地方政府将勒紧腰带过日子渐成市场共识。

西谚有云:“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为你打开一扇窗”。市政债和地方国企改革会不会地方政府融资的新途呢?市政债推进需要财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制度铺垫。从西方国家市政债演进历程看,市政债发展成熟的一个关键制度前提是:地方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如此,资本市场方能充分发挥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和惩戒作用,市政债和物业税(房产税)平稳对接,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端有序平衡的现代公共财政模式才能真正构建。

前文指出,目前中央政府有较为明确的上收事权(支出)的倾向。中央财政集权也许是当下遏制地方政府负债冲动(形象地说“削藩”)的最现实选择,但与典型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却是背道而驰的,与建立现代公共财政的制度环境亦是“不啻千里”的。虽然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正酝酿力推,将市政债作为地方发债创新的突破口,但期望市政债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进,成为不可或缺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可能太过乐观了。

地方国企改革率先突破需要一系列实施细则的支撑。地方财政吃紧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地方政府有加速地方国企改革的强烈动机。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2010年底地方政府拥有的国有企业净资产为99001亿,目前该部分资产应在10万亿出头,因此盘活地方国资的空间也是有的。

有动力,有空间,独缺“东风”!

怎样治疗小儿脾胃虚弱
福州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五官整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