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逗顽童散文
一、手电筒的功能
逗顽童的习惯几十年了,每逢见到可爱的顽童时,忍不住就想逗一逗,特别是那些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一看见就勾起要逗他们一下的欲望。
我逗顽童与一般人不一样,不是当着大人的面逗,而是专门躲避开监护人的视线,那样才能达到“逗”的真实效果,会产生出令人捧腹,却又不大笑的画面。
根据多年来逗顽童的经验,顽童只能在三、四岁的年龄段时才适合我这种逗法,才令人感到他们可逗,超出这个年龄再逗他们时,顽童就会与你互动、对话,或反唇相讥与你对着干,再不就躲避着不理你,甚至还会报告监护人,乃至弄出令你尴尬的场面来。
三、四岁的顽童,这个年龄段语言表达还不十分完善、胆小,且对一切事物好奇心极强,在做出逗他们的某些动作时,因为不是他们平时所见到的动作,所以就勾起了他们好奇的欲望。
在我的记忆里,可以记起最早逗顽童的画面,应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是在我十六岁不念书之后,参加生产队劳动那年冬天的某日,因为年小体弱重活干不了,队长就派我与另一人晚间看场院里的粮食。(即更夫,那时粮食不够吃,不看着晚间有人去偷)
为了防备村民偷晚间粮食,盛粮食的场院原来由村子内移去二里多的村南,社员们去场院干活、及我们晚间去打更时都须走二里多地。
在村子的最南边,居住着一户人家,无论是干活的社员,还是我们两个更夫,来回走时都会常常去他家歇歇脚。
他家当时有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长得小鼻子小眼,但嘴却超大,还不断地流着哈喇子,那样子令人一见就产生想逗逗他的欲望。
那天近天黑时我们去场院上工,看看天色还早,就又去他家歇脚。
生产队为了我们看场院方便,给我们配备了一个四节一号电池的手电筒,当时是生活困难时期,农村人家里除了日常生活那些用具之外,什么新鲜的物品都没有,家具也只是些箱箱柜柜,摆设在箱柜上也只是些茶壶茶碗、及女人用的雪花膏瓶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新鲜玩意,所以手电筒当时算是较稀奇的东西了,很多人都没有用过,那家的小孩根本就没见到过,所以他不知道手电筒是什么东西。
我进屋后坐在他家炕梢,手电筒放在了身后,小家伙不知怎么看见了,好奇的眼神一会看看我,一会看看手电筒,然后便悄悄饶过他奶奶身后,爬到我身侧手电筒那里,来回地用手摆弄着。
唯恐他弄坏手电筒,还不好意思当大人的面吆喝他,便趁他奶奶与我同伴聊天之机,用眼睛瞪了小孩几眼,示意他不要动手电筒。
小孩见我脸色可怖便慌忙爬回去了,但受好奇心驱使他不一会又爬了回来,他还想看看手电筒到底是什么东西。
四节电池的手电筒很长,我见小孩又向这里爬过来,便把手电筒拽回了一大半用我穿的外套盖住,另一小半露出来面向着小孩。当时是冬天,外面天还亮着,但屋里已经黑了,那时还没有电灯,老太太找来火柴,点燃一盏用药瓶做的煤油灯,然后吊在天棚伸向下面的铁丝勾上,便与我同伴面对煤油灯聊起家常。
小孩又缓缓地爬了过来,由于刚才我用眼神阻止了他,所以他一边爬一边注视着我,知道他在关注着我,便不用正眼神看他,用眼睛的余光瞄着他,小孩见我没看着他,便胆怯地爬来手电筒这里,想用手拿起手电筒玩。
他不知道手电筒盖住的半截被我手在里面握着,并且按在开关上。他见手电筒拿不动,就坐起来两手攥着手电筒要拽出来玩。
我虽然没正眼看他,但眼睛余光完全掌握着他的举动。小孩见拽不动手电筒,便低头用手摆弄着看,我见他全神贯注地看手电筒,突然一按手电筒开关,一道强光立即照射在小孩身上,吓得他忽地向后一闪一下子闹了仰八叉,也顾不得喊叫,慌忙翻身爬起,噌噌噌地爬向他奶奶身后,然后两只小眯眯眼也瞪圆了,用惊恐的眼睛盯着手电筒发愣。
刚才我手只是按了一下开关之后当即就关闭了,所以小孩此时根本看不到光亮。小孩看着,思索着,看了一会好奇心又起,于是他又爬过来了,当他爬到手电筒那里刚要伸手摸时,我又一按开关,又吓得他立即调头就向回爬。
之后小孩就再也不过来了,但远远地看着手电筒,我见他不再过来,便注视着孩子奶奶眼神,趁她不注意时,便拿出手电筒伸向小孩,并同时按了一下开关,当即吓得小家伙在他奶奶身后连滚带爬地跑向炕里面,然后用惊魂未定的眼神看着我。
孩子奶奶见孩子被吓成这种样子,便连连问他怎么了,但孩子只是看着我却一句话也不说。孩子奶奶看了看我,见我离孩子很远,根本打不着他,也没听见我吆喝他之类的话,便疑惑地把孩子搂在了怀里。我则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和颜悦色”地也问孩子怎么了,可是无论怎么问孩子什么话也不说,就是用惊恐的眼神愣愣地看着我。
孩子奶奶把孩子搂在怀里说:“来吧,奶奶哄你睡觉……”
老太太说着,身子一边晃动,一边哼哼呀呀地哼起催眠曲来:“风儿吹、月儿明,树叶……”
老太太一边哼哼着,一边还断断续续地与我们聊天,又聊了一会,见外面天色已黑,我们就去场院看粮食去了。
