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杜德印权衡

杜德印:城镇化要以人为本不能仅仅斟酌经济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参加北京团小组讨论。杜德印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发言,并提出要尊重客观规律推进城镇化的几点思路。他提出,城镇化不能以拉动消费作为出发点,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并要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

思路1 城镇化不只为拉动消费

杜德印发言时提出,如何能够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律?“我赞成《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的内容,这里讲到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守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只是就尊重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杜德印谈到,推进城镇化的出发点不该只为了拉动消费。“比如说,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就增加3万块钱的消费,是当前拉动经济一个重要的动力。我们城镇化是为了拉动消费,是这样一个问题吗?

还是它是一个客观的结果?而我们的出发点不应当在于此。”

同时,杜德印谈了推进城镇化的思路,不能盲目铺开引入“核心社区”的概念。杜德印说:“弄核心社区,就是把多少个村的人集中到一个地方去建房,然后把地腾出来置换建设用地,主要是搞房地产。”

思路2 不能脱离农业的现代化

对于城镇化发展的第三条思路,杜德印认为,应充分斟酌中国国情,在发展城镇化的同时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二者必须紧密相连。

杜德印说,中国的城镇化大前提是建立在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前提下,中国的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是密切相连的。

“小镇都是历史上农民在这儿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地方。如果我们认真地去抓这些小镇,这些小镇跟农业现代化密切相连的话,它也会有产业,也会使搞农业的农民在这个城镇居住,跟农业的加工、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科技体系相融。人口不多,环境很好,又保留他的村落。如何离开农业现代化,只高举城镇化的旗帜,是做不到的。所以一定要遵循规律。”杜德印说。

思路3 农村城镇化需制度基础

对城镇化发展的第三点思考,杜德印认为,中国发展城镇化道路,需建立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基础,同时也应有相应组织基础作为保障。

“我们的城镇化要和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工业化密切相随。如果不跟产业进化,这个城镇化就是现在人口的迁徙。”杜德印指出,中国的农村城镇化有两条道路,第1条路是城市兼并农村的路,第2条路是把农村发展为城市的路。

而月-共调度指挥的上层单位或其他有关单位也可得知用户所在位置。这项功能用在军事上 “我们现在在走着甚么路?甚么路都有。所以我们一定要奠定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把农民组织起来,组织到新型的合作组织当中,或者新型的股份制组织当中。”杜德印举例说,“现在我们的做法是把农民打散,农民只要1散,一个一个人流离失所,到处打工。家里都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在那些地方,为什么政府不去组织村级组织把这些事儿做好?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组织基础,它是一个长期的发育过程。”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北京新居、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北京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兰州治疗卵巢炎费用多少钱沈阳医院白癜风昆明不孕不育专科医院哪家好济南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合肥治疗白癜风
成都哪里专业治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