这个小孩从此记住了我,每逢我在场院上工来回路过他家时,他只要见我就立即吓得躲躲藏藏,他越是躲藏我就越吓唬他,只要我一掏出手电筒他就立即吓得藏起来,后来我都不用拿手电筒,只要一做掏兜的姿势,他便吓得不敢再看我,记得两年之后他见到我时,我的这一招还依然管用。
二、做鬼脸的功效
在我三十几岁的时候,此时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但还是喜欢逗顽童。
某天一老太太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厂子院里悠闲地玩耍着,前两天刚刚下过雨,宽敞的厂大院里都已经干爽了,只有几处低洼的地方有的还汪着些水,老太太倒背着双手与孙子在院子里散步,她一边走路一边好似沉思着什么,不时地回头看一下离她不远活蹦乱跳尾随着她的孙子,偶尔呼喊孙子名字一句,让他快走跟上她。
小孩手里拿了一根小树枝,一边摇晃着,小眼睛一边环顾着四周,捕捉着来自于厂区各个角落的信息。
工人们在车间干活,我此时没事便坐在办公室窗下,一边听室内收录机里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一边看金庸的天龙八部。
抬头一看,见到了不远处祖孙俩散步,一见小家伙那淘气样子,一下子又勾起逗逗他的欲望。老太太正好是背向着我散步,见她看不到我,便大声咳嗽了一声,小孩立即做出了反应扭头看着我。
见小孩注意到我了,立即对小孩做着各种各样的鬼脸,一会伸舌头,一会瞪眼睛,时而横眉冷对,时而呲牙咧嘴……把面部表情扭曲成不是人的样子,变换成各种各样的丑态展现给小孩看。
老太太依然在前面沉思走着,她孙子则被我千变万化的表演吸引住了,小家伙可能之前从未见过会如此变脸之人,于是他放慢了脚步,边侧身向前挪移着边看我表演,孩子虽一点点地走着,但已经偏离了他跟随奶奶的方向。他从没看到过这种西洋景,便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我脸型的每一个变化,简直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小孩边走边看,当他挪移到一个并不深的小水坑前面时,只顾看我表演了,无暇顾及脚下的水坑,一下子就迈进了脚下的水坑里,他脚下一挨水,小孩立即慌乱起来,想退出去,哪知他又着急,脚下一滑,扑通一声竟滑倒在了水坑里了!
小孩一坐进水坑当即就大哭起来,前面散步沉思的老太太在第一时间就听见了孙子的哭声,回头一看,见孙子在水坑里坐着哭喊马上就跑了回来,跑到小孩身边伸手去拉孙子,边拉边骂:“溜光的院子你不好好走,去水坑里干嘛啊?看看,是不是把衣服弄脏了,混蛋玩意,走吧,回家吧,想溜达一会你都不让我好好溜达啊,你就是个活祖宗啊……”
老太太骂着,扯起孙子向厂大门走去,路过我身边时还说:“在家里呆着憋屈,想来这里溜达一会,这淘气的小祖宗进水坑弄了一身水,没办法,回家吧……”
我连忙应付道:“小孩哪有不淘气的啊,回家换完了衣服再来吧……”
老太太气囊囊地领着孙子走了,边走还在边责怪着孩子,我看着祖孙二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回味着刚才所做的那些鬼脸,一边暗自笑着,一边摇了摇头。
三、可爱的小辫子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但逗顽童的乐趣却从未间断过,只要是遇见看着可逗的顽童,便伺机躲开其监护人的视线,不失时机地逗他一番,随着岁月的飞逝,在逗顽童的快乐里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二十多年,此时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逗顽童的兴趣却依然不减。
几年前儿子在某英语班补习,那天英语班为了搞六周年成立纪念,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庆典,英语班的师生们在台上表演,各种层次看热闹的人把台下围得水泄不通,有老头老太太,有大姑娘小媳妇,有穿戴考究的上层白领,有穿着奇装异服的少男少女……
我那天去英语班接儿子,去教室后见班里没人,一打听才晓得在后面广场演节目,于是就去了老年活动中心,见看热闹的人很多,找了个自认为人少的地方就站在那里看起来。
在我前面站着一位老太太,说是老太太,其实也就是五十岁左右,在她后背上背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此刻祖孙二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主席台上那些表演节目的人。
开始只注意看节目了,也没注意到前面的小孩,待感觉台上演的那个节目不喜欢看时,才低头看了一眼前面的小男孩。
只见他小脑袋不大,却剃了个光头,在额头处留了俗称木梳背的那种刘海,在他后脑勺处则留着长长的一撮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老百姓管后脑勺留得头发叫老毛,凡是在那里留的头发都是从生下来就留着,一次都不曾剪过,据说留这种老毛的孩子都特娇惯,留老毛是为了不闹毛病、好养活。
一见小孩的小辫,又勾起想逗顽童的欲望,见老太太全神贯注地看节目,便用手捏起孩子的小辫轻轻一拽,同时眼睛注视着孩子的变化,如果孩子急了,或是向背着他的人告状时,便提前在心里做好了解释的理由,说孩子如何好看,怎么招人喜欢等措词搪塞过去。
我只是轻轻一拽孩子小辫,小家伙相当敏感,当即扭头看着我,当他见我呲牙咧嘴地做鬼脸时,小家伙并没有说话,而是使劲地向老太太身上窜了一下,意思是离我远一些,然后又继续看节目。
我见老太太,丝毫没有反应,便又轻轻拽了孩子小辫一下,小家伙立即又重复了刚才的动作一回,并且不再看节目了,惊恐的眼神不时地回头看我。
老太太依旧聚精会神地看节目,孩子两次在她背上的动作,老太太以为是孩子累了活动一下,所以她根本没在意。
孩子也想看节目,但他不放心身后的我,便贼眉鼠眼地老是扭回头来看我,他一回头看我,我便趁机做鬼脸逗他,一逗他时孩子就在老太太身上乱动。
老太太可能被孩子晃动的不舒服了(或许是背累了),便扭头骂道:“瞎动弹什么啊?姥姥背着你还不行啊?再动弹我揍你了啊……”
老太太骂完,把孩子使劲往上窜了一下,又继续看节目。
呆了一会,见祖孙俩又进入了状态,便又轻轻拽了孩子小辫一下,这次小家伙不再单单在姥姥背上晃动了,而且哼哼唧唧地闹起来,老太太来了脾气骂道:“这孩子真他妈缺德,瞎哼唧什么啊?台上演的节目多好看啊,再闹以后姥姥不给你买好吃的了啊……”
接下来隔三差五地又拽了几次孩子的小辫,最终把孩子拽得受不住了,在老太太背上一个劲地连哼唧加晃动,把老太太折腾得根本无法再看表演,老太太一脸怒容,回手拽着孩子的肩膀,把孩子在背上扯下来,嘴里骂道:“走,回家,回去找你那死奶奶去,你这孩子,今天可他妈要把我气死了……”
老太太嘴里骂着,气囊囊地拽着孩子的胳膊,在我一侧挤出了人群。孩子走了,我想起刚才拽孩子小辫时他那可笑的样子,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二〇一三年八月
共 441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个作者真逗人,我边看此文边被他那孩子般的淘气幽默逗得暗暗发笑!又是拿手电筒照小孩子的脸,以至于这个动作在长达两年之久后还依然管用;又是做各种鬼脸给孩子看,导致孩子不小心坐在水坑里还被大人责骂;那个被作者揪小辫子的孩子,不但自己不能安心看节目,害得姥姥也不能继续看,被冤枉还不会学舌告状,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看这篇文的整个过程,我几乎一直在笑,笑作者这顽童般的心不老,笑他逗小孩子的特别方式。一篇让人看了轻松搞笑的散文,作者没有运用华丽的语言去描述,而是直白地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三段小故事,这几段小故事相当有趣儿,使人看后忍俊不禁。特滑稽有意思的一篇散文,。【:红袖留香】
1楼文友:201 - 22:42: 8 冰儿,我看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那么逗孩子,就不怕人家大人看见,你真有意思!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回复1楼文友:201 - 22:56: 7 这些确确实实是本人所为,基本都是实话实说。
开发微信小程序软件
微信小程序如何开店
微信小程序登录入口
乙型流感症状吃什么药小孩口舌生疮
儿童打喷嚏治疗方法
- 下一页:留香与文字结缘留住缕缕墨香散文
- 上一页:家园散文我吃羊肉泡
- 06月21日玄幻给狗狗清洗耳朵不配合怎么办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给狗狗怎么剪指甲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给猫咪洗澡注意什么不要频繁的给宠物猫洗澡位置
- 06月21日玄幻夏季饲养斗牛犬需谨慎注意事项要牢记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给猫咪指甲修剪的方法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给猫咪剃毛也讲究顺序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给猫咪刷牙的方法及用具须知位置
- 06月21日玄幻圣伯纳犬不爱吃东西是怎么回事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禁食猫狗立法咋就这么难位置
- 06月21日玄幻哪里有成年布偶猫出售购买布偶猫的渠道原来位置
- 06月20日玄幻狼青幼犬怎么看纯不纯主要看这几点位置
- 06月20日玄幻猎狐犬吃什么好肉类外还需补充维生素位置